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资讯 » 农业新闻 » 国内动态 » 正文

政府甘当“店小二”积极对接养猪项目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9-04-01  来源:中国畜牧兽医报  浏览次数:81500
内容摘要:近日,六盘山集中连片特困地区甘肃省靖远县引来了一个产业扶贫大项目大型民企将在这里建设年出栏50万头的生猪产业园,能为当地贫
       近日,六盘山集中连片特困地区甘肃省靖远县引来了一个产业扶贫大项目——大型民企将在这里建设年出栏50万头的生猪产业园,能为当地贫困群众年人均增收“一头猪”。当地政府甘当“店小二”,这个以往至少需要对接半年以上时间的项目,此次从洽谈到落地,仅用两周时间。

新希望集团六和股份有限公司与靖远县人民政府,在白银市签订年出栏30万头生猪种养一体化生态产业园区和20万头生猪养殖产业扶贫项目。这两个项目总投资9.5亿元,除了基础养殖,还为当地提供生猪种养加指导、人员培训、就业输转等帮扶措施。

这对于正处于脱贫攻坚决战期的靖远县来说,可是“及时雨”。“这是我们县迄今引进的规模最大的农业项目。”靖远县县长刘力江说,这也是当地签约最快的农业项目。

签约企业的投资发展部总经理韩占河从事农业投资超过20年,在全国30多个县区都推进过类似项目。他说,推进如此规模的农业产业园项目,他们先要考察半年,考察结束后与政府部门进行对接,再到最终签约,还需要半年时间。

“对于企业来说,投资最看重的就是效率,时间就是效益。”韩占河说,产业园建设需要的多种前期手续,以往办理超过1个月时间,这里只用了不到一周,当地政府的服务和办事效率让他直呼没想到。“从没有像这次一样耗时少、推动快。”

“起初企业内部对这个位于西北地区的项目是有‘偏见’的。”这家企业的总裁周端阳介绍,不少公司管理者认为西北风沙大,缺水、缺地、缺配套。但实地考察后,他们得出不同结论。“这里有一定的种养发展基础,市场潜力大,玉米充足,并且地处兰州、银川等城市之间,各方面条件都很优越。”

和这些硬条件相比,打动投资者的更是当地“软环境”。刘力江介绍,企业提出具体投资方案后,当地各部门共同研究认为,方案中企业租赁经营、开展贫困户养殖培训、饲料销售和有机肥料生产等内容,与当地发展实情切合。“我们认准了企业,就主动对接,把企业迎进门,询问需求,开展帮办,像‘店小二’一样服务企业。”

“我们并不是要给他们提供额外的优惠,而是想方设法确保让服务提速,让各种政策能够在短期内得到落实。”刘力江说,在与企业对接过程中,县委书记和他带头,真实了解企业在考察、办理手续等各方面需求,农牧、环保等部门精准帮办,确保了签约工作在短期内顺利完成。

靖远县目前有贫困人口4万人,深度贫困村61个,贫困发生率9.53%,脱贫任务重、难度大。

在脱贫攻坚的关键期,当地干部已经形成了共识,贫困地区脱贫攻坚离不开产业培育和发展,但目前产业基础依然薄弱,急需要龙头企业的带动。

据了解,此次签约项目中,年出栏30万头生猪种养产业园由企业独家出资5亿元建设;20万头生猪养殖产业扶贫项目,由企业、政府和银行出资4.5亿元建设,500多名贫困户可参与养殖小区筹资建设入股分红,5000名贫困群众可通过基地就业和分散养殖增加收益。

近年来,甘肃省深化“放管服”改革,并把2018年确定为“营商环境建设年”,旨在对民营企业和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进行专项治理,形成让市场主体“少跑路”“不跑路”的工作流程,全省营商环境开始出现好转。甘肃省提出,政府部门要把自己摆在“店小二”的位置,尽心竭力为企业和公众做好服务。

签约结束后,项目马上开工。“有务实的‘店小二’,我们企业更有信心和决心在甘肃扎根。”周端阳说,如果首期项目顺利落地,企业将会在当地追加更大规模的投资。

农村网  责任编辑:农村网
 

      温馨提示:您正在浏览的文章是“政府甘当“店小二”积极对接养猪项目”
      原载地址:https://www.nongcun5.com/news/20190401/64849.html
      版权声明:本网站刊载的资讯由网友提供分享,资讯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表示农村网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网友转载请注明原作者姓名及出处。如有侵犯到您的版权,请与我们联系。对于农村网的原创作品,受国家知识产权保护,版权属于农村网所有。转载务必注明出处及作者。凡用于商业用途需征得书面同意,否则追究法律责任。
 
 
[ 新闻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推荐图文
推荐新闻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帮助中心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工信部信软〔2015〕440号   农市发[2016]2号   国发〔2015〕40号   农发〔2017〕1号   中央一号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