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资讯 » 农业新闻 » 国内动态 » 正文

建起苗圃基地就能带更多的乡亲致富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9-03-23  来源:农民日报  浏览次数:81626
内容摘要:贫困对于每一个人来说,都是沉重的话题。在西藏山南市桑日县绒乡程巴村,有一个叫巴桑达瓦的70后,面对贫困,他没有害怕、没有迟
 贫困对于每一个人来说,都是沉重的话题。在西藏山南市桑日县绒乡程巴村,有一个叫巴桑达瓦的70后,面对贫困,他没有害怕、没有迟疑,更没有沉沦,依靠着自己的勤劳善思、自立自强。在创业道路上,不仅摘掉了贫困的帽子,闯出了一片自己的致富天地,还带动了乡亲们的致富,成为街坊邻里人尽皆知的致富带头人。

巴桑达瓦“下海”时间比较早,早在1991年,因为家里困难,巴桑达瓦为了摆脱贫困,就萌生了创业的念头。父母为了支持他的想法,还是卖了家里的牛羊才给他凑足了500块钱,让他办起了村里的第一个小卖部,巴桑达瓦正是通过在这个小卖部里卖些火柴、方便面、糖果等针头线脑的小东西,开启了他的脱贫创业之路。

“当时我和爸爸还在村里播放录像带,放藏语版《西游记》,看2个小时收5毛钱,很受村民的欢迎,每场都有40多个人看。”那个时候,巴桑达瓦便展露出了他的智慧和头脑。

开了一年多小卖部,巴桑达瓦挣了些钱,也见了一些世面,开始不再满足于呆在小村庄,想出去学技术,见识更大的世界。

后来,巴桑达瓦干过木匠、修过房子、卖过家具、跑过运输,而他真正的机遇,出现在2006年。

巴桑达瓦说:“那年,西藏开始实施农牧民安居工程,我意识到机遇来了,就回到乡里,靠西藏扶贫基金会提供的工具和费用,开了2期共36人的培训班,教村民泥工、瓦工、木工和彩绘等技术。2008年,我从农行贷款20万元,以这36人为基础,成立了施工队。”施工队成立之初,资质有限,接不了大项目,只能承接50万元以下的小项目,并靠出租设备挣钱。即便如此,施工队的年收入也将近80万元。

2009年,得知桑日县将对程巴村闲置土地和单产较低土地资源进行综合开发后,巴桑达瓦以每亩每年480元的租金,承包了728亩地,办了一个小型农场,种青饲玉米。

“2012年以后,市场环境越来越好,我知道农牧民施工队必须要‘升格’了,于是便注册了旭日建筑公司,注册资金811万元,有了资质参与大型项目建设。”现在,公司有40多名员工、22台机器,平均每年都承接四五千万元的工程项目。

然而,自己富裕起来并没有使巴桑达瓦满足,他意识到带动乡亲们致富才是真正有意义的人生。随着脱贫攻坚工作的逐步深入和环保工作日益受到重视,于是,巴桑达瓦又把目光瞄准到通过苗圃产业上来,因为苗圃产业不仅在生态上环保,最关键的是还能带动乡亲们致富。

“2017年11月,自治区、市、县配套了350万元,我们贷了980万元款,苗圃基地正式动工了。截至目前,苗圃基地已经发放了370多万元的工资,带动了包括11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在内的村民就业。建起苗圃基地,就能带更多的乡亲致富。”在巴桑达瓦的脸上,总能看到他自己不屈不挠的精神,和带领大家脱贫致富的幸福。

一路走来,巴桑达瓦虽然出身贫寒,却从来没有被贫困打倒,他数次选择、几经创业,抓住了国家的好政策,不仅实现了自己的创业梦想,还致力于带动乡亲们脱贫,让大家一起共同富裕起来,巴桑达瓦也成为了当地名副其实的致富“领头雁”。

农村网  责任编辑:农村网
 

      温馨提示:您正在浏览的文章是“建起苗圃基地就能带更多的乡亲致富”
      原载地址:https://www.nongcun5.com/news/20190323/64730.html
      版权声明:本网站刊载的资讯由网友提供分享,资讯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表示农村网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网友转载请注明原作者姓名及出处。如有侵犯到您的版权,请与我们联系。对于农村网的原创作品,受国家知识产权保护,版权属于农村网所有。转载务必注明出处及作者。凡用于商业用途需征得书面同意,否则追究法律责任。
 
 
[ 新闻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推荐图文
推荐新闻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帮助中心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工信部信软〔2015〕440号   农市发[2016]2号   国发〔2015〕40号   农发〔2017〕1号   中央一号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