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方县人民医院“一站式”结算服务窗口,让群众实现少跑腿。
冷底村村民丁学建正在展示他的就医及家庭医生服务情况。
入院前一天,对于贵州省大方县达溪镇新店村建档立卡贫困户陈学珍来说,因为胃疼,她一口饭吃不下,全身不舒服。强忍疼痛,2月21日一大早,陈学珍来到达溪镇中心卫生院,经过检查后,医生建议她住院治疗。2月22日上午,在内科病房,笔者见到刚入院一天的陈学珍。躺在病床上的陈学珍正输液,看上去精神状态不错。“昨天,胃疼得我一口饭吃不下,经过昨晚治疗,今天胃疼已经好多了。”陈学珍笑着告诉笔者。
在陈学珍看来,胃不疼了,确实是让她高兴的好事,然而还有两件让她高兴的好事,一是入院以来,她没往医院交过一分钱,二是医院的服务让她觉得很舒心。“医生治得好,态度又好,住进医院都觉得高兴。”陈学珍打趣地说。
让陈学珍高兴的这两件好事,也是与她同病房的八堡乡天堡村村民陈永淑高兴的好事。陈永淑因为腹胀,从八堡乡来到达溪镇中心卫生院,经过治疗,已经好很多。交谈中,陈永淑又告诉笔者另外一件让她高兴的好事,就是平时他们家里还有专门医生上门服务。听到陈永淑说的这个事,陈学珍也在一旁应和道,“我们家也有专门医生上门服务。”
其实,让陈学珍和陈永淑高兴的好事,也是让整个大方县人民群众高兴的好事。因为这样的好事,大方县民间开始流传一首新民谣:“同心同德同向前,同心助医民心甜。党的政策真是好,群众生病花钱少。远程医疗全覆盖,看病就医真方便。足不出乡能看病,照光化验不进城。基层设有中药馆,防病治病能保健。医院温馨人性化,康复休息有花园。签约服务好处多,农民拥有健康员。”
医改好不好,群众说了算。这首民谣充分表达人民群众对大方县全面推进医疗卫生事业改革,切实解决人民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看病远问题取得成绩的肯定与赞誉。
建强基础完善设施病有所医惠及群众
笔者走进达溪镇中心卫生院,花园式环境让人心情舒畅,设置齐全的医疗科室和先进的医疗设备,让群众看病有保障。在卫生院中医理疗室,56岁的新寨村村民杜起贵因为腰疼和关节炎,正在进行针灸。“来的时候我蹲都蹲不了,昨天扎了一次,今天是第二次扎针,你看都可以蹲下去啦。”杜起贵边下蹲边笑着和笔者说。
大方县通过不断完善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设施和提高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水平,有效满足群众对于医疗卫生服务的需求。
近年大方县始终坚决履行政府办医主体职责,强化政府投入,加快短板建设,先后完成县人民医院二期工程、县中医院一期工程、县卫生监督所、县急救中心、乡镇卫生院达标建设和村卫生室新(改、扩)建等工程。该县人民医院和县中医医院成为二级甲等医疗机构,11个乡镇卫生院成为一级甲等卫生院,建成县级医院“5+2”重点学科13个,县人民医院骨外科和神经外科已建成市级重点学科。建成远程医疗会诊中心、心电图中心、远程病理中心;建成乡镇卫生院特色专科22个和乡镇中医馆24个,创建甲级乡镇卫生院11个。实现省市县乡四级远程医疗全覆盖,建成远程医疗会诊室、化验室、心电图室、B超室和规范化数字化预防接种室各29个。完成全县29所乡镇卫生院标准化建设,实现“五室建设”、校医医务室标准化建设全覆盖,完成314所村卫生室标准化建设,对409个村卫生室配置健康一体机。
在县人民医院病理中心,中心负责人陈洁告诉笔者,医院通过远程同步会诊系统开展同步远程病理会诊,让患者在县医院就能享受到三甲医院的医疗资源。从2018年5月以来,该院大约进行350例同步远程病理会诊。远程同步会诊的开展,极大提高了医院的医疗服务能力,降低了患者的医疗费用。
感恩帮扶汇聚人才病有良医增进福祉
大方县在农工党中央的倾力帮扶下,按照“方便适用、多科兼顾、突出重点”的原则,分期分班集中培训乡村医疗卫生技术人员4828人次,对乡村两级医技人员进行服务能力、公共卫生服务、农村中医适宜诊治技术和乡镇卫生院产科实用技术、急诊急救、检验化验、远程系统、管理能力等方面的培训。农工党中央及其各级组织牵线搭桥,协调北京、广东、天津及省内15家三甲医院与大方县建立长期良好的对口支援关系和合作帮扶机制。广州市天河区医疗机构、山东日照中医医院免费为该县培训各类医疗卫生技术人才。
2017年5月,该县人民医院肾内科28岁的医生向云生到广州市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广州华侨医院)学习培训,经过一年多培训回到医院以后,成为该院血透技术方面的骨干医生,彻底结束该院只能做普通血透的历史。
