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资讯 » 农业新闻 » 国内动态 » 正文

无锡:艺兰盛会开进博物馆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9-04-17  来源:江南晚报  浏览次数:81514
内容摘要:古人称养兰为艺兰,说明艺兰是门学问,更是门艺术。16日晚,由无锡博物院、江苏省兰花协会主办的得天之清无锡艺兰文化展在无锡博
 

 

古人称养兰为“艺兰”,说明“艺兰”是门学问,更是门艺术。16日晚,由无锡博物院、江苏省兰花协会主办的“得天之清——无锡艺兰文化展”在无锡博物院开幕,价值连城的名贵兰花与兰花文物一并展出相映成趣。这是锡博首次在晚间开幕展览,锡博风雅之夜活动同时开启,观众们品茶赏兰、听琴观展、临摹兰图,静听一场兰事夜话。

兰是中国传统名花之一,盛放于幽谷之中,遗世而独立,常被比作高洁同道、圣贤之品,是文人雅士心中的品格之花。无锡自古是艺兰文化的重镇,在兰文化发展史上有着不可替代的地位。无论是元代的“斗兰”,还是后来的“摆花会”,或是鼋头渚的江南兰苑,无锡流传着诸多艺兰故事,有“艺兰胜地”的美誉。无锡地区长期的养兰史更造就了一代代艺兰名家,形成了写兰、用兰等方面的理论与习俗,诞生了别具风貌的无锡兰文化。

2018年,江南文脉论坛的永久会址落在无锡。为守护、传承、发展江南文脉,无锡博物院从今年起陆续推出江南文脉系列展览,此次“无锡艺兰文化展”是江南文脉系列的首展。在博物院中区二层展厅里,观众们能近距离欣赏到刚从今年的江苏省蕙兰展上争奇斗艳归来的兰花名品实物,还有郑板桥的兰竹石图轴、兰花古籍《兰蕙同心录》、“江南兰王”沈渊如拍摄的珍贵兰花照片等兰花相关文物资料。

此次艺兰文化展将展至7月16日,共设无锡兰事、伊人如兰、品兰宝鉴三大板块。正确的赏兰、品兰姿势究竟是怎样的?都说打蛇打七寸,赏兰也有“七寸理论”一说。业内人士介绍,观察兰花、欣赏兰花的最佳距离就是“七寸”。在此处站定,屏气凝神,将视线与注意力集中于一点,时间一长,便能进入一个心无杂念之境。昨晚,无锡古琴名家潘一东携友人在博物院带来丝竹清音,琴箫和鸣,拉开良宵序幕。资深兰人叶军然,文化学者庄若江,画家顾真真等人就植兰、话兰、绘兰围炉夜话。这也是无锡博物院夜间开放活动的初探。

无锡艺兰史略

无锡与兰花的渊源绵延千年。明代时,已有《学圃杂疏》《荆溪疏》《格致全书》等史籍,对无锡地区产兰、艺兰情况有详尽记载。民国年间是无锡地区艺兰名家辈出、兰蕙新品不断涌现的巅峰期。据1936年《锡报》记载,“无锡艺兰专家,以前推扬大笙最为有名,现今是杨干卿、荣文卿,新人有蒋东孚、张揆伯、沈渊如、蒋瑾怀等……”

上世纪60年代,无锡艺兰达到高潮,培育名兰160余种、3000多盆,为国内首屈一指。上世纪80年代初,出现了陈学祥、陈耀明等花卉专业户,兰花的种植队伍和品种数量不断扩大。1988年,无锡兰花研究会正式成立,会员80余人。同年,“江南兰苑”落成,收集有百余种2000多盆名兰,被中国植物学会批准为我国首家兰花保护和研究中心。1989年,中国首届春季兰展在“江南兰苑”成功举办,标志着无锡艺兰达到了又一个鼎盛期。

而今,无锡兰花事业欣欣向荣,艺兰作为民俗的一种成为无锡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去年初,无锡市兰花协会成立,以兰花专业单位为骨干,以民间艺兰家为依托,以众多兰友为基础。无锡形成了有序、成规模的兰花养殖模式,促进了兰花经济与兰文化的传承发展,重树“锡兰”在兰界的重要地位。目前,无锡兰友队伍已扩大到300余人,收集栽培名兰200余种5000余盆,无锡兰文化极具发展前景。

无锡兰艺名家

据记载,无锡最早的兰艺名家应是清后期的杨大笙。1936年的《锡报》载:“无锡艺兰专家,以前推杨大笙最为有名。”1923年,吴淳白编著的《兰蕙小史》 中记述:无锡当时选育出的兰蕙名品有“西神梅”“梁溪梅”“翠萼”“江南新极品”“荣梅”等。当时,无锡兰艺名家杨干卿和荣文卿在江浙沪地区很有名气。稍晚,无锡兰艺名家有蒋东孚,曾选育出“丙子荷素”“虞素”“胥梅”等名品,在兰界名重一时。这一时期兰艺名家还有庄衍生、蒋瑾怀、沈养卿、沈白涛、张揆伯、周伟学、沈渊如等人。

无锡还有许多养兰能手,胡泉金、强士奎、张浩荣、夏新奎、隆贤法师、周阿兴、石桂洪、钱仲甫等人,都为无锡兰花的发展作出了贡献。贡献最大的当推园林人葛士超,他大力支持发展养兰,建兰园,收集兰蕙名品。

农村网  责任编辑:农村网
 

      温馨提示:您正在浏览的文章是“无锡:艺兰盛会开进博物馆”
      原载地址:https://www.nongcun5.com/news/20190417/65061.html
      版权声明:本网站刊载的资讯由网友提供分享,资讯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表示农村网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网友转载请注明原作者姓名及出处。如有侵犯到您的版权,请与我们联系。对于农村网的原创作品,受国家知识产权保护,版权属于农村网所有。转载务必注明出处及作者。凡用于商业用途需征得书面同意,否则追究法律责任。
 
 
[ 新闻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推荐图文
推荐新闻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帮助中心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工信部信软〔2015〕440号   农市发[2016]2号   国发〔2015〕40号   农发〔2017〕1号   中央一号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