示范观摩现场。
■在同一作物生态系统中,应增加化学防治药剂品种的多样性并适期施药。同时通过轮换用药、交替用药等技术充分发挥多分子靶标原理治理抗药性。
■在杂草最脆弱生育期进行防治,采用可替代作用机理的除草剂能有效提高防治成功率,轮作也是延缓抗性的有效措施。
■种子处理剂在作物萌发和生长初期用药,具有高效、经济、环保、持效期长、便于机械化作业等诸多优点,是降低使用量提高利用率的重要方式。
近日,全国农技中心在安徽省定远县举办“2019年全国农药减量控害与抗药性监测治理技术培训班”,集中介绍了农业有害生物抗药性和农药减量增效新产品、新技术。这些最新技术的集成组装,不仅能够大幅度减少农药用量,而且省工省力,更易操作推广,为促进农药减量和农业绿色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撑。
培训前一天,参训人员在定远县池河镇半面店村观摩了水稻病虫草害农药减量增效技术集成示范,共有12家企业的37个药剂以及全国农技中心与中国水稻研究所共同研发的水稻全生育期轻简化施药技术、先正达“稻之道”、中化水稻解决方案、拜耳“更多水稻”、科迪华“中国好水稻”等9套水稻综合解决方案参与了试验示范,涵盖水稻种子处理、秧盘药剂处理、破口期综合施药、添加助剂减量等最新水稻农药减量增效技术。“这是一次水稻农药品种大比武、农药减量增效技术大展示、水稻综合解决方案大集成。”全国农技中心农药与药械处副处长张帅评价道。随后大家还来到明光市梁山村观摩了旱直播稻抗药性杂草治理技术示范,共有15家企业的26个除草剂产品参与试验,筛选了一批封杀组合的除草剂产品供田间生产使用。
抗性治理面面观
当前很多农民在病虫草害防治过程中发现,一些惯用的农药突然变得不太管用了,即便是加大用药量也达不到理想的防效,这就是病虫草害对农药产生了抗性。值得引起重视的是,当前我国农田有害生物的抗药性发展迅速,如果得不到有效的治理,不仅会给农业生产造成巨大损失,对农药减量带来严重挑战,也会给生态安全、农产品质量安全埋下不小的隐患,长此以往甚至会造成“无药可用”的后果。对此,在此次培训班上,许多专家呼吁应大力推广科学用药,采取多种手段综合治理,以延缓病虫草害抗药性的发展。
有害生物产生抗药性包括靶标不敏感、药液穿透率降低、代谢酶活性增强等原因,弄清机理后有助于找到合适的解决对策,这其中要把握好几个关键点。中国农业大学教授高希武指出,在同一作物生态系统中,应增加化学防治药剂品种的多样性,掌握合适的施药时期从而适期施药。同时通过轮换用药、交替用药等技术充分发挥多分子靶标原理来治理抗药性。加强抗药性监测,应实时停用或淘汰不能或难于恢复靶标敏感度的农药品种,对环境友好型药剂要及早开展抗性治理措施。
湖南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研究员刘都才强调,除草剂的抗性管理,治早、治小、综合防控都很重要。应在杂草最脆弱的生育期进行防治,采用可替代作用机理的除草剂能有效提高防治成功率。轮作也是延缓抗性的有效措施,注意作物多样性和播种日期,选择有竞争性的作物,调整播种量,增加与杂草的物理竞争。
恶苗病、稻瘟病、纹枯病、稻曲病是水稻生产上危害最严重的病害之一,化学防治因其高效经济的特点目前仍是防控水稻病害的主要措施,但化学农药长期单一使用会带来病原菌产生抗药性的风险。因此,有针对性的开展对不同地区、不同杀菌剂及施药适期对水稻病害防控效果进行评估,并对该地区水稻主要病原菌抗药性问题进行监测和研究显得尤为重要。
对于杀菌剂抗性风险管控与治理,中国农业大学教授刘西莉提出了自己的一些见解:抗药性产生与如何用药直接相关,过于频繁、超剂量及单独施用某些“高风险”内吸剂(甲霜灵、嘧菌酯)往往导致抗药性在较短时间内发生。因此,应科学施药,降低选择压,可延缓病原菌抗药性发生,延长药剂的使用寿命。限制每个生长季每种高风险药剂使用次数不超过2次,中低风险内吸剂不超过4次。还应实施病害综合防控,减少用药、降低风险。
水稻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作物,稻飞虱和螟虫的抗药性发展关乎着选用药剂能否对这些害虫进行有效防控。南京农业大学高聪芬教授通过详实的数据,分析了近年来二化螟、褐飞虱对不同药剂的抗药性发展动态,提出了对水稻害虫的科学防控对策。
高聪芬建议,针对二化螟抗药性治理,应综合利用多种防治措施,减少农药使用量和使用次数。比如轮用及混用多种作用靶标农药,减少农药的滥用和低效使用。加强抗药性监测,选择适合本地区的防控对策。在进行褐飞虱抗药性治理时,应停止使用部分药剂,如吡虫啉、噻嗪酮、噻虫嗪;限制使用部分药剂,如三氟苯嘧啶、吡蚜酮,每生长季限用1次;交替轮换使用药剂,如烯啶虫胺、呋虫胺、氟啶虫胺腈、吡蚜酮及毒死蜱。
减药技术连连看
