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资讯 » 农业新闻 » 国内动态 » 正文

跑出农业“加速度”—武威市现代农业发展综述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9-09-26  来源:武威日报  浏览次数:8903
内容摘要:秋景美如画,沃土蕴希望。近两年来,武威市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统筹布局,培育新功能、打造新业态、扶持新主体、拓宽新渠
 

 

秋景美如画,沃土蕴希望。近两年来,武威市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统筹布局,培育新功能、打造新业态、扶持新主体、拓宽新渠道,推动传统农业加速向现代农业转变,不断迈出武威绿色崛起新步伐,跑出现代农业“加速度”。

产业化打牢农业“硬底子”

产业是富民的坚实基础。增加农民收入,必须依托资源优势,发展特色优势产业,这既是农业转型升级的重要内容,也是农业结构调整的方向所在。

在被誉为草原“白珍珠”的中国天祝白牦牛核心种群保护区——天祝县松山镇黑马圈河村,有一位老人成了这里的致富明星。

老人叫卓玛才旦,2018年,对老人来说,是不寻常的一年。

这一年,他终于完成了心愿,在城里买了楼房,给儿子买了小车,存折上还存了5位数的存款。养殖白牦牛十几年,从最初的十几头发展到现在的100多头,他家的日子过得芝麻开花节节高,一天比一天红火。

在天祝县西大滩、毛藏、松山等乡镇的草原上,涌现出了许多像卓玛才旦一样的牧民,通过保种、保育的方式,大力发展白牦牛特色产业,逐步走上了脱贫致富路。

藜麦,在华锐高原上焕发出新活力。2017年,天祝南阳山移民区试种藜麦5000亩,亩产量平均达到200公斤,亩产值达到1600元。2018年,天祝县种植藜麦3.38万亩,被国家食品行业生产力促进中心誉名为“中国高原藜麦之都”。2019年,天祝县已种植藜麦6.4万亩,预计可实现总产值1.26亿元。

蓝天白云下,天祝县打柴沟镇万亩高原夏菜种植基地,豆苗、莴笋、娃娃菜等夏菜已开始采收。中药材种植基地,大黄、当归、黄芪等中药材长势正旺。在这里,附近打工的村民每天可以领到100元左右的工资。

温控大棚集中连片,中药材、蔬菜基地绿意盎然,新型经营主体如雨后春笋……如今,走进天祝县各镇各村,一个融入现代农业理念的传统农业大县正在演绎新的发展传奇。该县通过扩大基地规模、延伸产业链条、开拓占领市场等举措,大力发展现代农业特色优势产业,产业带动成效明显,农牧民腰包越来越鼓。

蔬菜产业是古浪县的一大支柱产业。“戈壁抢绿,沙海淘金”,古浪县充分挖掘戈壁、光热等自然资源潜力,培育农业农村发展新产业新动能,利用多年闲置的荒滩戈壁打造高标准日光温室,让闲滩空地变成产业发展的富地。

7月30日,古浪县黄花滩生态移民区五道沟万亩戈壁农业园区的蔬菜大棚里绿意满眼、芬芳扑面。

古浪县成丰蔬菜种植专业合作社负责人严常年喜笑颜开地说:“这批西红柿已经采摘了一茬,每棚年收入都在1.5万元以上。”他说,现在合作社用工已达80人,带动了周边群众致富。

栋栋大棚硕果累累,笑容洋溢在农民脸上……古浪县现代农业发展的序幕正逐步拉开。

“农+工”烽火燎原——武威昊天能源有限责任公司、甘肃蓉宝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民勤中天羊业有限公司、武威嘉禾佳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武威高原生物制品有限责任公司、甘肃漠贝贝食品有限公司、武威醋大妈食品有限公司、武威众兴菌业科技有限公司等一大批企业成长为行业龙头,形成了大企业引领、中小企业梯次跟进的良好局面;

“农+游”遍地开花——发挥山水田园、农耕文化、民俗风情地域特色,大力发展休闲采摘、农业观光、健康养生、乡村旅游等休闲农业,甘肃普康田园综合体、 高坝镇蜻蜓村农家庄园、天祝大红沟生态旅游村等景点声名鹊起;

“农+网”方兴未艾——加快建设电子商务产业园,打造本土网络销售平台,凉州黑牛肉、古浪沙漠土鸡、民勤羊羔肉、蜜瓜、枸杞等特色农产品迈上云端。

园子里的水果、棚中的牛、曾经撂荒的土地……这些农民眼里再普通不过的事物,现在都成为我市贫困群众脱贫致富新路子。

我市立足资源优势,紧紧围绕“菜篮子”“肉铺子”“奶罐子”,坚持“规模化、区域性、多品种、高效益”发展方向,种植结构调优调顺、畜牧发展牧歌嘹亮、循环农业劲头十足,传统农业正向现代农业转型升级。

