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资讯 » 农业新闻 » 国内动态 » 正文

“林粮间作”助力双增收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9-04-30  浏览次数:82115
内容摘要:一直以来,贵州省锦屏县就有杉木之乡的美誉,无尽的高山林区以杉木为主,木商文化延绵几百年。在几个世纪的探索里,靠山吃山是锦

一直以来,贵州省锦屏县就有“杉木之乡”的美誉,无尽的高山林区以杉木为主,木商文化延绵几百年。在几个世纪的探索里,“靠山吃山”是锦屏人的生活和生产方式,“吃山养山”则成为了木商文化得以延续的主要途径,“林粮间作”这一独特的生产系统应运而生。“林粮间作复合种植系统”历史悠久,至今也还是大部分农户“靠山吃山,吃山养山”的生产方式。随着脱贫攻坚号角的吹响,“林粮间作”也成为了锦屏县农业结构调整、助农增收的重要举措。

在锦屏县平秋镇魁胆村的造林地块上,许多村民正在挖坑种树,播撒小米,这正是“林粮间作”的第一步。据了解,这块山头的杉木在去年被砍伐并出售,村民们把杂草就地焚烧过后,到春耕时节来重新载上树苗,播撒小米种。

“耕种小米的同时可以管树苗,因为管理小米的过程中要不断翻土、除草,这对树苗的成长大有帮助。种农作物三到四年,地上这几年都没有草,三四年过后,树苗也长大了,我们就可以不用管它了。”平秋镇魁胆村村主任王宗演介绍。

据了解,种树苗的第一年,土地还算干燥,可以种小米,第二年土壤水分增多,小米不能再种,就种上玉米。大家在对林间粮食进行精心管理的同时,对新栽植的幼树苗进行细心管理,保证树苗营养充足、阳光充足。连续四年耕种农作物,每年除草施肥,农作物得到丰收,树苗也长到了可以不用再人工管理的程度,它们将在二三十年后成长为一片繁茂的森林。如此反复,每片杉木林都是林农双增收的“福地”。

“要是产量好的话,小米至少都是几千斤,玉米也一样。又种树又种农作物,除了自家吃的,农作物还可以出售。树木就更不用说了,我们几十年来都主要是靠卖树挣钱的。”平秋镇魁胆村村民王生炎高兴地说。

随着外出务工的年轻人越来越多,留在家里的大都是一些年纪较大的人,他们有着更丰富的种树经验。如今,通过农业结构调整,村里把“林粮间作”作为主要产业,引进现代科技,统一管理并销售,充分发挥这些劳动力的作用,他们反而成为这一生产方式的主力军。

据平秋镇魁胆村村支书王必久介绍,通过村里整合资源,现在每天都能带动五六十人在山里干活。

“今年村里共种了两百亩,预计有六万多斤的小米,每斤就算十块钱,也有不错的收入。”说起收入,王必久笑容满面。他还说,通过更加科学的“林粮间作”,近几年,村里无论是集体收入还是个人收入都得到大幅提升,村民们也愿意投入时间和精力,原本的一些荒山荒田荒地得到了再次利用。

随着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推动,绿色生态农产品成为越来越多人的需求,绿色山野的生态食品备受欢迎,这为“林粮间作”的传承和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机遇,“林粮间作”也将成为锦屏县大力发展林下经济产业的重要方式。

农村网  责任编辑:农村网
 

      温馨提示:您正在浏览的文章是““林粮间作”助力双增收”
      原载地址:https://www.nongcun5.com/news/20190430/65255.html
      版权声明:本网站刊载的资讯由网友提供分享,资讯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表示农村网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网友转载请注明原作者姓名及出处。如有侵犯到您的版权,请与我们联系。对于农村网的原创作品,受国家知识产权保护,版权属于农村网所有。转载务必注明出处及作者。凡用于商业用途需征得书面同意,否则追究法律责任。
 
 
[ 新闻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推荐图文
推荐新闻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帮助中心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工信部信软〔2015〕440号   农市发[2016]2号   国发〔2015〕40号   农发〔2017〕1号   中央一号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