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项新的炭基肥技术,可以让粪便经高温干燥后,变成类似活性炭的功能,吸附养分并缓慢释放,让土壤“活起来”。近日,利用这一技术的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项目在宜昌枝江开工,每年可将170万吨畜禽粪污“变粪为宝”。
宜昌枝江是全国生猪调出大县、全省畜牧强县,每年产生170万吨畜禽粪污难以处理。枝江投资2.42亿元,应用中国科学院土壤研究所原所长曹志洪的生物炭、测土配方土壤改良工艺,将粪污制成肥料,可年产有机肥7.5万吨、液肥95万吨、炭基肥7.4万吨。
曹志洪教授解释:“肥沃的土壤大都呈现黑色,就是因为含碳量高。”粪污经高温处理等工艺后,可制成黑色颗粒状的炭基肥,并能根据不同区域、不同作物需求,调节有机质和无机质配比。
炭基肥以生物质炭为基础,表面积大、孔隙发达、吸附性强,可解决土壤板结问题,还能控制肥料慢慢释放。曹志洪说,农业施肥最怕下雨,肥料流失。但生物质炭跟肥料结合后,能把养分固定住,吸附在孔隙里,起到缓释作用。同时炭对保水、提高地温、改善微生物环境都能起到良好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