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荣县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组实地踩点确定项目实施地。
位于四川省南部低山丘陵地带的自贡市荣县,是全国产粮大县。这个拥有70万人口的丘陵县,人均耕地不足2亩,却通过套作、轮作等方式,使得粮食种植面积常年保持在100万亩以上,年产粮超过40万吨。2018年,荣县粮食再获丰收,获得中央财政产粮大县奖励资金2000余万元。
与一马平川的中原、东北等地农区相比,荣县境内农田被绵延起伏的丘陵切割,无法进行大机械作业,而且,在传统小农户生产模式下,丘陵脚下相对集中的良田又被一家一户分割得更为零碎。而随着城镇化、工业化浪潮冲击,与全国不少地区一样,荣县也面临种粮比较效益低、农民种粮积极性下降的压力,推进粮食适度规模经营是必然趋势。
近年来,按照“渠道不乱、用途不变、各计其功”的原则,荣县整合农业综合开发、现代农业、全国新增1000亿斤粮食生产能力田间工程等项目资金4.59亿元,已建成高标准农田33.43万亩。农田基础设施的提升、生产条件的改善,有力促进了荣县粮食生产从一家一户的小农生产向适度规模经营转变。
今年,荣县将新实施高标准农田建设3万亩,县农业农村局正加紧制定实施方案。日前,记者跟随农业农村局项目组走访调研了多个乡镇,对当地高标准农田建设情况进行了调查。
如何建?“核心区+辐射区”放大有限资金使用效果
“不够成片,改造难度也大。”河口镇罗家冲村村支部书记李代荣把项目组带到了村里条件最好最集中的一片稻田,但项目组看过后似乎并不满意。“这条沟一直下去都是稻田,只是被山坡遮住了看不见,面积足有100多亩。”李代荣忙解释道。
记者看到,这片水田夹在两个山坡之间,山上种满了柑橘树。李代荣告诉记者,罗家冲村平地少山丘多,自2004年发展椪柑以来,到如今全村已经有4000多亩柑橘。“山上缺水是大难题。”李代荣说,如果高标准农田项目能落地,路、渠等基础设施得到改善,对柑橘产业发展也有好处。
河口镇是荣县最南部的乡镇,再往南就是有“长江第一城”之称的宜宾市了。河口镇副镇长虞文春告诉记者,该镇农业产业多样,蔬菜、蚕桑、柑橘、水稻都具备一定规模,蓄留再生稻每年就有1万亩,但目前还从未实施过农田建设项目。
荣县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朱和能告诉记者,由于丘陵地带农田改造难度较平原地区高出很多,按照中央财政的预算投入,根本无法达到相关标准,而地方财政财力有限,很难提供有效补充。
“荣县采取‘核心区+辐射区’的办法,核心区按照高标准农田建设标准改造,主要集中在粮食生产条件较好的平坝区域,周边辐射区域则按照‘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进行路、渠、塘改造。”朱和能说,这是丘陵地区和山区的普遍做法,为的是尽可能放大资金使用效果,惠及更多农户。
以2018年度已全面完成的双古镇国家农业综合开发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为例,该项目建设高标准农田1.4万亩,建设地点涉及9个行政村,项目总投资2250万元(其中财政资金2100万元,自筹150万元)。荣县农业农村局农机股股长吴文忠介绍,虽然平均计算,一亩地投入仅有1607元,但实际上核心区的投入达到每亩1万元。
谁来种?粮食适度规模经营得到大力推进
在河口镇字库村清凉坝,几座圆圆的山坡将坝上稻田围在中间。“估计有几百亩。”吴文忠站在山坡上拿着仪器记录下这片田的经纬度,看来比较满意。
字库村五组村民张明银听说要建高标准农田,很高兴。他家有6亩多旱地,种上了柑橘、枇杷等经济作物,收入还不错,仅有2分水田种水稻。张明银告诉记者,之前有其他镇的种粮大户来谈过租地,最后因为价格没谈拢。“基础设施修好了,每亩600元也有人争着要。”张明银说。
高标准农田建设将小田改成了大田,零碎分散的田整成了一块田。项目的不断推进,有力推动了荣县粮食生产从小农户分散经营向适度规模经营转变。
2018年,荣县30亩以上的粮食适度规模经营主体达285个,粮食适度规模经营土地面积达12173亩,比上年提升5%以上。
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的根本目的是提升粮食生产能力,但在项目实施中,荣县也会结合实际照顾当地产业发展。在正紫镇刺芭塘村,一个家庭农场引起了项目组的注意。正紫镇农业中心主任李国洋告诉项目组,该村一个名叫张熙的返乡农民工流转了200亩地,种植柑橘。“你们看对面正在施工的就是张熙的果园,柑橘地里套种了小辣椒。”李国洋指着对面山坡,一台挖掘机正在作业。
“这里有新型经营主体发展产业,可以考虑将项目辐射过去,助力产业发展。”项目组讨论道。
效果如何?小田变大田作业效率提高50%
在观山镇小祠堂村,种粮大户李成富流转了150多亩稻田,其中80多亩在2018年完成了高标准农田改造。记者看到,经过高标准农田改造的田块十分平整漂亮,宽约2米的机耕道、宽约1米的生产道都经过硬化。但为什么路基高出水田一大截呢?面对记者的疑问,李成富解释,这是为了实施稻田综合种养。
荣县一直有稻田养鱼的传统,秧苗茁壮后,农民会把鱼苗直接放进稻田,收稻子的时候就可以额外收几十斤鱼。可以说,在农产品供应短缺时代,稻田养鱼是当地农民丰富食物蛋白质来源的重要手段。
如今,稻田综合种养模式已经迭代升级:一是品类更多,稻田养鱼、稻田养鳖、稻田养虾、稻田养蛙……不胜枚举;二是技术升级,种粮大户会围着田块四周挖出一圈深坑,鱼虾在深坑里养殖,这样即使稻田在收获时放水晒田,也不影响鱼虾。将路基加高,正是为了防止深坑里的鱼虾“逃走”。
李成富告诉记者,稻田综合种养的效益十分可观。以稻田养虾为例,除了两季的粮食收入外,一亩田大约能收获200斤小龙虾,按一斤虾市场价20元计算,一亩田就有4000元的收入。
“小田变大田后,作业效率显著提升。”李成富说,以前种十亩地,机插秧得四个小时,现在两个小时就能完成。
然而,李成富也遇到了新问题。为了让整合后的田块在一个水平面上,需要将高处田块的泥土翻挖到低处,这就造成了有的地方的耕作层加厚。“一般来说耕作层也就20公分,但改后的农田有的地方耕作层达到1米,机器开过去,很容易陷进去。”李成富说,要经过两年以上的自然沉降,这一问题才能得到缓解。
作为农田的具体使用者,对于高标准农田建设有哪些具体建议呢?李成富认为,一是田块与田块之间的农机下田坡道衔接应该更科学高效;二是田间生产便道的建设投入太大,实际生产中只要有一条路进去就行,不用建设过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