规模化经营构建农业新格局

让城里人闻到花香,让农村人在家门口赚钱,这幅令人向往的场景,凉州区永丰镇的普康田园综合体示范园通过花田催生“美丽经济”、戈壁农业拓“钱”景的方式得以实现。

金秋八月,丹桂飘香,绿色掩映下的示范园彩旗飘扬,高朋满座。公司总经理杨清说,普康田园综合体示范园以农民合作社为载体,按照“种养循环”的循环经济模式,大力发展生态农业。目前已建成存栏达3万只的种羊场、5万吨的反刍动物饲料加工厂、年产10万吨的有机肥厂、日产2000立方米的沼气生产厂,完成1000亩的戈壁滩绿化,建成有机蔬菜实验基地200亩、实验性健康五谷种植基地300亩。

浓郁的酱菜香味,满院的青灰酱缸……晨曦初露,微风不燥,黛青色山脉静谧地卧在远处,这似乎是一部乡村电影的画面。其实,这是位于武威工业园区的武威嘉禾佳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蔬菜及牛肉产品深加工项目现场。

嘉禾佳农业科技有限公司以“企业+基地+合作社+农户”的新型业态经营,并定点对接到加工销售一条龙,订单式采购,带动当地3000余农户从事种植、养殖,带动周边农民种植15万亩以上蔬菜作物。

近年来,我市坚持自建与外引两手发力,加强农民合作社规范化建设,壮大家庭农场,培育新型职业农民,促进小农户和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做大做强新型经营主体,充分发挥好产业链融合发展的加乘效应,黄土地正一步步变成“金土地”。

位于民勤县苏武镇苏武现代农业产业园,柏油路四通八达,一进基地,瓜果飘香。日光温室里,油桃、银蒂、人参果、草莓大好,簇拥枝头。

好产业带动了群众增产增收,民勤县东坝镇上杰村六社的赵一柱就尝到了日光温室瓜菜种植的甜头。去年他在园区内承租了10座大棚,全部种植西红柿。让他没有想到的是,今年年初市场上西红柿销售异常火爆,每斤价格在2.5元以上,精品西红柿最高能卖到每斤3元。

“以前大家各种各的菜,各跑各的市场,菜质量上不去,还卖不上好价钱。现在我们成立合作社,大家抱团发展,通过有机肥种植,生物防治管理,提高了蔬菜品质和效益。”陈英喜成立西部农林产品产销专业合作社,吸纳群众参与抱团发展,带动群众增收致富:“园区将积极创新和农户利益联结机制,通过集约化、专业化、组织化、社会化经营,探索和创新农业经营新模式、合作社发展的新路子,力争使园区成为带动城乡发展的城郊农业典范、助农增收的新高地。”

产业园一头连着工业、一头连着农业,一边接着城市、一边接着农村,是促进城乡要素双向流动的重要载体和平台。

市农业农村局种植业管理科负责人曹文涛说,如今,一些现代农业产业园已成为促进城乡融合发展的先导区、体制机制创新的试验场。

用工业化理念推进现代农业发展,推行“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组织+基地+农户”的农业产业化经营模式,是扩大新型经营主体的有效途径。近年来,我市通过引进德青源、康美、中天等外域龙头企业,扶持壮大普康、顶乐、凯伟、天润等本土龙头企业,畜禽屠宰加工能力达到280万头只。通过建设全产业链生产模式,进一步延长产业链、提升价值链、拓宽增收链,屠宰加工畜产品达到 7.76万吨,加工外销量达到4.26万吨。目前,全市县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达到292户,其中,国家级4户、省级60户。积极发展休闲农业,休闲农业经营主体达223家。

如今,在武威,规模化、集约化、专业化、信息化的现代农业生产方式已成功代替了小农生产、分散种植、粗放经营、人畜作业的传统模式。独具特色的现代农业体系,让农民的钱包更鼓了,腰杆更挺了,生活幸福指数更高了。

品牌化发展激活现代农业新引擎

在农业生产、销售逐渐变为买方市场条件下,农业市场开拓、农产品流通更需要市场化改革来推进。专家认为,现代农业发展必须加强市场组织体系建设,完善品牌建设标准体系,加强品牌培育,提高市场运作效率和市场竞争力,开拓国际国内市场。

为加快提升特色农产品的整体知名度、影响力和竞争力,经过前期市场调研、专家评估、会审论证以及向社会各界征求意见,2018年11月下旬,民勤县推出“民清源”农产品区域公共品牌。

