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要说明的是美国小麦主要是硬红冬和硬红春,产量比软麦低得多。欧盟的小麦亩产很高,这个我不太清楚原因。是否和美国的政策有关?玉米、大豆、水稻单产都很高,唯独小麦低,以老美的农业科研能力,应该主要不是技术问题。小麦好像是欧盟的农业支柱。猜想是否和政治因素有关,美、加、澳等地广人稀的国家为了照顾欧盟的农业利益,可能有意不增加小麦单产(或者差别种植,只种植品种好产量低的小麦)。反正他们的小麦怎么种都是富余,美国这么低的亩产好像一半小麦还要出口。而玉米、大豆、水稻等不是欧盟的支柱农产品,就不用考虑那么多了。
美、加、澳地广人稀,农业根本不是问题,他们的小麦亩产都很低(加拿大和美国差不多,澳大利亚好像更少),但就这个亩产,美国近半数的小麦还要出口,加和澳更是七、八成的小麦都要出口,如果他们增加亩产,小麦价格恐怕要暴跌!而欧盟的粮食产量中,好像就小麦是顶梁柱,欧洲的气候也适合搞小麦,其它很多也要进口,如果把小麦价格搞残了,美、加、澳等国由于地广人稀,农民扩大耕地或者转产别的就行了,欧盟的农民就没有这些条件了。因此这有可能是西方国家间的一个默契。
是的,大多是硬麦。当然,中国人吃面包意面少,这个硬麦蒸饽饽不如软麦,包饺子切面条不如强麦,所以没必要学老美,类似的大米也是,印度米还有超级稻啥的产量是高,问题是大部分中国人都不喜欢吃啊?都弄米线去了,真吃米饭那还得挑东北粳米啊?稻花香那些个,产量就那么低,问题是好吃啊?不过说起来,国家那个耕地红线也没有科学道理,苏南初始化率高,全国人都往那去,本来就是需要土地盖房子,总不能为了红线阻止城市发展。
冬季南方大部分抛荒的。除了能种小麦的,其他大田作物冬季基本抛荒。还有水稻,现在哪有什么双季稻了,都是一季晚。而且亩产的意思是什么?就是一亩土地上农作物收货的产量。一季假如产1000斤,那亩产就是1000,种两季,那产1800斤,那亩产就是1800。而不是说一季产量。除了少数,春节时除了少数冬小麦田之外,大部分水稻田没有种植计划,都是种一季晚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