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资讯 » 农业新闻 » 国内动态 » 正文

唱响“海洋牧歌” 建好“蓝色粮仓”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9-07-13  来源:农民日报  浏览次数:81872
内容摘要:图为大连獐子岛海洋牧场。盛夏时节,到辽宁省大连的海洋牧场避避暑,再来一场海钓,是多么令人惬意的一件事。如今,海洋牧场不仅

 

图为大连獐子岛海洋牧场。

盛夏时节,到辽宁省大连的海洋牧场避避暑,再来一场海钓,是多么令人惬意的一件事。如今,海洋牧场不仅是保护渔业资源的新形态,还是人们休闲观光旅游的好去处。

地处北纬39度的大连,坐落在寒暑交界的黄金地带,是世界公认最适宜农作物和海洋生物生长的地带,为优质海洋产品生产提供了得天独厚的区位和资源优势。

党的十八大以来,大连市加快推进海洋渔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积极推动渔业从“猎捕型”向“农牧型”转变,科学发展现代海洋牧场,全力打造“蓝色粮仓”,促进现代海洋渔业持续健康发展。

“海上放牧”成为渔业新方向

海洋牧场,是指在特定的海域里,采用一整套规模化的渔业设施和系统化的管理体系,应用海洋生物技术,利用自然的海洋生态环境,将人工放流和自然存在的经济海洋生物聚集起来,进行有计划、有目的海上放养鱼、虾、贝类的大型人工渔场。在这里,水生动植物的养殖犹如草原牧场放牧一样。

作为一种新型海洋资源开发利用模式,海洋牧场以投放人工鱼礁为基础,以渔业资源增殖放流为手段,以科技创新为支撑,改变了以往渔业单纯捕捞、设施养殖为主的生产方式,逐步解决局部污染和过度捕捞带来的资源枯竭、近海养殖引起的病害加剧等问题,是海洋渔业生产方式的重大变革。

当前,我国海洋牧场建设正处于起步阶段。

今年4月11日,首批国家级海洋牧场示范区——大连海洋岛海域国家级海洋牧场示范区项目,顺利通过了农业农村部海洋牧场建设专家咨询委员会专家组的验收,成为大连市首个通过验收的国家级海洋牧场示范区。

“海洋渔业是大连的传统优势产业,建设现代海洋牧场是大连渔业的重要发展战略。”大连市农业农村局局长栾玉瑄表示,近年来,大连以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和“一带一路”建设为契机,加快推进海洋渔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积极推动渔业从“猎捕型”向“农牧型”转变,以人工智能、海洋生物技术等现代科技为引领和支撑,修复和优化生态环境,养护和增殖渔业资源,调和发展与需求之间的矛盾,向生态化、智能化、规范化、产业化要效益,推动大连市由海洋资源大市向海洋经济强市转变。

截至目前,大连已累计建设海洋牧场约550万亩;国家级海洋牧场示范区已达14处;大连市獐子岛海域投放的大型礁体达到40米水深,集鱼效果显著,实现了海洋牧场鱼礁技术的突破。“通过人工鱼礁的投放,海洋牧场区生态环境得到显著改善,渔业资源量有效恢复,刺参、海胆、皱纹盘鲍等海珍品种和数量大幅增加。”栾玉瑄说。

增殖放流让“草场”富起来

每年的5~7月,是大连海洋渔业增殖放流的季节。眼下,全市增殖放流工作正在有序开展。作为养护渔业资源、修复海洋生态的重要手段,增殖放流还是促进渔业增效、渔民增收的有效途径,也是转变渔业增长方式、实现渔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

大连在增殖放流中所做的努力,不仅体现在全国领先,更突显了明确的目标和导向。

栾玉瑄告诉记者,大连增殖放流的目标就是促进渔民增收和生物种群修复。其中,日本对虾的功能定位为渔民增收;三疣梭子蟹的功能定位为渔民增收为主,生物种群修复为辅;牙鲆功能定位为生物种群修复为主,渔民增收为辅。

同时,大连还制定了较为完备的增殖放流操作规范,在国家制定中国对虾、日本对虾、三疣梭子蟹等增殖放流规范的基础上,还专门出台了《辽宁黄海北部中国对虾放流验收操作规程》《辽东湾渔场海蜇放流验收操作规程》等地方规范;并依托辽宁省水产科学研究院、大连海洋大学的技术力量,通过对增殖放流品种的种群调查以及回捕产量分析,初步建立起对增殖放流的科学评价体系,为增殖放流决策提供依据。