“民清源”农产品区域公共品牌致力于推介民勤优质、绿色、有机农产品给广大消费者,全面提升民勤特色农产品的市场形象。

品牌是连接生产者和消费者的纽带。产品到了市场上,消费者只有通过多次的购买、使用,才能了解这个产品、认识这个品牌。

打造农产品区域公共品牌,是我市整合农业产业资源、提高农业综合竞争力的一大举措。我市积极推进优势农产品、特色农产品和农产品加工业品牌建设,培育了“凉州黑牛肉”“中天羊肉”“天祝白牦牛”“古浪香瓜”“民勤蜜瓜”等一批农产品地理标志和农产品区域公共品牌,全市农产品知名品牌创建工作取得显著成效。

2018年第三届敦煌文博会“甘肃好味道”美食节上,来自5个省市的40多家美食企业携200余种美味佳肴精彩亮相,“凉州黑牛肉”带给游客们回味无穷的美食体验。

“凉州黑牛肉”缘何能吸引游客?

“优秀的肉牛基因加上科学的饲养技术,使凉州黑牛肉外观、口感以及营养指标均达到顶级水准,可以与世界顶级的日本神户牛肉相媲美。”甘肃凉州黑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办公室主任许斌介绍。

品牌叫得响,价格自然好。许斌说,黑牛肉成品被分割成不同部位进行销售,最好的部位雪花肉多汁细嫩、风味独特,每公斤能卖到1600元。

随着经济社会发展,消费者越来越看重品牌。如“凉州黑牛肉”,吃过的人多半会认准这个品牌。

当前,农产品市场竞争日趋激烈,人们将更多关注放在了农产品质量上,对农产品标准化生产、品牌化经营的要求越来越高。去年以来,我市通过创品牌增效益,有效认证“三品一标”农产品达到338个,其中,无公害农产品29个、绿色食品265个、有机农产品25个、农产品地理标志19个,认证数量和规模居全省前列。积极创建古浪县省级蔬菜绿色食品生产基地。着力打造一批具有武威特色的现代丝路寒旱农业品牌,立足“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建设一批“三品一标”示范区,塑强一批品质过硬、特色突出、诚信经营的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企业品牌、产品品牌。民勤县申报的小产区产品民勤蜜瓜、民勤羊肉、民勤沙葱、蔡旗官沟韭黄、薛百更名芦笋、双茨科人参果、泉山和平红枣、蔡旗枸杞、苏武叶菜9家企业(合作社)荣获“中国小产区产品试验示范基地”称号。天祝县被(国家)食品行业生产力促进中心命名为“中国高原藜麦之都”、“中国高原食用菌之乡”,实现了“产出好质量、创出好牌子、卖出好价钱”。

质量和品质是农产品的“里子”,商标品牌是农产品的“面子”。“里子”好了,“面子”才能好。我市加大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工作,做好“里子”,护住“面子”,确保消费者舌尖上的安全。

农博会让凉州区四坝镇寨子村昭然有机蔬菜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实实在在地火了一把,不但接到了大订单客户,更是让“昭然”乳瓜声名远扬。

合作社负责人杨发告诉记者:“‘昭然’乳瓜如此畅销,是因为蔬菜有了‘身份证’,消费者吃着放心。”他说,合作社通过申请农业农村部绿色有机食品认证、注册商标、打造品牌、建立二维码追溯等一系列措施,让品牌响起来。目前,寨子村成为全市最大的小乳瓜批发中心,寨子村小乳瓜也成为武威蔬菜走向全国的一张名片。”

“好产品是产出来的,也是管出来的。”市农监站负责人告诉记者,我市推进质量兴农,加快推动农业由增产导向转向提质导向,实现农业动能转换、跨越发展。

绿色“福地”熠熠生辉,金字招牌不断擦亮。今年以来,我市加快省级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信息管理平台与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信息平台的对接融合,实施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与农业农村重大创建认定、农业品牌推选、农产品认证、农业展会等“四挂钩”工作机制,将“三品一标”生产经营主体全部纳入国家追溯平台,并作为新申报审批和产品续展的前置条件,实施追溯的企业“生产有记录、信息可查询、流向可追踪、责任可追溯”,目前已建成1个市级、4个县(区)级追溯监管指挥中心、82个乡镇监管站平台、917家种养生产基地,512家种养殖农资门店实施了备案管理,上传检测数据78233条。

在突出标准、优质、品牌的战略下,我市绿色优质农产品得到了国内外市场的广泛认可,不仅已成为全国重要的高原夏菜基地、西菜东调基地,藜麦、中草药材生产基地,生产的蔬菜瓜果还远销中亚、俄罗斯、韩国、日本及东南亚市场。

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我市求质量、打品牌,激活了现代农业“动能叠加”新引擎,绿色发展理念引领现代农业走上新征程。

