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技术员在长子县丹西龙鑫现代农业产业园察看蔬菜育苗情况。
位于晋东南的长治市是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自2017年起,该市以现代农业产业园创建为抓手,立足有机旱作农业市情,规划引导土地、资本、科技、人才、信息等现代要素向特色优势产业集聚。由此,长治农业踏上了现代农业绿色发展的升级之路。
以沁州黄小米品牌引领的优质小米现代产业园、以百素珍品牌引领的紫团食用菌现代产业园、以上党潞党参品牌引领的上党中药材特优区,不仅提升了长治农产品的附加值,为农民增收提供了新空间,而且拓展了长治农业与二三产业的融合发展,为推动当地乡村振兴提供了有力支撑。
“百园”规划产业格局
长治平顺县小气候多样,全县有动植物类中药材300多种,大宗中药材67种,有连翘、潞党参、柴胡、黄芩、山桃等道地中药材10多种。
2018年,平顺县被列入山西省首批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创建名单。由此,该县立足中药材产业,以创建省级、国家级产业园为抓手,采取“政府引导、多元主体参与、多模式运营、多元化开发”的模式,探索了产业园管理运行机制,走出了一条中药材产业扶贫之路和乡村振兴新路。
两年来,该县建成了涵盖潞党参、连翘等73个品种的多品种试验基地1000余亩,选育出适宜平顺种植推广的中药材30余种,推广中药材实用技术20余项,探索了粮药间作、人工撒播野生种植等种植模式;认定了“平顺潞党参”“平顺连翘”两个国家地理标志产品;研发生产出了潞党参口服液、党参脯、连翘茶等中药材产品,发展了规模电商企业15家,网商、微商400余家,建立起了县、乡、村三级网络收购体系。
由此,该县构建了以中药材加工仓储物流核心区为中心,以芦芽青草街中医药康养小镇和龙镇村潞党参康养小镇为两翼,以野生抚育区、现代种植示范区和原产地保护区为基础的产业格局。同时依托示范基地、质量提升、药旅融合等10大工程建设了道地中药材产业园,协同推进了中药材产业发展与村庄的生态宜居建设。
平顺县现代农业产业园创建的成绩,正是长治“百园兴业”的果实之一。2018年,平顺县产业园中药材产业总产值达到15.98亿元,带动全县中药材种植面积达到56.63万亩,种植、经营户达到2.6万户,中药材已成为全县的支柱产业。
“现代农业产业园是培育农村经济发展新动能、促进农民持续稳定增收的重要载体,是新时期推进农业高质量发展的重大举措,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引领驱动乡村产业兴旺的有力抓手。”长治市农业农村局局长秦志云说。
2017-2018年,该市先后下发了《长治市绿色现代农业产业园创建方案》《关于开展长治市绿色有机现代农业产业园和特色产业示范园申报创建工作的通知》,在农业园区自愿申报、县级农业部门择优推荐上报的基础上,先后批准长子方兴等32个产业园创建长治市现代农业产业园,丽芳科技种植专业合作社等55家园区创建特色产业示范园,并先后安排540万元专项资金进行扶持。
2018年,长治市又制定实施了百园兴业三年规划,提出围绕粮食、蔬菜(食用菌)、中药材、干鲜果、畜牧水产养殖、休闲农业等农业主导产业,三年内建设100个以规模化种养基地为基础,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带动,现代要素集聚,“生产+加工+科技+流通”融合发展的绿色有机现代农业产业园。目前已初步构建了省、市、县三级现代农业产业园体系。
“园帅”带动产业升级
长子县是“中国青椒之乡”和“全国农业标准化示范县”,也是山西的蔬菜生产大县。
在创建省级蔬菜现代农业产业园中,该县依托县农技推广中心、五个基层区域站、科技示范户,构建了覆盖全县的三级农技服务网络,对农户和企业在蔬菜产供销中出现的技术难题进行指导。每年组织安排农技人员、种植大户、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组织负责人和乡村主要干部到蔬菜先进地区挂职学习。
