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年去看过不少现代农业示范农场,也一直在思考规模化推行较缓慢的根源究竟是什么。根据个人的片面观察来看,资本化大中规模农场的优势在于新品种的引进能力、田间管理专业化带来的产品标准化、大型现代农业设施的使用、市场交易成本降低和市场信息敏锐等。从当前的单位效益来说,其实争议比较多,这个展开说比较复杂,退一步讲,如果确实存在绝对单位产出效益高的情形,土地规模集中速度应该是比较快的,而事实上看其实这种趋势还不是很明显,当然也许存在家庭农户自主选择期望心理等无法准确捉摸的因素等影响。
有一点可以肯定的是,一个七十岁的农民可能通过几亩地养活自己,而外出打工是不可能的,换句话说,他的劳动力成本至少在他个人看来是不存在的,而产出上来说一定比规模化会低么?在现阶段来说答案是不一定,尤其在大宗农作物为主的种植地区。我个人的目前的看法是:规模化农业的资本产出率相对较低,而传统农业的劳动力产出率更低,那么土地单位产出率则是不一定。
规模化农业这些年的支持力度其实很大,这反映了国家的基本政策导向,也就是说资本投资的朝阳产业是农业;与之相伴的是,资本从农业中败退的更多,说明在农业领域的投资其实很不容易成功的;从个体农户通过资本积累成为农业产业投资者成功率更高,但这个进度很缓慢。这也是规模化速度不可能太快的原因之一吧。
投资农业在很多地区很难成功的原因,一方面是土地所有权问题,地方政府永远是保护农民而不是农场主,新品种的引进和种植技术很快在周边农民形成技术扩散,农民也有能力自己种植获取比出租土地更高的收益;第二方面确实是题主所说的水等自然资源制约,这点可能恰恰不是最难解决的,技术的发展会把诸多的不可能变成可能;最重要的方面恰恰是地方政府制约,农业不产生税收,所以行政者的更替带来社会关系资本和朝令夕改出尔反尔的政策变动其实最容易导致资本投资血本无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