据农业农村局渔业处相关负责人介绍,大连坚持生态优先原则,增殖放流的规模、种类和数量都呈逐年递增趋势,2018年全市增殖放流中国对虾等苗种幼体22.87亿尾,增加渔业产量2400吨,其中对虾捕捞量1882吨,增加渔业产值2.6亿元。

“通过增殖放流,增加了近岸海域优质渔业种群生物量,水域生态群落结构和环境得到有效恢复,地方优势渔业物种得到有效保护,水生生物资源得到有效补充,维护了生物的多样性。”该负责人表示。

2019年,大连市计划增殖放流中国对虾29.5亿尾、三疣梭子蟹8000万尾、褐牙鲆1200万尾、许氏平鲉200万尾,总计30.44亿尾,计划投入苗种资金4400万元。

科技创新下的“国家级范本”

在工业化进程和海洋生产活动中,怎样才能保护好生态环境、减少碳排放?

“保护海洋生态系统,预防要比治理更重要,没有保护的开发都是徒劳的。海洋牧场的建设需要我们运用智慧,任重道远。”前不久,参加2019大连夏季达沃斯论坛的獐子岛集团董事长吴厚刚发声,他认为新技术将在治理海洋过度开发、污染和气候变化威胁中发挥更大的作用,尤其是海洋生物技术、海洋生态技术、海洋环境观测和监测技术、大数据、人工智能等。

近年来,獐子岛集团建立了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先后与国内外著名的海洋科研院所确立战略合作关系,构建国家产学研一体化平台,集团与国内知名科研院所共同构建了海洋生态养殖联合实验室、獐子岛虾夷扇贝碳汇实验室、海洋休闲食品研发中心、博士后科研工作站、水下机器人联合实验室、海洋食品创新发展研究院等产学研创新平台,并与挪威海洋研究所、黄海水产研究所在北黄海水动力研究方面建立了合作关系。

“在大连海洋牧场建设的过程中,科技起到了重要的引领和支撑作用。”吴厚刚表示,2009年,大连海洋大学的学者首次提出“现代海洋牧场”的概念,我国第一个海洋牧场学术研究机构、全国第一个海洋牧场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第一个全国性海洋牧场科技创新联盟平台等都是在大连海洋人的积极努力下促成或落户大连。

去年7月26日,由大连海洋大学、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三大水产研究所等17家科研院所和企业联合发起的“国家现代海洋牧场科技创新联盟”成立。来自全国52家海洋牧场科研及产业领域的科研单位、企业成为首批联盟成员,首批成员单位中大连占三分之一。

大连海洋牧场作为国家级海洋牧场示范区已经成为国内研究海洋牧场的“经典案例”。

据介绍,大连市在渔业发展上实施创新驱动,新旧动能加速转换。加强产学研结合,充分发挥科研院所和龙头企业的科技支撑力量和专业化团队优势,推广“海水池塘优势品种生态健康养殖技术”、“海水网箱生态育苗技术”、“刺参底播增殖技术”等多项先进技术;建设了一批科技示范基地,基本覆盖了全市水产养殖区域,为先进养殖技术的推广普及奠定了基础;全国渔业行业首个国家渔业标准化区域服务与推广平台落户大连市,为全市水产养殖创新成果转化搭建了更大舞台。

农村网  责任编辑:农村网
 

      温馨提示:您正在浏览的文章是“唱响“海洋牧歌” 建好“蓝色粮仓””
      原载地址:https://www.nongcun5.com/news/20190713/66130.html
      版权声明:本网站刊载的资讯由网友提供分享,资讯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表示农村网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网友转载请注明原作者姓名及出处。如有侵犯到您的版权,请与我们联系。对于农村网的原创作品,受国家知识产权保护,版权属于农村网所有。转载务必注明出处及作者。凡用于商业用途需征得书面同意,否则追究法律责任。
 
 
[ 新闻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推荐图文
推荐新闻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帮助中心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工信部信软〔2015〕440号   农市发[2016]2号   国发〔2015〕40号   农发〔2017〕1号   中央一号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