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资讯 » 农业新闻 » 国内动态 » 正文

耕地保险让农民“爱上”养地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9-04-23  来源:农民日报  浏览次数:81585
内容摘要:图为上海市松江区家庭农场主在收获水稻。资料图如何把藏粮于地的国家战略内化为粮食生产者保护耕地提升地力的主动行为?从去年开始

 

图为上海市松江区家庭农场主在收获水稻。资料图

如何把藏粮于地的国家战略内化为粮食生产者保护耕地提升地力的主动行为?从去年开始,家庭农场的发源地上海市松江区探索出了一条新路,在全国范围内率先推出“耕地地力指数”保险,通过政府以奖代补的引导推动,保险公司提供保险服务,生产者主动提升地力并因此得益,形成自上而下保护耕地、提升地力的新态势。

“家庭农场模式是松江振兴乡村的一大引擎,家庭农场经营面积占粮食生产总面积的95%,激发出家庭农场主们保护耕地的主动性、积极性,才能更好地贯彻藏粮于地的国家战略,实现农业转型升级目标,试点一年,农场主们的反响很不错。”松江区农委主任周留昌说。

全区86%粮田已参保保持地力不变每亩奖励320元

“不仅我家的532亩地都买了保险,合作社社员们也都买了,去年冬天养地的积极性就更高了,该种上紫云英的种紫云英,该深翻的深翻,大家对提升地力都很上心,也有信心拿到奖励。”范慧峰说。

范慧峰是上海汇民农业专业合作社的理事长,他一边陪记者参观正在工作中的室内育秧流水线,一边介绍着合作社常年生产销售优质松江大米的情况。

上海农民主要采取一年一茬的粮食生产模式,随着精量穴直播技术大面积推广,谷雨前后,大多数家庭农场主还没有忙起来,而汇民合作社为了把控“汇枫”牌松江大米的品质,一直坚持机插秧,所以就提前忙了起来。

记者不由产生了疑问,为了好品质情愿承担机插秧的高成本,自然也愿意承担提高地力的成本,会不会是这个原因才让合作社成员愿意买耕地地力指数保险?毕竟,那些不卖大米只卖稻谷的农场主们,还是通过节本高产来提高收益的,他们的积极性高吗?

“农民本来就对土地有感情,现在还有了利益激励,一亩地自己掏16元保险费,地力保持不变能得到320元的奖励,提升一级还有566元的奖励,这是多好的事!”范慧峰回答了记者的疑问。

确如范慧峰所说,数据显示,2018年和2019年,松江区粮田投保面积分别达到7.8万亩和7.9万亩,占可投保面积的86%。

而这个项目还要溯源到2017年12月,《松江区关于以奖代补耕地质量保护的实施方案》发布,耕地地力指数保险项目正式启动。2018年3月29日,首场入村投保仪式在泖港镇胡光村启动。按照当时的估计,符合投保标准的600多户家庭农场主将陆续参保,可以顺利覆盖全区9.1万亩耕地面积。

“没有参保的家庭农场主主要是在观望,不是不欢迎这样的做法。因为该保险设计不是当年兑现,是连续三年投保检测评价后才有奖励。”松江区农委副主任顾晓峰说。

政企产三方联动奖惩并行构建耕地地力指数保险利益链

松江区正在试行的耕地地力指数保险在全国还是独此一家,如何构建、完善保险的利益链是该险种能否被市场接受的核心。

记者通过《松江区关于以奖代补耕地质量保护的实施方案》看到,这是一项事关实施耕地质量保护和提升行动长效机制的探索,明确了政府、生产者在保护提升耕地质量方面的责任和义务,通过耕地地力指数保险实施以奖代补政策性保护耕地质量,由市、区财政和生产经营者共同出资购买,以此正向激励引导粮食生产经营者保护耕地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实施方案规定,符合要求的投保主体是签订承包经营合同3年以上、年龄57周岁以下的家庭农场经营者,每年每亩耕地保费80元,市财政和区财政分别补贴40%,家庭农场主仅承担16元,理赔标的则按照三年和五年两个阶段的地力评估分别确定。

其中,第一阶段是签订保险合同第三年,由第三方作出评估报告。维持地力不变的,获得每年每亩120元的奖励,提升一级到提升四级的奖励依次为每年每亩216元、312元、408元、480元。第二阶段是签订保险合同第五年由第三方作出评估报告。维持地力不变的,获得每年每亩200元奖励,提升一级到提升四级的奖励依次为每年每亩360元、520元、680元、800元。

