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资讯 » 农业新闻 » 国内动态 » 正文

新河草编:从“草根”到时尚品牌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9-06-18  来源:农民日报  浏览次数:81360
内容摘要:近日,指间大象山东平度新河草编非遗技艺展在北京传统文化艺术中心举办,来自新河镇的500余种草编精品亮相京城。从3米多高的巨型

近日,“指间大象——山东平度新河草编非遗技艺展”在北京传统文化艺术中心举办,来自新河镇的500余种草编精品亮相京城。从3米多高的巨型编包,到手掌大小的零钱包,大小不一、花色多样的草编制品从“草根”变成了“时尚”品。这也是在“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期间,平度对草编文化传承的“自选动作”。

“此次非遗技艺展,全方位展示平度新河草编非遗精品及其历史、发展,集中展现平度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方面取得的丰硕成果。现场还邀请非遗传承人展示草编制作技艺,观众可以亲身体验,感受非遗技艺的独特魅力。”平度市相关负责人介绍。

面对3米多高的巨型编包,不少观众发出啧啧称赞。“这个巨型草编包,绝不是为了美观,而是传达百年的传承和蝶变新生。它是用新河镇当地产玉米皮为主要原料,十几个草编艺人纯手工编制而成。经线是多彩包筋,寓意百姓生活多姿多彩,纬线是传统花辫,意在表达传承与时尚不可分割的理念。”平度市新河镇党委书记于锴介绍。

“不点火,不冒烟,看着电视做草编;不出门,不出院,轻轻松松把钱赚。”在山东平度市新河镇,树荫下、走廊里随处可见三三两两的村民席地而坐,一边拉着家常,一边编着草编。

新河镇是江北地区最大的草编工艺品加工出口基地,草制工艺品产业成为支撑当地发展的主导产业之一。全镇从事草编工艺品的企业共有90余家,其中规模以上加工企业十几家,103个村庄中有80个村建立了草编工艺品加工点,从业人员2万余人,2018年产值达24亿元,产品远销日韩、美国、欧洲、东南亚等50多个国家和地区。

“草根”产业一头连着国际大市场,一头连着千家万户,形成了一道独特的“产业链风景”。如今的新河镇已成为世界工厂,编织工艺甚至得到了爱马仕、LV等国际大牌的青睐,编包、草帽登上了国际时装周的舞台,而这些都出自普通农民之手。“我们的草编产品全部出口,从几美元到上百美元不等,很受国外潮流人士的追捧。”青岛鹏程工艺品有限公司总经理綦家鹏介绍说。

走进74岁的非遗传承人林红香家中,屋里摆满了玉米皮、麦秆草、针线布头等编织材料。“从5岁开始就跟着母亲学编草编,现在上了年纪也闲不住,也能补贴点家用。”她一边灵巧地编织一边跟笔者搭话,在她的影响下,今年43岁的女儿从事草编行业多年,在家门口的加工点上班,一个月收入二三千元,上初中的孙女放学后也爱到这里摆弄几下。

在传承中创新,在创新中传承。注重用文化提升草编产品内涵,走品牌化、集群化发展之路,是近年来新河镇正在着力实施的主要战略。为提升新河草编品牌知名度,新河镇政府申请注册了“指间大象”商标,并在本次技艺展的现场召开了“指间大象”品牌发布会,同时面向全球招募合作运营商。

300多年草编历史成就彰显“指间大象”蕴含。120多个系列、上万个品种,演绎着指间艺术的传承与创新——由原来单一的草类编制产品发展到草、纸、柳、木制、机绣、机钉及其他天然纤维工艺品,编制手法也由最初的编辫、平编、绞编、编花等发展到锥砌法、串接、串钉等30多种手法。

说起注册“指间大象”商标的初衷,于锴有自己的考量,“全镇百分之九十以上的草编制品出口,但在利益链条上却处在低端。通过打造‘指间大象’这一高端品牌,可以丰富产品形式,增加新河草编文化内涵及核心竞争力。”

目前,新河草编已被确定为山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草编工艺品产业被列入山东省十大低碳经济产业集群,新河镇也被确定为首批“山东省低碳经济示范乡镇”“中国草编工艺品之乡”。

农村网  责任编辑:农村网
 

      温馨提示:您正在浏览的文章是“新河草编:从“草根”到时尚品牌”
      原载地址:https://www.nongcun5.com/news/20190618/65823.html
      版权声明:本网站刊载的资讯由网友提供分享,资讯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表示农村网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网友转载请注明原作者姓名及出处。如有侵犯到您的版权,请与我们联系。对于农村网的原创作品,受国家知识产权保护,版权属于农村网所有。转载务必注明出处及作者。凡用于商业用途需征得书面同意,否则追究法律责任。
 
 
[ 新闻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推荐图文
推荐新闻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帮助中心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工信部信软〔2015〕440号   农市发[2016]2号   国发〔2015〕40号   农发〔2017〕1号   中央一号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