科技引领焕发新气象

当前,以生物技术、信息技术、新材料技术和新能源技术为重心的产业革命,正通过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促使各个产业从经营业态、商业模式、产品结构等方面都发生着深刻变化。

这种变化也在以渐进、渗透、跨界方式改造着武威的农村产业。

金秋的黄花滩移民区田成方、林成片、渠相通、路相连,处处呈现出热火朝天的丰收景象。

走进古浪县黄花滩移民区的蔬菜大棚里,红艳艳的西红柿沉甸甸地挂在枝头。

“这些都是在有机基质槽内种植出来的。”市农技中心高级农艺师王成兰告诉记者,在戈壁农业示范点加强土壤改良、熟化、培肥工作,并在生产过程中通过控制氮肥施用量等措施,修复、提升土壤肥力,实现可持续增产。

王成兰说,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机械化深施肥、水肥一体化、有机肥替代化肥等技术,是提高蔬菜产品品质不二法宝。

2018年11月13日上午,一架飞机缓缓降落在兰州中川机场。飞机上的“乘客”是1500只澳大利亚纯种肉用种羊,飞机从澳大利亚墨尔本机场起飞,经过12个小时飞行,漂洋过海抵达兰州。这批种羊是古浪县为改良肉羊品种、夯实群众产业基础、加快全县脱贫攻坚进程,从澳大利亚引进的优质肉羊品种。

去年以来,我市以农业科技为先导,大力实施科技人才战略,加大新品种、新技术引进推广力度,为农业结构调整、质量效益提升发挥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行走在绿园田畴间,随处能感受到武威现代农业律动的脚步:日光温室大棚里,新鲜翠绿的绿色有机蔬菜瓜果长势正俏;标准化养殖小区内,牦牛奶牛欢快地吃着饲草;田间地头,三三两两的农民忙着收获丰收的喜悦……我市以提高质量效益和竞争力为中心,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多种形式适度规模经营为引领,培育壮大优势特色产业,做靓绿色有机品牌,强化科技强农支撑,闯出了一条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新路子。

今年,凉州区下双镇河水村村民李忠诚,不用再为西红柿害虫防治而头疼,自从用上了天敌防治技术,一张小卡片帮他解决了所有烦恼。

一个小小传感器,就像是大棚里蔬菜传话筒,湿度低了,温度高了,缺氮、磷、钾了,无论你身在何处,点击鼠标或者手机,现代化、智能化的大棚就能自动给瓜果蔬菜浇水、施肥;扫一下二维码,蔬菜从种植到成熟的过程一览无余。

通过安装监控、智能化卷帘机、水肥一体化机等自动化设备,现在,李忠诚只需在办公室里打开电脑,或者通过墙上的显示大屏,即可掌握温棚内每日光照强度的实时变化。

科技可以提高农作物产量,增加农民收入。各类新科技不断融入农业生产的方方面面,带动农业快速发展转型升级。

为破解发展难题,厚植发展优势,我市大力开展新品种、新技术、新材料、新模式引进试验和示范推广,开展新技术新材料试验57项,集成推广32项;引试新品种109个,示范推广60个,农作物和畜禽品种优良率居全省前列。加强科技示范园区建设,配合建成武威国家农业科技园区,深入实施“十百千万”工程,扎实推进凉州区国家级、民勤县省级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申报创建了省级现代农业示范园6个。

同时,我市深入开展产业扶贫指导服务,通过建立试验示范点、开展包点包片等延伸指导服务。采取举办培训班、召开现场会等形式,强化基层技术人员和农民群众质量、品牌、诚信意识。积极推进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整市试点,建立农民培训基地42个,年培育新型职业农民1500名左右,累计达到9680名,认定新型职业农民3742名。

从“传统农业”到“现代农业”,从“单打独斗”到“抱团取暖”,从“看天吃饭”到“知天而作”,从“单一生产”到“多元发展”,武威,正沿着规模化、产业化、科技化、品牌化经营的路子,跑出武威现代农业“加速度”。

农村网  责任编辑:农村网
 

      温馨提示:您正在浏览的文章是“跑出农业“加速度”—武威市现代农业发展综述”
      原载地址:https://www.nongcun5.com/news/20190926/67117.html
      版权声明:本网站刊载的资讯由网友提供分享,资讯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表示农村网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网友转载请注明原作者姓名及出处。如有侵犯到您的版权,请与我们联系。对于农村网的原创作品,受国家知识产权保护,版权属于农村网所有。转载务必注明出处及作者。凡用于商业用途需征得书面同意,否则追究法律责任。
 
 
[ 新闻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推荐图文
推荐新闻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帮助中心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工信部信软〔2015〕440号   农市发[2016]2号   国发〔2015〕40号   农发〔2017〕1号   中央一号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