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拿一把镰刀,躬身弯下腰,我割稻来,你装车。”这是过去平阳县各地农业生产的真实写照。如今,这种“面朝黄土背朝天”的耕作模式已成为历史,平阳县的农业生产实现了传统生产方式向现代生产模式的转变,全县农业总产值由1949年的6107万元,增至2018年的29.2亿元,增长了48倍。
平阳,自然条件优越,农业生产历史悠久,是一个综合性的农业大县。新中国成立前,受封建土地所有制的束缚,农业生产水平低下,农业生产发展缓慢;新中国成立后,通过变革生产关系、兴修农田水利、推广农业新技术,农业生产得到不断发展。1949年,全县农业总产值6107万元;1980年,全县农业总产值2.31亿元,增长仅3倍。
1980年以后,乘着改革开放的春风,平阳县立足农业农村改革创新,农村开始实行经济体制改革,推行以家庭经营为主的联产承包责任制,并不断调整农业产业结构,进一步解放和发展农村社会生产力,全县农业农村面貌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迈出了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坚实步伐。1990年,农业总产值达到4.49亿元,较1980年将近翻了一番。
1994年7月,县种粮大户协会成立。这是全省首家由种粮大户组成的农村专业技术协会。该协会帮助种粮大户学习专业知识、引进新品种新技术、开展科学试验、推广农业科技成果和先进实用技术、提供生产服务等,进一步实现了规模化种植,为农业生产现代化起到了推动作用。
平阳县还通过抓好粮食收购、储备和产销,深化粮食收储制度,稳定稻谷订单数量、奖励标准等举措;实施订单良种奖励,大力推进良种繁种基地建设,充分调动农民生产水稻良种的积极性;加大水稻保险支持力度,扩大水稻保险的覆盖面等,进一步加大政策扶持力度,确保粮食生产持续稳定发展。
随着国家对粮食生产扶持力度的不断加大,土地流转改革的不断深入,平阳县积极推行大户承包、合作社联合种植的经营模式,积极推广“统一翻耕、统一育秧、统一播种、统一植保、统一收割”等社会化服务,粮食的规模经营不断扩大。截至2018年,全县粮食复种面积在50亩以上的种粮大户达到666户。规模化经营带动了农业生产的投入,机械化应用程度不断加大,从而提高了效率,节约了成本,提高了产量,规模经营效益凸显。
近年来,平阳县以“八八战略”思想为指导,深入践行“两山”理论,紧抓平阳生态优势,以“一控两减三基本”为目标,强化组织领导、政策保障、示范创建、机制创新等措施,大力推进现代生态循环农业发展,有效提高农民生态循环发展意识,改善农牧业生产环境,有力带动农牧业生产向现代化、生态化深度迈进。同时,平阳县充分发挥农业产业示范、辐射作用,形成“引进一个,带动一批”的联动效益,带动平阳县特色农业产业发展,延长农业产业链,帮助农民就业和增收。2018年,平阳县创成省级现代生态循环农业整建制推进县,当年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29.2亿元。
“通过整合资金,增加投入,形成了‘政府扶持、企业主体、市场化运作’的政策运行体系,既善农业生产环境,又推动现代生态循环农业的发展。”县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近年来,平阳县积极推广“互联网+农业”,打造农业区块链平台,让农户轻松买农资,有效调动了农民发展生态循环农业的积极性,带领农民共同致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