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资讯 » 农业新闻 » 国内动态 » 正文

新乡:优质大米上“考场”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9-05-05  来源:河南日报  浏览次数:81036
内容摘要:近日,新乡市新乡宾馆会议室里,刚出锅的大米端了上来,36个人每人拿了6小碗,美滋滋地吃了起来。这些大米可不能白吃。每个人吃了
 

 

近日,新乡市新乡宾馆会议室里,刚出锅的大米端了上来,36个人每人拿了6小碗,美滋滋地吃了起来。

这些大米可不能“白吃”。每个人吃了之后,必须做一道题。题也不难,就是在每个品种编号后面打分。

原来,这是河南省水稻产业技术体系组织举办的“河南省首届粳稻品种优良食味品评会”现场。全省共有22个品种上“考场”,“考官”们是农业专家和来自全省各地的水稻种植大户。他们分别从气味、外观、味道、黏度、硬度等方面对每种大米进行品评。

随着消费升级和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深入推进,消费者对大米的品质要求越来越高,水稻种植户纷纷在品种上做起了文章:籼稻等普通水稻种植面积不断减少,优质粳稻、再生稻等种植面积在不断扩大。

面对市场上众多的水稻品种,农民遇到了新的困惑:到底哪些大米好吃又好卖、产量高又挣钱多?近年来,河南省水稻产业技术体系组织科研人员不断攻关,先后培育出水晶3号、粒粒香、郑香粳1925等水稻新品种。其中,省农科院培育的水晶3号在去年5月召开的首届全国优质稻品种食味品质鉴评上获得金奖。河南省组织的这次“考试”,就是以水晶3号为参照,对参赛的品种进行打分,希望从中遴选出适宜种植、好吃又挣钱的粳稻品种。

这不,大规模的水稻种植很快就要开始了,专家和种植大户当“考官”试吃大米,帮助种植户筛选优良品种。

河南省水稻产业体系岗位首席专家、农科院粮食作物研究所研究员尹海庆用筷子从碗里夹一块大米,放到嘴中细细品尝。他说:“很多优质大米差别不大,细品才能品出高低。”

原阳县太平镇水牛赵村党支部书记赵俊海感觉其中一碗大米好吃,忍不住吃了一口又一口。他说:“这个大米好吃,将来消费者绝对喜欢。”

赵俊海牵头成立的合作社,流转土地4000多亩种水稻,并引进“稻蟹共养”模式,发展生态种植,逐步形成了原阳大米新品牌——“水牛稻”。他说:“种水稻还得种优质品种。以前,村民生产的普通大米一斤只能卖2元,现在‘水牛稻’大米一斤能卖20多元,村民的收入大幅度提高了。”他打算与河南省农科院合作,示范种植50亩郑香粳1925。

一盆盆大米端了上来,分到每个“考官”面前。一个小时过去了,大米品种尝完了,“考官”们的肚子也饱了。根据“考官”们的打分,粒粒香、郑香粳1925等7个水稻新品种获金奖。

尹海庆说,类似的“考试”未来还要举行。水稻是河南省第三大粮食作物,种植面积超过1000万亩。但是,河南省的水稻种植品种存在多、乱、杂的现象,大米在全国的品牌影响力也不强。未来,将加大新品种的培育和推广,延伸优质水稻供应的产业链和价值链,不断提升河南大米的市场竞争力,既让消费者吃到味美口感好的大米,又能让种植户增收致富

农村网  责任编辑:农村网
 

      温馨提示:您正在浏览的文章是“新乡:优质大米上“考场””
      原载地址:https://www.nongcun5.com/news/20190505/65262.html
      版权声明:本网站刊载的资讯由网友提供分享,资讯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表示农村网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网友转载请注明原作者姓名及出处。如有侵犯到您的版权,请与我们联系。对于农村网的原创作品,受国家知识产权保护,版权属于农村网所有。转载务必注明出处及作者。凡用于商业用途需征得书面同意,否则追究法律责任。
 
 
[ 新闻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推荐图文
推荐新闻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帮助中心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工信部信软〔2015〕440号   农市发[2016]2号   国发〔2015〕40号   农发〔2017〕1号   中央一号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