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保山市龙陵县按照“发展一项产业、带富一方百姓”的要求,紧扣“做大做强生态石斛产业、绿色扶贫助群众长受益”的思路,坚持以农民增收为目标,把石斛特色生态产业作为全县山区群众的一项重点脱贫攻坚产业来推进,把发展壮大石斛产业的过程变成群众增收脱贫的过程,聚力做大做强石斛生态产业,重点破解石斛脱贫产业发展“基础薄弱、动力不足、规模弱小”等难题,加快群众脱贫致富步伐。石斛产业已成为该县高原特色农业的重要支柱、县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和全县农民特别是贫困农户脱贫致富的重要产业,截至目前,带动龙陵县4.8万人脱贫致富。
据统计,保山市龙陵县目前石斛净栽培面积达730万平方米,实现石斛鲜条产量3200吨,农业产值4.5亿元,培育规模以上企业8家,专业合作社37户,共有1.2万户4.4万人从事石斛种植及枫斗加工,占全县农业人口的五分之一。全县共有石斛种植户5959户,其中涉及建档立卡贫困户1010户3130人,共种植石斛80.3万平方米,占全县石斛种植总面积的11%,农户每种植1亩石斛就可增加经济收入近5000元。
推行“政府+协会+组织”融合机制
破解发展难题
围绕“绿色、生态、安全、健康”的产业发展理念,该县坚持“政府主导、农民主体、协会推动、部门联动、共同推进”的发展模式,成立石斛产业工作领导小组,建立联席会议制度,制定发展规划、指导意见和相关扶持政策,引导石斛产业发展。
突出协会助推发展。组织成立保山市龙陵县石斛协会,下设10个分会,接收会员1000多名,各分会根据种植区域分布设立产业小组,充分发挥组织、协调、服务和自律作用,为广大种植户提供技术培训、生产管理、产品销售等服务,促进石斛产业组织化、规范化发展。
突出合作社带动发展。成立“保山市龙陵县农民合作社综合服务中心”,为石斛专业合作社的发展提供全方位、多功能、多层次的一站式综合服务。目前全县共成立37个石斛专业合作社(国家级和省级示范社12个),吸纳社员1.16万户,覆盖全县10个乡镇60个村(社区)。
推行“财政+金融+项目”融合机制
提升发展动力
注重产业发展资金扶持。2011年开始,保山市龙陵县财政每年安排不低于100万元的石斛产业发展资金,采取贴息、以奖代补等方式,在基地建设、产品研发申报、技术创新、品牌打造、市场开拓、扩大种植规模等方面,加大对石斛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及种植农户特别是贫困种植户的扶持。其中,对当年新增野生种植石斛连片面积达到5亩以上且每亩种植8000株以上的,每亩补助1000元。
注重金融信贷资金扶持。由林业、人社、扶贫等部门主动申请贴息贷款、贷免扶补创业贷款等信贷支持,扶持石斛产业发展。2018年,全县争取贴息贷款9208.9万元,兑付贴息资金224.78万元,惠及石斛种植群众391户。
注重整合项目资金扶持。有效整合各部门项目资金,重点扶持建档立卡贫困户及企业、协会、专业合作社发展。2017年,共整合民间(社会)资本10亿元。
推行“质量+品牌+市场”融合机制
壮大发展规模
2009年10月,制定了云南省《紫皮石斛》地方标准,并经云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颁布实施;2011年7月,云南省紫皮石斛“齿瓣石斛”药材质量标准被正式收入《云南省中药材标准》。2018年1月19日,云南省卫计委正式公布DBS 53/027-2018《云南省食品安全地方标准——紫皮石斛》,2018年2月19日正式实施。
在全国石斛种植地首家推行石斛生产档案、质量认证和市场准入“三项制度”,规范种植申请备案、施肥用药登记、产品质量检测检验等制度,实现从产地选择、种植加工到流通销售的全过程监管,并建成石斛产品质量检测中心3个,为全县石斛产业的持续发展壮大和贫困地区群众的增收致富产生积极的促进作用,更为全县延伸石斛中药产业链注入了新活力。
强化品牌建设。先后取得了“龙陵紫皮石斛”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农产品地理标志和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注册了“品斛”“极斛”“打虎坡”“古箐宝”等品牌,申报了紫皮石斛精片、紫皮石斛酒和铁皮石斛精片等15个龙陵石斛“健字号”,开发了石斛枫斗、石斛精片、石斛酒等6个系列数十种产品。
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和培训力度
增强群众致富能力
建立乡镇石斛技术推广员和联系员制度,在全县10个乡镇配备石斛技术推广员。整合扶贫、人社部门项目培训资金2000余万元。2010年以来,累计培训2.4万人次(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5800多人次),获得国家中药材枫斗加工技术资格证书14261人,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2421人,直接带动建档立卡贫困户8500多人就近就地就业,参训人员带动贫困山区农民石斛枫斗加工24000多人,增加农民收入2亿多元,有效提高了贫困群众发展致富能力。
投资2550万元在该县的龙山、象达、腊勐、龙新、龙江、勐糯、碧寨、镇安8个乡(镇)、15个村委会建设15个石斛枫斗加工厂,新建钢架结构石斛枫斗加工车间18000平方米、保鲜库2250立方米及配套水电等附属工程;购进石斛鲜条烘烤设备30台、石斛枫斗烘烤设备45台、石斛枫斗成型设备45台、石斛枫斗定型夹15套、其它加工设备15套,通过“村委会+合作社+贫困户”的产业发展机制,大量带动建档立卡贫困户从事枫斗加工,每年每户可加工石斛枫斗150公斤,每户年加工费收入约3万元,直接带动参与的建档立卡贫困户脱贫致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