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资讯 » 农业新闻 » 国内动态 » 正文

念好念活本土“经”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9-05-16  来源:农民日报  浏览次数:81485
内容摘要:近年来,山东省济宁市立足市情,做实党建引领+人才带动+产业兴旺基础工程,探索出适宜自身发展的乡村振兴之路,作用和效果事半功

近年来,山东省济宁市立足市情,做实“党建引领+人才带动+产业兴旺”基础工程,探索出适宜自身发展的乡村振兴之路,作用和效果事半功倍,被誉为具有地方特色的“济宁模式”。

选对“头雁”激活带富一个村

一个好的带头人,可以带活一个村,致富一群人,在济宁显现的尤为突出。位于济宁微山湖腹地的渭河村,过去人们习惯了守着大湖打些鱼虾卖点小钱的慵懒日子,不少村民生活在贫困线以下。当地县乡党委按照济宁市委党建引领乡村振兴的一系列部署要求和村(居)党支部书记任职标准,选拔年富力强、德才兼备的孙茂东出任村党支部书记。上任后,孙茂东干的第一件事就是“党建+脱贫”,首先把搞水上营运者和靠湖养殖户联合起来,帮带村里的贫困户,成立航运公司,选聘了专业经理人管理,公司很快走上正轨,年营业收入3500余万元;接着,孙茂东凭借渭河村独有的原生态湿地景观、淳朴的渔家文化、传统的渔猎生活等优势,以村集体的名义注册了“微山湖渔家水街旅游开发有限公司”,投资120万元建设了多层级旅游度假船。现在渭河村已是集餐饮、娱乐、休闲、度假于一体的旅游景点,被评为“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山东省旅游特色村”。一个几年前还毫无生气、死气沉沉的湖中渔村,很快就兴旺发达起来。

“人才储备库”助力“智慧三农”

济宁市招引、聘用乡村振兴人才两手抓,既给于外来专家、技术人员优厚待遇,又让本地“土专家”“田秀才”吃香,建立起市、县、乡三级“乡村振兴人才储备库”,向“智慧三农”目标迈进。

济宁邹城市石墙镇前沃村62岁的王广栋,靠以前在部队农场学到的地瓜嫁接、种植技术,成为村里种植能手,他种植的“黄瓤地瓜”不仅产量高,而且皮薄得一捏就见果仁,果实饱满。由于种植技术过硬,村民们纷纷向老王请教取经,老王成了村里的种植专家。在他的带动下,前沃村成了远近闻名的“地瓜大王村”,村民收入几近翻番。可就在这时老王却“弃农经商”,进城做起了生意。

眼看着村里失去了一把示范好手,急坏了村“两委”一班人。他们带着市、县两级出台的关于乡村振兴的人才招引、聘用红头文件“三顾茅庐”请老王,让老王下定了回村干“土专家”、当村“农业参谋”的决心。

受济宁市乡村振兴人才引进、聘用等优厚条件的吸引,本已在青岛一家高新技术企业就业的鱼台县李格镇青年李小刚,放弃优厚条件回乡创业,依托鱼台鱼米之乡优势,投资建成“山东鹤来香农产品有限责任公司”,招收县域内残疾人就业,以增加弱势群体收入。

兴办精准对路好产业富民

济宁市立足市情,不贪大求洋,选上了一批精准对路、绿色环保、富于文化内涵的乡村游文旅项目。

打造具有千年历史的上九山古村落、羲皇庙遗址和具有460多年历史的家风家训村等文旅项目,使大批省内外游客在目睹乡村振兴进程时,感受传统文化的熏陶,也为当地农民创新创造、发展文旅产业提供了坚实后盾;旅游产品登上大雅之堂,微山湖大闸蟹、享誉江北的“小龙虾”、京省驰名的“芦花鸡”、青山羊等成为游客的必购产品,也成了乡村振兴的催化剂。

农村网  责任编辑:农村网
 

      温馨提示:您正在浏览的文章是“念好念活本土“经””
      原载地址:https://www.nongcun5.com/news/20190516/65435.html
      版权声明:本网站刊载的资讯由网友提供分享,资讯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表示农村网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网友转载请注明原作者姓名及出处。如有侵犯到您的版权,请与我们联系。对于农村网的原创作品,受国家知识产权保护,版权属于农村网所有。转载务必注明出处及作者。凡用于商业用途需征得书面同意,否则追究法律责任。
 
 
[ 新闻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推荐图文
推荐新闻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帮助中心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工信部信软〔2015〕440号   农市发[2016]2号   国发〔2015〕40号   农发〔2017〕1号   中央一号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