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国务院委托,教育部部长陈宝生8月22日在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二次会议上作《国务院关于学前教育事业改革和发展情况的报告》。报告显示,全国尚有4000个左右乡镇没有公办中心幼儿园,个别地方学前三年毛入园率还在50%以下。针对农村地区、少数民族地区、集中连片特困地区学前教育普惠性资源不足的问题,陈宝生表示,将着力补齐这些短板,推动各地完善县乡村三级农村学前教育服务网络。
谈及补齐农村学前教育短板的具体举措,陈宝生总结为四方面。首先,将推动每个乡镇原则上至少办好一所公办中心幼儿园,切实发挥乡镇中心幼儿园对村幼儿园的辐射和指导作用,带动乡镇学前教育的整体发展和质量提升。其次,将根据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和行政村适龄人口的实际需要,完善农村幼儿园布局,大村设中心园分园或独立建园,小村联合办园,人口分散地区提供巡回指导,满足幼儿的入园需求。再次,中央和地方财政安排的支持学前教育发展专项资金,将重点向农村和贫困地区倾斜。最后,将鼓励有条件的地方试点实施乡村公办园教师生活补助政策,进一步稳定农村幼儿园教师队伍。
来自国务院专项报告的数据显示,目前全国幼儿园专任教师总数为258万人,按每班“两教一保”标准测算,尚缺52万人。公办园专任教师在编比例偏低,截至2018年底,全国公办幼儿园专任教师总数为97.2万人,事业编制总量55.6万名,实有在编人数44.8万人。一些地方公办幼儿园编制核定不够及时,还有一些地方一边空编一边使用编外教师,教师队伍不稳定。
陈宝生在报告中提到,将继续推动地方结合实际出台公办园教职工编制标准,及时补充公办园教职工,严禁有编不补、长期使用代课教师。按照政府购买服务范围的规定,可将公办园中保育员、安保、厨师等服务纳入政府购买服务范围。同时,切实落实保障待遇,认真落实公办园教师工资待遇保障政策,统筹工资收入政策、经费支出渠道,确保教师工资及时足额发放、同工同酬。推动民办园参照当地公办园教师工资收入水平,合理确定相应教师的工资收入。
为多渠道扩大普惠性资源,国务院部署各地对城镇小区配套园进行全面摸底排查,确保小区配套园提供普惠性服务。目前各地已完成摸底排查工作,共摸排4.21万个小区,约有1.84万所幼儿园需要治理。据初步测算,通过治理城镇小区配套幼儿园,将增加普惠性学位约370万个,普惠性幼儿园覆盖率将提高8个百分点。陈宝生表示,下一步将推动各地按照“一事一议”“一园一案”原则,积极稳妥推进治理工作。
为确保配套幼儿园办成公办园或普惠性民办园,国务院将健全小区配套幼儿园监管长效机制,推动各地在老城(棚户区)改造、新城开发和居住区建设、易地扶贫搬迁时将配套建设幼儿园纳入公共管理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规划,并按照相关标准和规范予以建设,让老百姓的孩子在家门口接受普惠性学前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