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资讯 » 农业技术 » 林业种植 » 正文

夏大豆苗期管理技术要点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9-06-30  浏览次数:81477
内容摘要:夏大豆的苗期管理非常重要,苗期管理得好,后期的产量才会高。一般每年的六月份上旬至七月份上旬的二十五到三十天内就是夏大豆的苗期,此时做好苗期管理非常重要。 一、中耕除草,促苗早发 苗期中耕除草,可以减少

夏大豆的苗期管理非常重要,苗期管理得好,后期的产量才会高。一般每年的六月份上旬至七月份上旬的二十五到三十天内就是夏大豆的苗期,此时做好苗期管理非常重要。

一、中耕除草,促苗早发

苗期中耕除草,可以减少杂草对养分的消耗;切断土壤毛细管,起到保水的效果;同时,疏松土壤可以促进根系发育,对旺长的植株,适量切根能控制旺长;中耕是促苗早发,培育壮苗,防倒伏的重要措施。夏播大豆,苗期高温多雨,很容易苗草齐长,出现草荒。及早中耕,破除麦茬,疏松土壤,可以促进根系生长,同时有利于根瘤菌的发育。中耕一般需要3次,在开花前完成。可以根据田间实际情况调整。第一遍在齐苗后进行,第二遍在大豆苗高10厘米左右时进行, 第三遍在大豆初花期进行。

苗期杂草丛生,与大豆竞争养分,直接影响田间的苗情。在大豆出苗后1-3片复叶、杂草2-4叶期进行化学除草。防治方法:除禾本科杂草可用精喹禾灵,防除阔叶杂草可用苄嘧磺隆、吡嘧磺隆,茎叶喷雾。

二、看苗施肥,控旺促弱

大豆苗期追肥,一定要根据苗情而定。控旺促弱,以免旺长,影响开花结果,出现倒伏,导致减产。

①高肥土地的壮苗,适当蹲苗,控制生长,可以中耕3-5厘米,破坏表层根系,促进主根下扎,防止后期倒伏,除非太过干旱,一般不必浇水。

②对土壤肥力较差的大豆,植株发育不良,要早追肥、早浇水、避免水肥不足,影响中后期生长发育。

幼苗期,根瘤尚未形成,可以施用适量的氮肥,每亩追施尿素或复合肥10公斤,促苗早发健壮。

三、大豆喷施叶面肥,增产效果显著

苗期、花荚期、饱粒成熟期,喷施叶面肥,补充磷钾和大豆所需要的微量元素硼、钼等,有利于促进大豆结荚多,结饱荚,并能延缓根系和功能叶衰老,显著提高大豆的产量。

①大豆苗期:

苗期如果出现叶片发黄的情况,可以补充尿素和钼肥,0.5%的尿素+0.1%钼源库进行喷施,促进根瘤的发育,有利于促进根系生长。

②开花结荚期:

如果前期水肥不合理,生长过旺,则喷施生长调节剂,协调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减少落花落荚。一般亩用15% 多效唑40克,对水30kg 喷雾。

在晴天傍晚叶面喷施0.3%磷钾源库+0.1%硼源库+0.1%钼源库,每隔 7~10天 喷 1 次,连喷 2~3 次,促进多开花多结荚。

③鼓粒期成熟期:

鼓粒成熟期对水分非常敏感,如遇干旱,可以结合浇水,淋施海精灵生物刺激剂300倍液,补充养分,养根护叶。

此时每亩用0.5%尿素+0.3%磷钾源库喷施,可以延长叶片的功能期,促进光合产物向籽粒的转移,使荚果更饱,显著增产。如果叶色浓绿,则可不加尿素。

四、查苗、补苗、间苗、定苗,促苗全苗壮

①破除板结保苗

夏播大豆播种后,由于天气原因,常遇暴雨、冰雹等,表土板结,出苗困难,严重时缺苗短垄。破除板结最好是在土表发白,表层土壤稍干的时候进行。

②查苗补苗

苗齐是高产的必备条件。大豆出苗后,应抓紧查苗、补苗,发现缺苗断垄及时补种或移苗补栽,保证不空苗,不缺苗。凡断垄30cm以内的,可在断垄两端留双株;超过30cm,应及时补苗、补种。

③间苗和定苗

间苗定苗的主要是通过拔去成堆、成疙瘩的苗、弱苗、病苗、小苗等,留壮苗,使幼苗健壮,均匀,并达到合理密植的效果。

④复叶期(第 1~4 复叶期)掐尖摘心

苗期摘心,有利于有效分支的增加,不仅可改变株型,降低株高,还可调节群体大小,有利于抗倒伏,达到高产之目的。

以上就是夏大豆苗期的管理要点,有这个需求的农户朋友可以多看看或者收藏备用!

关于夏大豆种植技巧的内容就讲到这里,欢迎阅读青瓜网其他农业内容。

农村网  责任编辑:农村网
 

      温馨提示:您正在浏览的文章是“夏大豆苗期管理技术要点”
      原载地址:https://www.nongcun5.com/news/20190630/72885.html
      版权声明:本网站刊载的资讯由网友提供分享,资讯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表示农村网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网友转载请注明原作者姓名及出处。如有侵犯到您的版权,请与我们联系。对于农村网的原创作品,受国家知识产权保护,版权属于农村网所有。转载务必注明出处及作者。凡用于商业用途需征得书面同意,否则追究法律责任。
 
 
[ 新闻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推荐图文
推荐新闻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帮助中心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工信部信软〔2015〕440号   农市发[2016]2号   国发〔2015〕40号   农发〔2017〕1号   中央一号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