顾晓峰告诉记者,家庭农场主只要保持地力不退步,经过两个阶段的评估后,每年每亩地就能得到320元的奖励,以理赔方式支付。如果参保人继续进行第二轮承包,保持同等水平下,每年每亩地能得360元奖励,依此类推。

“当然,有奖有罚,如果由于主观原因造成两次耕地质量评价指标相对基础值下降幅度超过了5%,复检又不合格,或将取消下一轮承包经营资格。”顾晓峰明确表示。

记者通过顾晓峰了解到,耕地质量评价报告由第三方专业机构出具,该机构则由松江区农委通过招标的方式确定。在五年为一个周期的耕地地力指数保险期间,该机构将先后出具三份报告,投保前出具耕地质量基础值,第三年出具“期中评价”,第五年作“期末评价”。评价报告主要包含两个指标,一是耕作层厚度,二是土壤有机质含量。这两项指标的确定,也是由土肥、水稻方面的多位专家经过9个多月的遴选,才最终认定。

“听说安信农保松江支公司会根据第三方的评估报告作出理赔,我们只要保护好耕地就行。努力一下,五年提升一级地力还是能做到的。”对获得耕地质量险的奖金,范慧峰充满信心。

保护耕地已成共识形成三农发展的良性循环

松江区创新实施耕地地力指数保险还不到一年半,该创新最终能否演变为松江区耕地保护的长效管理机制,现在下结论为时尚早。但是,谷雨时节走在松江美丽乡村,听家庭农场主们谈优质松江大米的生产销售,听发展种养结合的家庭农场主们谈年收入,记者发现,松江区率先走出一条以耕地地力指数保险为特色的耕地保护新路子,是以家庭农场为特色的松江乡村振兴良性循环的结果。

“这些年我去了全国好多地方参观学习,真是为松江区能率先走出家庭农场这么一条现代都市农业的道路而自豪,而庆幸。”站在横贯自家农场的乡道上,松江泖港镇家庭农场主李春风感慨着。

记者和李春风相熟,对他的家庭农场经营状况也不陌生。这次一来,很快就发现他的家庭农场新树起了一块牌子,上面写着客户名字和品种、亩数。据李春风说,这是上海客户订单式购买松江大米的流行方式,在松江已经不是个别现象了,松江家庭农场因为卖起了大米,收益明显提高。

李春风讲出了参与到卖大米行列的松江家庭农场主的心声,因为卖大米增收可观,当地的家庭农场主不约而同把优质大米生产销售作为向绿色生态农业发展的具体路径。

近年来,松江区更是围绕上海唯一的地理标志产品“松江大米”,找到农业转型升级的抓手,从良种、良法、良田三个方面把家庭农场主引上了提质增效的阳光道。

政府积极的推动,家庭农场主们主动追求效益,上下便形成了共识——保护提升粮田质量。

记者发现,这样的共识,并非刚刚形成,也并非世代相传,而是近十年来,得益于松江区委区政府的整体部署,得益于松江区农业农村委的创新探索。

十年前,松江率先探索家庭农场经营模式创新,从而引发了以家庭农场为单位的种养结合、秸秆还田的耕作制度改革。接着,松江又率先在上海实施冬闲时种植绿肥、深翻、二麦各三分之一的“三三制”轮作。

关注土壤保护,就是关注粮食生产的“命根子”,这是人尽皆知的道理。松江区先是把这个道理落实到了粮食生产经营模式上,接着落实到农田耕作制度上,如今,又以耕地地力指数保险的方式,引导激发家庭农场主保护提升耕地地力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正是来源于当地良性循环的三农发展环境。

农村网  责任编辑:农村网
 

      温馨提示:您正在浏览的文章是“耕地保险让农民“爱上”养地”
      原载地址:https://www.nongcun5.com/news/20190423/65135.html
      版权声明:本网站刊载的资讯由网友提供分享,资讯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表示农村网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网友转载请注明原作者姓名及出处。如有侵犯到您的版权,请与我们联系。对于农村网的原创作品,受国家知识产权保护,版权属于农村网所有。转载务必注明出处及作者。凡用于商业用途需征得书面同意,否则追究法律责任。
 
 
[ 新闻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推荐图文
推荐新闻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帮助中心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工信部信软〔2015〕440号   农市发[2016]2号   国发〔2015〕40号   农发〔2017〕1号   中央一号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