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关于“三农”工作论述摘编》的出版,在涉农院校引发了强烈反响,我们第一时间组织师生学习,系统学习、深入研讨、深刻领会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重要论述蕴含的深邃思想和丰富内涵。作为一名长期关注“三农”领域的社会科学工作者,下面我主要就贯彻总书记关于做好“三农”工作重要论述、完善乡村治理体系问题,谈一谈自己的学习体会。
乡村治理体系是国家治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和创新乡村治理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关键领域和重要内容。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乡村治理问题。早在2013年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全面总结了当前农村社会管理面临的突出矛盾和问题,强调加强和创新农村社会管理要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优先方向,树立系统治理、依法治理、综合治理、源头治理理念。党的十九大报告进一步提出,健全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总书记关于乡村治理方面的重要论述,指明了加强和创新乡村治理的基本方向、核心理念和主要路径,可以从四个方面来理解和认识。
第一,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农村工作千头万绪,抓好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是关键。农村基层党组织是党在农村基层组织中的战斗堡垒,是党在农村的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农村基层党组织软弱涣散,不仅影响党的强农惠农政策落实、影响农业农村发展,更关系人心向背和党的执政基础。因此,要抓实建强农村基层党组织,持续开展软弱涣散村党组织整顿,抓好村党组织带头人整体优化提升。要旗帜鲜明地加强和改善农村基层党组织对农村各类组织的领导。要健全以财政投入为主的稳定的村级组织运转经费保障制度。
第二,健全乡村治理体系。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健全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是实现乡村善治的有效途径。这些年来,尽管我国农村社会结构、人口结构等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但相当程度上仍保留着传统“熟人社会”特征。推进乡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没有现成的模式和经验可以照搬照抄,既要用好用活现代治理资源和治理方式,也要充分发挥传统德治在稳定乡村社会秩序方面的重要作用。以党的领导统揽全局,以自治消化矛盾,以法治定纷止争,以德治春风化雨,打造和谐有序的善治乡村。
第三,大力推进乡村移风易俗。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在传统礼俗和陈规陋习之间划出一条线,告诉群众什么是提倡的,什么是反对的。当前,随着农民生活水平的逐步改善,一些地区农村社会不良风气有所蔓延。比如在农村特别是一些相对贫困地区,天价彩礼问题普遍存在,增加了家庭负担和脱贫难度,也造成了一系列社会问题。从更深层面看,这恰恰暴露出农村社会治理中存在的短板和缺陷,农民行为缺乏有效的引导和约束。因此,要抓好文明乡风建设,加大宣传教育力度,引导农民转变思想观念,深入挖掘农村优秀传统文化,提升农民精神风貌,探索通过在村规民约中强化约束性措施等方式,持续推进农村移风易俗,革除陈规陋习。
第四,强化乡村为农服务能力。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创新基层管理体制机制,整合优化县乡公共服务和行政审批职责;要推动社会治理和服务重心向基层下移。随着工农城乡关系的深刻调整变化,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时代背景下,乡村治理正在从以管控为中心、以政府为主导向以服务为中心、以社会多元协同参与为导向转变。如何让农村公共服务更加便民惠民利民,是新时代乡村治理必须回答的命题。因此,要把各级投放的公共服务资源向乡村倾斜,让乡镇、村有能力、有资源为农民服务。要推进“放管服”改革和“最多跑一次”改革向基层延伸,建立综合高效的乡村便民服务体系。要切实减轻基层负担,把乡镇、村干部的主要精力集中在为农民群众服务上来。
我们坚信,在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重要论述的指引下,在“三农”战线全体同仁的不懈奋斗下,乡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必将不断开创新局面,为乡村全面振兴奠定坚实根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