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资讯 » 农业新闻 » 国内动态 » 正文

黄牛产业为贫困户“造血”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9-08-08  来源:农民日报  浏览次数:81014
内容摘要:临近2019年春节时,内蒙古自治区霍林郭勒市的一处建筑工地上,在此务工的胡金海接到了李永健的电话:愿意回家养牛吗?我来给你投资

临近2019年春节时,内蒙古自治区霍林郭勒市的一处建筑工地上,在此务工的胡金海接到了李永健的电话:“愿意回家养牛吗?我来给你投资。”

李永健是通辽市科尔沁左翼后旗(以下简称“科左后旗”)巴嘎塔拉苏木边布拉嘎查的名誉嘎查达(即“名誉村长”)。2018年,李永健多次来到边布拉嘎查4组,探望胡金海的家人。

“前几年知道养牛赚钱,但我实在没钱买牛。”胡金海说,没打欠条,不要利息,李永健像对其他村民那样,一次性给他汇入了10多万元。“用这笔钱,我买了10多头牛,去牛市培训了3次,听‘牛经纪人’分享养牛经验,向兽医学习怎么给牛治病。赚钱的同时,我也能在父母跟前尽孝了。”

胡金海提到的牛市,是位于巴嘎塔拉苏木伊和塔拉嘎查的通辽市“四大牛市”之一的伊胡塔牛市。李永健的另一个身份,是伊胡塔牛市的总经理。而借出去的这些钱,是李永健以牛市为抵押,为当地贫困村民担保的贷款。

“2010年建立这个黄牛交易市场,就是为了让老百姓信息畅通,别吃哑巴亏。”李永健说,牛市会定期组织学习培训,目前已在当地培养3000多名“牛经纪人”,帮助养牛户及时掌握黄牛市场行情,学会买卖的时机选择和价格控制。

每月日期尾数但逢“2、5、8、0”,就是“牛经纪人”和来自全国(西藏、海南除外)各地的买家在此汇聚的“黄牛交易日”。据李永健介绍,交易日的黄牛入市量约为1万头,交易成功比例达55%左右,牛市的日交易额可达四五千万元,年交易额达50亿元。

把发展黄牛产业作为拔掉“穷根”、稳定脱贫的“金钥匙”,推动有养殖意愿的贫困户实现产业发展全覆盖,不断增强贫困户“造血”功能,按照科左后旗推进产业扶贫的战略,李永健也在思考如何做好牛产业扶贫。

凌晨4点起来给牛喂一次饲料,随后下地种田,这是胡金海从外地回来后的日常生活,也是边布拉嘎查半农半牧村民的寻常日子。“李总会亲自来村里观察牛的状况,也经常会把外地的买家带到家里来看牛,看上眼就把牛拉走了。”胡金海说:“以前打工一年赚五六万元,现在养牛,我一年至少能赚上10多万元。”

“以前村里几乎没养牛的人,村民收益以种地为主,但又收不了多少粮食,吃饭都成了难题。”李永健说,造成这种情况的重要原因之一,是村里的年轻人都出去打工了。

缺少青壮年劳动力的支撑,乡村发展和振兴遇到了很大困难。现在,李永健带着村民通过养牛获得持续稳定的收入,同时也把一批年轻人吸引回来。

据李永健介绍,随着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回到家乡从事黄牛养殖产业,伊胡塔牛市现已建成电子计算机数据库,买家网上就能了解牛市行情,使黄牛交易更为高效。

通过发展黄牛养殖产业带动贫困户脱贫,2018年,科左后旗入选全球减贫案例。截至目前,全旗黄牛饲养量达81万头,贫困户(含已脱贫户)养牛6.23万头,年人均增收3600元;贫困发生率由2014年的11%降至1.23%,贫困旗退出工作顺利通过了内蒙古自治区第三方评估验收。

农村网  责任编辑:农村网
 

      温馨提示:您正在浏览的文章是“黄牛产业为贫困户“造血””
      原载地址:https://www.nongcun5.com/news/20190808/66429.html
      版权声明:本网站刊载的资讯由网友提供分享,资讯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表示农村网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网友转载请注明原作者姓名及出处。如有侵犯到您的版权,请与我们联系。对于农村网的原创作品,受国家知识产权保护,版权属于农村网所有。转载务必注明出处及作者。凡用于商业用途需征得书面同意,否则追究法律责任。
 
 
[ 新闻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推荐图文
推荐新闻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帮助中心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工信部信软〔2015〕440号   农市发[2016]2号   国发〔2015〕40号   农发〔2017〕1号   中央一号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