插秧机在田间不停“奔走”,一排排青秧整齐地留在“身后”。来到上海嘉定区华亭镇北新村,稻田里一派农忙景象。上海勤苑农机专业合作社社长陈忠兴在田头指挥调度,计划于当天完成300亩水稻的种植任务。据他介绍,合作社的6台插秧机将于今年三夏时节服务于整个北新村的3000多亩水稻田。“有了插秧机,现在干农活轻松多了!”社员一边给插秧机递稻秧,一边兴奋地说。据了解,上海嘉定三夏工作于5月21日全面启动,日前已进入冲刺收官阶段。
大力发展优质绿色生产。
今年嘉定大力提倡优质绿色生产模式,为响应“从卖稻谷到卖大米”的号召,将在水稻生长全程控制化肥的使用,推广符合绿色生产要求的农药,将生产目标从以往的“求量”转变为“求质”。
目前,嘉定区按照绿色生产模式进行田间管理的水稻面积有4万多亩,开展绿色防控的水稻面积约2500亩,并建立了10个绿色水稻生产示范基地,指定农药,规范用量,提供科学的技术指导。
嘉定区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还编制了相关技术意见指导手册,并首次印发了500多份手册至各镇农业服务中心、规模粮食专业合作社及有关农户手中,旨在进一步增强农户基础知识储备,为嘉定推广绿色水稻生产技术,优化用肥结构,促进农民增收,走乡村绿色发展之路提供支撑。
机械化栽种比例近100%。
机插秧和机穴播是今年嘉定三夏“播种”环节两种主要的方式,今年,9个涉农街镇共投入了119台插秧机、90台直播机进行播种,预计种植机插稻5.2万亩,开展机穴播2.3万亩,机械化栽种比例高达97%以上。预计人工直播面积在2000亩以内,“这2000亩地块主要是因为涉及农田水利建设和河道疏浚等市政工程,不方便使用农机,只能进行人工直播。”种植业与农机办相关负责人说。
如今,嘉定在水稻生产上积极开展机耕、机播、机管、机收、机烘全程机械化探索,利用自走式机械开展施肥、喷药等田间管理,打通水稻种植全程机械化的关键节点,在降低劳动强度的同时,大大提升了作业效率。
目前,嘉定有4000亩水稻田已应用了水稻机械插秧侧深施肥的技术,实现了插秧、施肥同步作业,节约了人工,提高了效率。位于徐行镇安新村的爱辉粮食合作社则引入了无人机开展飞防作业,两台机器只需一天半的时间即可完成1200多亩水稻的植保作业,有效解决了农忙季节劳动力紧张的问题。
技术下乡,落实“一种就管”。
“收、种、管”的最后一个环节同样至关重要。管理的精心与否将直接影响水稻产量,关系到一整年的收成。
嘉定区自2014年作为农业部农情田间定点监测上海试行点之一,已积极开展农情田间定点监测工作5年多。为落实“一种就管”,6月10日,农技中心技术人员前往华亭镇监测点,对水稻田块定点并进行了长势调查,及时了解生长情况。“农情田间定点监测主要调查株高、叶龄、绿叶数和每穴苗数等数据,通过专业的环境监测仪器,测定当天田间的空气温度、空气湿度、地面温度、0~20cm土壤墒情等”,农技中心技术人员说,他们采集这些反映监测点水稻整体和个体生长的实时信息后,将上传至农情信息调度系统,可以直观、系统地建立起农作物监测档案,方便查询田间环境和作物长势历史记录。为指导农业生产科学、合理制定相关政策和技术措施,提供真实、可靠的一线农情信息。
嘉定建立的“三夏联络员”队伍则致力于宣传农机安全和栽培技术,积极联络各镇掌握三夏备耕情况,并以“组团式”下乡的方式,手把手解决农户遇到的“疑难杂症”。
截至6月10日,嘉定已完成水稻种植面积近4.6万亩,并在6月15日前完成全部种植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