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贫攻坚进入决战决胜关键阶段。打赢脱贫攻坚战,核心是产业,关键靠科技。放眼全国脱贫攻坚战场,科技创新正发挥引领作用,全力聚焦脱贫攻坚“最后一公里”,在产业支撑、技术服务、创新创业、人才培育等方面,彰显科技力量,亮出科技底色,书写乡村振兴和脱贫攻坚的科技篇章。
产业增收是脱贫攻坚的主要途径和长久之策。要长期培育和发展好农业产业,必须要充分发挥科技的攻坚作用,广泛发动全国农业科教力量,瞄准聚焦脱贫攻坚的硬骨头,形成合力,打造可持续发展的产业,培育脱贫增收长效机制。依托国家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农科专家尽锐出战,激活产业扶贫新动能,为全国国家级贫困县组建产业技术扶贫专家组,打造一支用得上、沉得下、盯得住、帮得实的科技扶贫专家队伍。
立足“三农”的产业扶贫,已经成为贫困地区的主要扶贫模式。针对多数贫困地区特色产业特而不优、特而不强的问题,开展精准科技服务,不断完善技术服务方式、深化技术服务内涵、强化技术服务供给能力、丰富技术服务内容。国家农业科技创新联盟瞄准贫困地区的产业发展痛点难点问题,发挥产业扶贫技术优势,攻克了脱贫攻坚道路上的一个又一个难关。
贫困地区农业产业要持续发展,离不开持续有效的技术指导服务。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是贫困地区农业产业发展重要科技服务力量。2016-2018年国家累计投入16.4亿元支持全国贫困县健全基层农技推广体系,实现了贫困村农技服务全覆盖。开展技术指导,组织技能培训,让贫困户掌握实用技术,基层农技人员深入田间地头,活跃在扶贫攻坚一线,为贫困地区产业发展、农民脱贫致富发挥了重要作用。面对贫困地区的迫切需求,农业农村部创造性地提出了实施农技推广服务特聘计划,有效弥补了贫困地区基层公益性农技推广服务供给的不足。
脱贫攻坚,群众动力是基础。提升贫困地区发展的内生动力,就必须加强高素质农民教育和技术培训的力度,培养造就一批有理想有素质的新型农民队伍,作为贫困地区产业发展的领路人和带头人。农业农村部加强对贫困地区农民教育培训支持力度,2017年来,农民教育培训围绕产业扶贫,累计投入近17亿元,面向扶贫带头人和建档立卡贫困户,围绕当地主导特色产业开展专项技能培训,已在720个国家级贫困县和331个省级贫困县培养产业扶贫带头人48.4万人,为产业扶贫注入源源活力。
当前,脱贫攻坚到了攻克最后堡垒的攻坚阶段,只有解决深度贫困地区的产业发展问题,才能翻越贫困的最后一座高山,脱贫攻坚战才能取得最后胜利。“三区三州”等深度贫困地区受各种自然条件和历史原因制约,目前已成为如期打赢脱贫攻坚战建成小康社会任务的难点,也是当前扶贫工作的重中之重。围绕深度贫困地区产业扶贫薄弱环节和发展需要,农业农村部组织专家摸底“三区三州”贫困县产业实际,为每个县特色产业明确相应特长的专家,组建了544个产业扶贫科技服务团和技术专家组,实现“三区三州”165个贫困县专家技术指导全覆盖。专家们针对深度贫困地区自然资源条件等实际情况,构建完善符合当地产业资源环境的高效绿色种养模式和生产标准,开发简单有效适用的“技术成果包”“产品成果包”“装备成果包”,提升了种养殖业附加值,降低了生产成本、促进产业链延伸和一二三产业融合。
脱贫攻坚战场,有我科技力量。据不完全统计,近年来农业农村部组织全国农业科教系统12万科研教学人员、54万农技人员,投身脱贫攻坚主战场,在全国832个贫困县组建了4100多个产业扶贫专家组,全面实施特聘农技员全覆盖和贫困村农技服务全覆盖,农业科技战线正凝聚成一股磅礴力量,奋战在脱贫攻坚第一线,为打赢脱贫攻坚战勇立新功。
今明两年全国脱贫攻坚任务仍然艰巨繁重,剩下的是贫中之贫、困中之困,是难啃的硬骨头。农业农村部科技教育司廖西元司长表示,科技作为产业扶贫的重要和关键因素,需要发挥更大的作用,全国农业科教系统将继续践行初心、坚定信心、抱定决心,充分发挥从事农业、贴近农民、靠近农村的优势和特色,将更多的科研成果、更好的科技服务送到贫困地区,助力产业扶贫,打赢脱贫攻坚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