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就意味着大量环节中的粘合剂空间有可参入的余地,这是其一,旅游是空间的选择,那么独特的时间转移旅游项目还没人参入,游览古迹景点基本只是泛泛,私人订制的特定时代生活体验也许有空间,毕竟外国城堡饭店有很多消费人群,中国更是朝代层层更迭,最后,想说的就是身为精神鸦片的文化产业,广场舞都能风靡的中国,文化产业市场的需求,比想象的还要大还要迫切。
互联网金融在国内不具备足够好的供应端,而需求是非常旺盛的,由于短阶段被资本看好而表现出了非理性的过热,目前已经逐步冷却下来了。互联网的很多商业模式确实是异想天开的,真的去创业做一个项目,是非常需要独立思考来质疑这些想法的。寻找某个产业产能的过剩或者基于产业健康的相对剩余产能,并不是说寻找自己的过剩,可以把它简单理解成类似进货的货源。互联网最初改变的是距离它最近的计算机和通讯行业。
比如微软、苹果、电信类企业等等就是这类企业的代表,他们的变化一点一滴地引发信息流动方式的变化,导致了搜索、社区和即时通讯这一波软件产业的浪潮,这些一小波一小波的变化积少成多,导致了人们行为的变化和原有的信息不对称结构,于是所有的商业(无论是主动变化还是被动变化)都跟着发生了变化。
因为互联网这种改变信息流动方式和呈现方式的本质,所以只要想清楚哪个领域对信息比较敏感,而哪个又相对不那么敏感,就可以推演出它被互联网影响的先后。工业和农业的确是在整个变革当中最被动的环节之一,因为它和零售业这样的商业相比,对信息的敏感度要低。早10年就有人开始预测工农业会被互联网革命,但实际上直到今天才真的开始。看清趋势脉络以后,做真正的商业不能操之过急,过早过多的技术投入如果没有赶上适宜的市场环境变化,也会是“前浪死在沙滩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