大方县通过送出去培训和请进来帮建等方式,不断强化医疗人才队伍建设,有效提升全县医疗卫生服务水平,让群众实现病有良医。2017年9月,广州市天河区中医医院皮肤科主任、医学硕士、副主任中医师张其鹏来到大方县人民医院挂职任副院长。短短一年多时间,张其鹏先后10余次奔走于粤黔两地,搞调研、跑项目、引设备、抓培训,既当医生,又当老师,还当“军师”,把医疗经验倾囊相授,为医院建设出谋划策,全面提升大方县人民医院软硬件建设水平,为医院留下一支“带不走的医疗队伍。”
勇于创新优质服务做好医改温暖民心
在县人民医院城镇职工医保、城乡居民医保一站式服务窗口,来自兴宿乡的村民杨付海正在服务窗口办理父亲出院结算的手续。结算账单上显示,他父亲住院的医疗费用3300多元,他实际支付100多元。大部分费用得到报销的同时,他觉得更好的是现在报销医疗费用不用拿着各种单据到处跑了,直接在医院就进行“一站式”结算。
“一站式”结算,真正做到让群众少跑腿。2018年初,大方县率先全面实现“城乡居民医保+大病保险+医疗救助+医疗扶助”在县域内定点医疗机构“一站式”信息系统即时结报制度。
在达溪镇中心卫生院,陈学珍和陈永淑两位贫困群众称赞住院不用先交钱好,这正是大方县针对贫困群众实施的“先诊疗后付费”带来的好。该县针对贫困人口,在“基本医保、大病保险、医疗救助”基础上,建立完善基本医疗保险、大病保险、医疗救助、医疗扶助配套衔接的“健康扶贫医疗保障救助政策”,切实减轻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就医负担。
走进达溪镇冷底村村民丁卫家,他家门头上贴着的“达溪镇冷底村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团队”明白卡格外显眼,上面详细注明6名医生擅长的技术和联系电话,还附有各项医疗服务政策。丁卫告诉笔者,他感觉身体哪里不舒服,可以随时打电话咨询家庭医生,家庭医生也会及时到家里为他诊疗。
冷底村村民丁学建患有严重的肺部疾病,稍微活动一下就会感觉呼吸困难。笔者一到他家里,他就拿出家里的宝贝——“大方县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证、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协议书”给笔者看,上面详细记录着他看病的报销情况和他的家庭医生对他的服务情况。“每个月医生都会来询问我的病情,我每隔个把多月也会去医院住院治疗一下。”对于丁学建来说,虽然自己身患重病,但是现在的医疗政策和医生的服务给他带来安心。
丁卫和丁学建口中称赞的好,正是大方县通过打造全覆盖的“健康扶贫”医疗保障体系和改革创新家庭医生签约服务体系,让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证和家庭医生签约服务“二证合一”带来的好。
大方县按照“建好一个团队、明确两个主体、把握三个原则、做到四个结合、做实五个精准”的模式,全力做好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健康管理服务。创新签约管理方式,推行“二证合一”签约管理服务。全县组建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团队213个,为常住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家庭医生签约45673户145919人,签约率100%,履约服务率100%。对患有4种慢性病的建档立卡贫困人口按照5个不同类型的服务包实施分类管理,分级指导,精准服务,患有4种慢性病建档立卡贫困人口14542人,签约率100%,服务65532人次,服务率100%。
该县还创新建立“四归口、四下放”的管理体制,实现卫生工作由主管部门单一管理模式向“行业主管、属地管理”双重管理体制的转变,强化了政府办医的主体职责。
2018年,该县基层首诊率占比从2016年的53.1%提升到75.6%,同比提升22.5个百分点;县级公立医院次均门诊费用141.8元,次均住院费用4114.8元;乡镇卫生院次均门诊费用49.8元,次均住院费用989.4元;村级卫生室次均门诊费用25.1元;县域内就诊率初步实现90%的改革目标,达90.6%;医务人员平均收入达10万元以上。
大方县通过深化医疗卫生事业改革,全县医疗卫生服务能力得到不断提升,综合改革红利得到不断释放,群众病有所医、病有良医成为现实,相信随着医疗卫生事业改革的不断深化,构筑人民健康屏障,推进医疗卫生大发展,医改惠民之花将绽放得更加鲜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