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资讯 » 农业新闻 » 国内动态 » 正文

山产业规模发展 农民收入翻番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9-08-26  来源:农民日报  浏览次数:81164
内容摘要:连日的高温笼罩着胶东半岛,家住山东省平度市南村镇杜戈庄村的王术训却在家里乘起了凉。原来,今年52岁的王术训刚花了5000元,在
       连日的高温笼罩着胶东半岛,家住山东省平度市南村镇杜戈庄村的王术训却在家里“乘起了凉”。原来,今年52岁的王术训刚花了5000元,在家里新换了台柜式空调。“新时代嘛,我们农村人也要学会享受美好生活。”老王哈哈笑着。

不错的工资收入,是老王置办空调的底气。“以前我家里有8.8亩地,种点小麦、玉米,一年也挣不了几个钱。现在我的地流转出去每年每亩地1720元,加起来就是一万多元,俺是五口之家,儿子、儿媳都在工厂上班,我和老伴儿也在工厂打工,我家一年能挣上20万元!”王术训说。

王术训所在的杜戈庄村,因地下水相对贫乏,传统种植业式微,部分种植户改变观念以适度规模经营模式,发展起蔬菜、水果大棚高效农业。在这个村子里,从18岁到70岁的村民大多都外出打工了,70岁的大爷还能去看大门创收。

土地是农民最宝贵的资源,推进土地适度规模经营,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关键,也是实现乡村产业振兴的基础。近年来,平度市因地制宜加快推进土地适度规模经营,重视培育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等新型经营主体。目前平度市流转土地面积98万亩,涉及转出土地农户12.6万户,50亩以上的大户8000多家,其中直接从事种植业生产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2306户。

田庄镇西寨村村民侯松山是当地出名的种粮大户。2012年,看到村里的青壮年纷纷外出打工后,侯松山带头成立农机专业合作社,将本村和周围村庄闲置、利用率不高的土地全部流转下来,利用农机设备组织规模化生产作业。“我流转的基本是成片的土地,机械化种植不仅解决了劳动力不足的问题,还提高了作业效率,增加了土地产出。”侯松山说,现在他的农机合作社有大型农机50多(台)套,中小型机械130多套,农机作业和维修范围辐射周边4个乡镇80多个村庄,合作社实行每个社员分片管理,统一购置作物种子、化肥农药、农机设备,从种植到收售全程提供指导服务,得到了老百姓的信任和支持。“土地流转成立合作社以来,我们的日子越来越好过,不仅可以利用空闲时间外出打工挣钱,还可以到合作社打工,增加了收入来源,算起来收入几乎比从前翻了一番。”西寨村村民侯雪玲高兴地说。

平度作为农业大市,农产品资源丰富,拥有大泽山葡萄、马家沟芹菜、旧店苹果等19种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数量居全国县市之首。结合农业资源禀赋,平度市引导分散的小农户规模种植、发展现代农业,让土地焕发出新活力,激活个体农民投身乡村振兴的内生动力。

在大泽山镇,当地依托地标名品大泽山葡萄种植优势,通过土地适度规模经营,走出了“葡萄+文旅”产业融合发展新路径。大泽山高氏庄园占地约200亩,除了葡萄种植,还利用葡萄的名声发展起高端葡萄酒加工、旅游观光。在高竹亭的带动下,像高氏庄园这样的“融合体”在大泽山镇已有20多家。目前,以五龙埠、天池岭、高氏庄园、葡萄大观园等为代表的葡萄文旅园,已经成为国内重点旅游区,年接待游客50万人次,拉动葡萄销售1.1亿斤,带动农民收入5.8亿元。

无独有偶,在平度市另一大品牌农产品马家沟芹菜诞生地,当地借势打造示范园,实现产业振兴与农户联动发展。占地1200亩的青岛马家沟芹菜产业示范园,作为首批国家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一直注重马家沟芹菜的品种保护、改良及推广,采取航天育种、测土配方等多种措施不断提升和改良产品品质,其中“航马一号”品种,最高卖到每斤298元。“俺就住在旁边那个村,每年冬天家里农活都忙完了,过来收芹菜每天能赚100块钱。”西马家沟村民刘海燕笑着说。目前,李园街道核心区种植面积达到6000亩,成为农民增收致富的一条重要途径。

适度规模经营也催生了一批眼光独特的新农人。酷热的伏天,东阁街道北台村300亩猕猴桃种植基地,茁壮的枝干下,毛茸茸的硕果,挨挨挤挤,望而喜人。“我这300亩猕猴桃,引进后5年来一次次淘汰、改良,最终培育出完全适应我们当地环境的品种。早熟、抗冻、耐储,变软后用吸管可吸食。”谈起猕猴桃的种植历程,猕基地负责人刘大磊如数家珍。目前,基地70亩猕猴桃进入丰产期,每亩收益4万余元。

农村网  责任编辑:农村网
 

      温馨提示:您正在浏览的文章是“山产业规模发展 农民收入翻番”
      原载地址:https://www.nongcun5.com/news/20190826/66685.html
      版权声明:本网站刊载的资讯由网友提供分享,资讯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表示农村网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网友转载请注明原作者姓名及出处。如有侵犯到您的版权,请与我们联系。对于农村网的原创作品,受国家知识产权保护,版权属于农村网所有。转载务必注明出处及作者。凡用于商业用途需征得书面同意,否则追究法律责任。
 
 
[ 新闻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推荐图文
推荐新闻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帮助中心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工信部信软〔2015〕440号   农市发[2016]2号   国发〔2015〕40号   农发〔2017〕1号   中央一号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