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河北省青龙满族自治县七道河乡石城子村有点儿“特别”——村里村外,看不到一个垃圾桶;大街小巷,见不到一点儿垃圾,这是怎么回事呢?
早晨6点,保洁员王国宾开着前后装设四个大桶的三轮车驶入村庄。刚刚停稳,就陆续有村民提着小桶从自家走出,将小桶中的垃圾投入相应的大桶中。
“听声就知道收垃圾的来了。”与王国宾同组的保洁员李艳双说,去年4月份村里启动了垃圾分类工作,为每户村民发放两个垃圾桶,一个黑色、一个蓝色。黑色桶装的是塑料包装袋、卫生纸等不可腐烂垃圾;蓝色桶装的是菜梗菜叶、瓜果皮核等可腐烂垃圾,集中后送到堆肥点转化为有机肥料。
按照要求,村民除了要将自家垃圾分为可腐烂和不可腐烂两种进行投放,做到干湿分离,还要单独存放有毒有害垃圾,并卖掉可回收物品。
村党支部书记胡凤伍还记得第一次在村民大会上提出垃圾分类后,台下瞬间响起的疑问声:“什么是垃圾分类?”“咋分类?”“为啥要分类?”……
“垃圾分类就跟不乱扔垃圾一样,只要坚持养成习惯,大家都能做到。”胡凤伍在会上做起了动员,同时告诉大家,此次分类还会和以前监督不乱扔垃圾一样,村干部入户检查,不懂分类的,村干部也可以入户教。
确定分类后,村里为每户村民发放了垃圾桶,并且将原来路边的大型垃圾桶回收,放在保洁车上作为收储罐。但是,垃圾桶发放十余天后,每次回收时垃圾桶内仍然混扔着各种各样的垃圾,分类根本无从谈起。
“特别是一些年纪大点儿的,根本不懂什么可腐烂、不可腐烂。”李艳双说,刚开始的一个月工作不好做,带着手套往蓝桶里摸,常常会摸出裹着的塑料袋,“当街吼不合适,我们就去家里讲,大家都是愿意接受的。”经过一年多时间,如今全村1000多人中,大部分村民都能自觉将家中垃圾分类扔进不同的垃圾桶。
现在,村里每户的垃圾桶上都写有号码,和李艳双手中本子上的人名表一一对应,名字后记着每次分类的分数,“我们每次会对农户垃圾收集、分拣情况量化打分。做得不好的,村里会进行通报,做得好的,年底还会奖励米、面,现在大家都做得特别好。”
“我这么大岁数了,哪知道垃圾分类是个啥,我是真记不住,他们就一遍一遍地跟我说!”70岁的村民金凤娥笑着指指放在院子里的两个垃圾桶,“以前自家都是用塑料袋、纸盒子装垃圾,汤水流得哪儿都是,还是这个垃圾桶用着得劲儿。”
目前,石城子村不仅村道干净整洁,村民的院落内也整整齐齐,房前屋后还种有花草,原来脏乱臭的垃圾池也变成了漂亮的花池。
“通过进行垃圾分类,出村的垃圾减少近一半。”胡凤伍说,垃圾减量不止降低了垃圾处理成本,更重要的是增强了村民的环保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