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资讯 » 农业技术 » 林业种植 » 正文

春季玉米高产的种植技巧有哪些?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9-07-13  浏览次数:81125
内容摘要:玉米是禾本科玉蜀黍属一年生草本植物,植株高大,茎强壮,是重要的粮食作物和饲料作物,也是全世界总产量最高的农作物,玉米一直被人们誉为了长寿食品,含有丰富的营养物质,市场的需求量也非常大,那么春季玉米要高

玉米是禾本科玉蜀黍属一年生草本植物,植株高大,茎强壮,是重要的粮食作物和饲料作物,也是全世界总产量最高的农作物,玉米一直被人们誉为了长寿食品,含有丰富的营养物质,市场的需求量也非常大,那么春季玉米要高产的种植技巧有哪些呢?接下来一起去看看吧!

1.品种选择

选用熟期适宜、高产、优质、抗逆性强的优良玉米品种。

2.播前准备

(1)选地:选择土层深厚,土壤疏松通气,渗水保水性能好,有机质含量高,肥力均匀的中上等肥力地块。选择前茬作物为小麦、洋芋、油菜、瓜菜等作物的地块。前茬作物收获后,及时深耕晒垡、蓄水。播前及时打碎地表土块,耙耱平整地表,为玉米生长创造一个深、松、细、平、肥、润的良好土壤结构。

(2)精选种子及种子处理:播前精选种子,确保种子纯度≥98%,发芽率≥95%,发芽势强,子粒饱满均匀,无破损粒和病粒。播前进行晒种、种子包衣或药剂拌种,以防治丝黑穗病、瘤黑粉病及地老虎等地下害虫。

(3)地膜覆盖:选用厚度0.008毫米、宽140厘米的地膜平铺,膜与膜间距15厘米。

3.精细播种

当5~10厘米地温稳定通过10℃时,即4月上旬~中旬进行播种。采用等行距穴播种植,播深一致、下种均匀。一般1.4米幅宽地膜种3行或4行。可先播种后覆膜,也可覆膜后破膜播种。播后及时封口保墒、保温。根据品种特性、留苗密度及种子质量等因素综合确定适宜播种量,一般3~4千克/亩。

4.合理密植及时放苗、定苗

结合间苗、定苗去除病株。幼苗5~6片叶时定苗,留大苗、壮苗。半紧凑、大穗型品种的适宜留苗密度为4500株/亩,紧凑、耐密型品种为5500~600株/亩。

5.科学施肥

(1)施肥原则:坚持因需施肥,有机肥、无机肥配施,多元索肥料配施,合理施用的施肥原则。增施有机肥,重施基肥,减少拔节肥,重施穗肥,增施花粒肥。

(2)施肥量:施足底肥,合理追肥。一般亩施优质农家肥5000~6000千克、纯氮28~31千克、五氧化二磷11-13千克、氧化钾4~6千克、硫酸锌2.5千克。

(3)施肥时期:分基肥、拔节肥、穗肥和花粒肥4次施用。基肥:结合深耕将全部有机肥、磷肥、钾肥及30%的氮施入土壤中;追肥以氮肥为主,分别在拔节期、大喇叭口期和籽粒灌浆初期追施。结合灌水追施氮肥3次,追肥以前轻、中重、后补足为原则。头水每亩追施尿素15千克,大喇叭口期和抽雄期每亩分别追施尿素25千克、5千克。

(4)叶面喷肥:对于发生缺锌症状的地块,苗期及时喷施0.2%的硫酸锌液肥。大喇叭口期,每亩用磷酸二氢钾150克或多元微肥100克,对水50~60千克进行叶面喷洒,以防止后期脱肥早衰,提高粒重。

6.科学灌溉

前期蹲苗,促进根系生长,一般在6月20日前后灌头水。全生育期灌水5~6次,灌水定额为每亩300~350米,分别在拔节、大喇叭口、抽雄前、吐丝后、乳熟期5个时期进行灌溉。

7.适时收获

为使玉米籽粒充分成熟,降低籽粒含水率增加百粒重,提高产量,可适当推迟收获期,一般以推迟到10月5~10日收获为最佳。

综上所述,要想提高玉米的产量就需要多注意种植的技巧,以及科学的管理,希望本文可以帮助到大家。

关于玉米种植的内容就讲到这里,欢迎阅读农村网其他农业内容。

推荐阅读:增加大豆产量的种植技巧有哪些?

农村网  责任编辑:农村网
 

      温馨提示:您正在浏览的文章是“春季玉米高产的种植技巧有哪些?”
      原载地址:https://www.nongcun5.com/news/20190713/75190.html
      版权声明:本网站刊载的资讯由网友提供分享,资讯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表示农村网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网友转载请注明原作者姓名及出处。如有侵犯到您的版权,请与我们联系。对于农村网的原创作品,受国家知识产权保护,版权属于农村网所有。转载务必注明出处及作者。凡用于商业用途需征得书面同意,否则追究法律责任。
 
 
[ 新闻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推荐图文
推荐新闻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帮助中心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工信部信软〔2015〕440号   农市发[2016]2号   国发〔2015〕40号   农发〔2017〕1号   中央一号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