同时,县职业技术学校增设蔬菜专业,组建现代农业适用技术研发中心,培养和引进蔬菜产业乡土人才,培育出了一批现代新型职业菜农,打造了一支爱农业、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的菜农“尖兵”。
在人才的引领中,该县华丰、丹西龙鑫、绿野等合作社,建设了4个万亩蔬菜种植示范基地,辐射带动产业园新增蔬菜面积1.32万亩;福瑞达、浩润、华丰等农业龙头企业发展有机芦笋、胡萝卜、辣椒种植1500亩,优化了该县的产品结构。同时,测土配方施肥、水肥一体化、绿色防控、“三沼”综合利用、土壤净化等集成技术得到了迅速推广,浩润、福瑞达、大地等龙头企业占领了国外市场,提高了长子蔬菜品牌的知名度和竞争力。
“有什么样的农民和主体,就有什么样的农业。”长治市农业农村局副局长郭剑青说,“产业园的建设首先是新型职业农民的培育和新型经营主体的培养。”
郭剑青所说的培养培育,正是长治市在百园兴业的建设中狠抓的“园帅”工程。长子县蔬菜产业的快速发展正是得益于长治借力全国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狠抓主体培育,完善农企利益联结机制。扶上马、送一程,加强对职业农民政策扶持和跟踪指导服务,大大推进了农村“双创”基地建设。
日前,由新型职业农民创办领办的各类新型经营主体达到500余家,初步形成了以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为骨干,其他组织形式为补充的新型农业经营体系。
在此基础上,该市构建完善了企业与农户的利益联结机制,形成了以沁州黄小米为龙头的杂粮产业链、以长子浩润脱水蔬菜为龙头的蔬菜产业链、以振东中药材为龙头的中药材产业链、以太行紫团为龙头的食用菌产业链等13大产业链条,总结推广了振东“政府引导+企业服务+合作社管理+农户操作”、沁州黄“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农户”、多维牧业“政府补贴、企业寄养、农户分红”等龙头企业带动产业升级、农民分享产业增值收益模式。
“绿色”引领现代农业
近年来,“集聚”逐步成为长治现代农业发展的一个关键词。推动要素向特色产业集聚、引导产业向现代园区集聚、整合政策和项目向园区绿色发展集聚,成为长治市现代农业产业园创建的主线。
2017年起,该市率先在全省启动建设了12个有机旱作农业封闭示范区,大力发展绿色有机旱作农业,高起点实施了现代农业产业园的百园规划。
长子县丹西龙鑫现代农业产业园位于长子县丹朱镇西寺头村,公司负责人李强的父亲李生贵是山西著名的蔬菜土专家,发明的生贵式大棚为蔬菜的春提早、秋延后提供了物化技术支撑。继承了父亲事业的李强借助“院县合作”平台,与山西省农科院蔬菜研究所合作,引进试验露地南瓜新品种、绿色西葫芦设施栽培新技术,综合运用了水肥一体化、滴灌、微喷等技术,应用有机肥替代化肥、防虫网、粘虫板等绿色防控技术,采用泥土固化筑路技术修建田间道路,实现了成本低、环保型、免维护,还从中国农科院引进了新型高科技多功能植保机杀虫、杀菌、增温,形成了自己的一套水陆空旱作模式。
一个又一个李强故事汇集为长治市现代农业产业园绿色发展的新篇章。
据长治市农业农村局计划科科长韩艳萍介绍,围绕八大特色主导产业,该市修订完善了玉米、谷子、小麦、蔬菜、食用菌、干鲜果等14项生产技术操作规程,完善了中药材、各种菌菇、新品种蔬菜等区域特色产业标准,做到了有标可依,以标准化促进优质化。
同时,该市大力实施化肥农药零增长行动。大力推广测土配方施肥、秸秆还田、水肥一体化、增施有机肥等农田节水技术模式,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技术365万亩、水肥一体化技术2.19万亩、地膜覆盖技术45.3万亩、增施有机肥275万亩;大力推广8项植保新技术,高标准建设了32个绿色防控示范区,在全市推行农药销售处方制,推广病虫草害统防统治,化肥农药使用量实现了持续平稳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