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资讯 » 农业新闻 » 国内动态 » 正文

田间地头看大庆春耕生产:杂粮地里种“愿”景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9-05-22  来源:大庆网  浏览次数:8987
内容摘要:去年大庆市的杂粮卖上了好价,今年农户们再次开始了种植的接力赛。大庆市农业农村局春种计划表上显示,今年大庆市计划种植高粱24
 

 

去年大庆市的杂粮卖上了好价,今年农户们再次开始了种植的接力赛。

大庆市农业农村局春种计划表上显示,今年大庆市计划种植高粱24.81万亩、谷子12.2万亩、糜子0.73万亩以及其它杂粮2.9万亩。

40.64万亩杂粮进度如何?我们去肇州、肇源两县,与种植户们一起走进田间地头,听他们讲述杂粮的市场行情和远景。

村民喜种“金”色谷

5月21日9时,雨过天晴。曹春江开着轿车,来到谷子地查看苗情。

曹春江,大庆市肇州县十三省杂粮专业合作社理事长。合作社种的200亩谷子分别在六块地种植,来自12户社员的承包地。

“先出的苗长到6厘米多,后出的苗也有4厘米。”每到一块谷地,曹春江都以手当尺,蹲下来仔细查看,此时谷苗是否全部出来很关键,如果有没出的个别地块,还要重新补种。

“这场雨可解决了大问题,没下雨时苗才露头。”曹春江说这话时,仰头望望天,他希望今年能有一个好年景。

今年,合作社比去年多种了100亩谷子。为啥?好卖。曹春江说去年的100亩谷子打完小米后,到最后都没够卖,很多“回头客”想再买点却没有了,所以,今年扩大了一倍的种植面积。

小米之所以好卖,是因为实打实的纯绿色。春种时农家肥里拌上豆饼,夏锄时人工除草、人工捉虫,不喷农药、不施化肥的谷子,虽然费用高些,但米香味浓、口感绵软,秋后一市斤比普通小米贵出一倍也有人买。

谷子种植在大庆市已有多年的历史。肇源县的古龙贡米曾是当年皇家的御品之一,大沟小米、双榆小米近年来也名声在外,成为农民增收的又一渠道。今年,大庆市将有12.2万亩的农田播上谷种,秋后一打打票子将鼓起村民的腰包。

高粱种出“红日子”

5月15日种完的1万亩高粱,大庆市肇源县的吴世国正盼着出苗。

“看,土都翘起来了,证明苗从里面快拱出来啦。”虽说种植高粱已不是第一次,吴世国仍难掩内心的兴奋,因为出苗的好坏预示着他一年的收成。

“高粱种了十年,今年亩数和去年一样多。”吴世国说。

在县里,吴世国算高粱种植大户了。据他讲,他之所以敢种这么多,是因为高粱有销售渠道。

“开始种时还签个订单啥的,这些年客户多了积累下了人脉,加之市场行情好,不用签订单也不愁卖。”吴世国说他的老客户有山西杏花村酒厂的,还有本地金祖酒业的,以及吉林大川集团的。

因为种的多便形成了规模,每年的12月份到第二年2、3月期间,收购的客商一来就能拉走好几车,去年杏花村酒厂一下就买走了他家2000亩的高粱。价高时,吴世国的高粱每市斤卖到1.2元,去年每市斤从0.97元卖到了1元。

吴世国给记者算了一笔账:“遇到好年景,高粱亩产能达1200斤,差一点的亩产在700斤左右。1万亩地亩产平均按1000斤算,能卖1000万元。”

大庆市今年种下的24.8万亩高粱,将让种植户们迎来更加火红的日子。

特色糜地“种”特色钱

去年把大黄米卖到北上广的大庆市农民,今年还要继续品尝甜头。

糜子,秋天打出米后就是大黄米,粘粘的,做腊八粥和粘豆包的主料。目前,糜子种植已成为大庆市农业一项特色种植。

“现在土层已湿了10厘米多,再干一干就开种。”5月21日,大庆市肇源县茂兴林场的有机基地里,娄云鹤把手插到农田里试着湿度。

“就盼着这场雨呢,还真等来了。这雨下得好哇,而且下得慢,土层渗透得好。”娄云鹤说现在播种机不敢进地,一进地农田就压板结了。他还说农家肥5月1日就撒进了地里,就等开播了。

娄云鹤,大庆市肇源县娄家寨粮食种植专业合作社的“寨主”。这几年,他家的农产品陆续闯进北上广,今年将要种植的100亩糜子,只是增加农产品的特色。为了增加附加值,秋后把糜子打成米,一部分包装后通过电商卖到全国各地,另一部分则做成粘豆包卖。而今,娄云鹤已成为各地展销会的常客,每年要有十余次参展。

娄云鹤说他家都是清一色的农家肥和有机肥,一是为了养地,二是打出的黄米口感好,创出自己的品牌。同娄云鹤一样,虽然大庆市大多数糜地还未开播,但不少种植户已跃跃欲试,准备在7300亩糜地里种出特色。

农村网  责任编辑:农村网
 

      温馨提示:您正在浏览的文章是“田间地头看大庆春耕生产:杂粮地里种“愿”景”
      原载地址:https://www.nongcun5.com/news/20190522/65524.html
      版权声明:本网站刊载的资讯由网友提供分享,资讯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表示农村网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网友转载请注明原作者姓名及出处。如有侵犯到您的版权,请与我们联系。对于农村网的原创作品,受国家知识产权保护,版权属于农村网所有。转载务必注明出处及作者。凡用于商业用途需征得书面同意,否则追究法律责任。
 
 
[ 新闻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推荐图文
推荐新闻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帮助中心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工信部信软〔2015〕440号   农市发[2016]2号   国发〔2015〕40号   农发〔2017〕1号   中央一号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