只见平静的湖面上一团白色的颗粒缓缓下沉,随后每一个小颗粒逐渐扩散至整个水面,如果将湖水换种底色,竟像星星布满整个夜空。来自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的研究员杨代斌揭晓了这一“魔术”背后的原理——那一团白色颗粒是一种除草剂,能够扩散则是利用了水面铺展施药技术。该技术主要用在除草剂上,有颗粒、粉剂、悬浮剂等形态。把“水面铺展悬浮剂”施入水中后,会先在水面铺展,形成1-3微米的油层,然后在水中扩散,具有迅速铺展,分布均匀的特点,能够大大节省人力成本。
由于我国水稻产区分布不同、环境气候不同、病虫害种类也是各式各样,但有些病虫害在水稻整个生育期都可能发生,这就使得打药成为一种常态。再加上天气炎热、水稻田下行走不便,水稻田施药也困难多多,于是水面铺展施药技术及水稻秧盘处理缓释颗粒剂应运而生。据杨代斌介绍,水稻秧盘处理缓释颗粒剂具有缓慢释放、靶标性强、无漂移的特点。同时药剂位于根部泥土,不接触害虫天敌,对天敌安全,且施药操作简单,既可以通过专门的机器撒施也可以人工用手撒施,适用于不同规模的种植户选用,省时、省力。
目前,大部分化学农药在施用过程中会存在很大程度的损失,比如典型的茎叶喷雾方式,施用的农药约60%在向作物冠层运行和界面沉积的过程中脱靶损失,且主要受环境因子等不可控因素制约,这显然与农药减量的目标背道而驰。高效对靶传递与沉积技术也许是提高药效、降低损耗、减少用药量的一个可行方案。
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研究员黄啟良介绍了高效对靶传递与沉积技术。该技术较好地解决了农药剂量分布不均匀、雾滴空间运行的蒸发飘移及叶面碰撞弹跳的能量转换与耗散问题,是一种基于“内部调控传输”与“外部助剂增效”全程协同防控,并结合“根部控释给药”与“茎叶调控喷雾”协同增效减施技术。相比自防田,使用该技术能够减少用药2次,增产9.61%。
轻简化用药——看见植保未来
在粮食价格下调、农药价格和劳动力成本上涨等多重因素的影响下,轻简、省力的病虫害防控方式将成为未来植保的必然趋势。水稻全生育期轻简化施药技术是根据长江中下游地区水稻生产和病虫草害发生特点,结合实用的非化学防治技术增强稻田系统生态多样性、降低病虫害发生程度和灾变频率,主抓“三防”(播种前、移栽前和破口前)三个关键环节的预防性用药,辅以其他时期的达标防治,实现有效控制水稻病虫危害,促进水稻健康生长,保证农田生态和稻米食用安全。
“对该技术来说,‘防’是重点、‘控’是补充。就像对人来说,防控传染病,接种疫苗是最有效的方法一样。‘防’要主抓播种、移栽、破口三个环节,分别采用种子药剂处理、移栽前秧苗用药和破口前保穗用药进行预防性施药。‘控’则是指在分蘖末期、穗期,当暴发性、流行性病虫害(“两迁”害虫、二化螟、纹枯病等)达到防治指标时作为防治补充。要因地制宜确定防治对象,对于病虫发生较轻的地区可简化技术。”张帅介绍说。
据悉,种子处理剂在作物萌发和生长初期用药,具有高效、经济、环保、持效期长、便于机械化作业等诸多优点,是降低农药使用量,提高农药利用率的重要方式。移栽前秧苗用药可对水稻二化螟、稻纵卷叶螟起到很好的防控效果,在一些地区持效期可达50-60天。秧盘施药可避免大田过早用药,大幅减少人工投入,减少大田期施药次数,使得天敌种群尽早建立。由于水稻后期重要病害稻曲病、稻瘟病、穗腐病等只能预防,不能治疗,因此确定最佳打药时期对取得好的防效非常重要。
“应该转变防控理念,注重以预防为主。该施药技术的优点在于操作简单,省工省药,全生育期病虫害一体解决,能够显著提高稻田自然天敌的控害能力。”张帅说。记者了解到,该技术已在湖南、江西、浙江、安微、湖北、江苏及上海等地开展了示范验证,可以有效将病虫害控制在经济允许损失水平(5%)以内,每亩水稻减少施药2-3次,减少化学农药30%,稻田害虫天敌种类和数量明显提高。
最后,全国农技中心首席专家王凤乐对本次培训进行了总结,他指出,今后农药减量增效将重点抓好五方面工作:一是使用新农药、新技术减药。大力推广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新产品、新剂型以及种子处理、秧盘用药、土壤消毒等早期预防性用药,减少农药使用强度。二是推广高效施药机械减药。抓好对靶施药、静电喷雾、循环喷雾、防飘移技术试验示范,因地制宜推广自走式喷杆喷雾机、植保无人机。三是强化技术集成减药。结合实施化肥农药“双减”国家重大科研专项,开展产学研协作攻关,突破农药减量增效的技术难点,加速新农药、新技术、新机具的研发应用进程,以作物为主线集成组装一批农药减量增效的技术模式。四是发展专业化服务减药。开展创建统防统治百强县活动,支持“千强组织”和“星级组织”建设信息化、智能化服务管理平台,引导统防统治组织不断提升服务能力和管理水平。五是抓好安全用药培训减药。开展“百万农民科学安全用药培训活动”,通过改变广大施药者的用药习惯提高安全意识,实现农药减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