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资讯 » 农业新闻 » 国内动态 » 正文

雪域儿女的振兴路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9-02-28  浏览次数:81237
内容摘要:2013年3月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西藏代表团审议时发表重要讲话指出,要坚持富民兴藏战略,毫不动摇把保

2013年3月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西藏代表团审议时发表重要讲话指出,要坚持富民兴藏战略,毫不动摇把保障和改善民生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解决好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努力让西藏各族群众享有更好的教育、更稳定的工作、更满意的收入、更可靠的社会保障、更高水平的医疗服务、更舒适的居住条件、更优美的环境,过上更加幸福美好的生活。

2015年8月,中央第六次西藏工作座谈会召开,习近平总书记再次强调,坚定不移保障和改善民生,确保各族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提出要突出抓好特色产业、基础设施、生态环保三项重点,提升西藏自我发展能力。

毫不动摇保障和改善民生,满足人民群众对幸福美好生活的向往,西藏牢记总书记的嘱托,坚定不移向全面小康社会迈进。

牢记总书记的民生嘱托

西藏的二月,春节、藏历新年接踵而至,各族人民沉浸在节日的喜庆中。

与往年不同,农牧民次仁巴珠感觉今年过年特别有年味儿,搬了新家,有了工作,还结识了好多新邻居。作为易地扶贫搬迁户,次仁巴珠2018年从自然条件恶劣的林周北部搬到拉萨近郊的恩惠苑,巨大的变化让他连声感慨:“以前全家5口人除了放牧,就靠我驾驶三轮车拉客挣钱,现在3个人有工作,收入高了。以前到镇里骑摩托车都要1个多小时,现在出门就是公交站,门口就是卫生所。”

与次仁巴珠同批搬迁到恩惠苑的有数百户,而恩惠苑小区的名字也是农牧民们与居委会一同商议命名的。民生改善、民心所向,恩惠苑只是西藏人民生活变迁的一个缩影。

西藏98%以上国土面积是农牧区,70%以上的人口是农牧民。富民兴藏,保障和改善民生,最根本的是解决“三农”问题,努力促进农牧业发展、农牧区繁荣、农牧民增收。

“保障和改善民生,习近平总书记的话我记忆犹新,一刻都没有忘。”全国人大代表益西卓嘎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西藏代表团审议时亲身感受到习近平总书记对西藏的关心。这些年她用实际行动回应了总书记的期待和关怀。作为藏鸡养殖合作社的理事长,这些年她把很大一部分精力放在带动当地老百姓致富上:鼓励周边乡亲们加入合作社、吸纳无业青年就业,免费给农牧民送鸡苗和饲料,教技术,资助贫困大学生,帮助农牧民建新房。“最可怕的是思想上不想致富,最无奈的是没有能力致富,最重要的是让当地的老百姓都富起来,能带动更多的老百姓致富是我最大的梦想和愿望。”益西卓嘎说。

打牢农牧民增收的产业根基

西藏高原特色农产品基地建设拉开帷幕。依托气候条件、资源禀赋、种养传统,在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西藏走出一条雪域高原特色路。

几年来,以青稞、牦牛、奶业、藏猪、藏羊、蔬菜、饲草为主的七大高原特色产业取得长足发展。青稞年产量已稳定在80万吨以上,播种面积和产量均占全国70%以上,提前两年完成“十三五”规划目标;在藏东,藏猪养殖成为农牧民致富的有效手段,通过“企业+合作社+养殖户”,藏猪入股、半舍饲养殖等新模式不断涌现,密切了农牧民与现代农业的利益联结;在日喀则市白朗县,万亩蔬菜产业园拔地而起,萝卜、白菜、土豆“老三样”已经成为“老西藏”的历史,取而代之的是琳琅满目、各种蔬菜端上了百姓餐桌;在藏西阿里高原,藏羊产业蓬勃发展,措勤紫绒山羊、日土白绒山羊肉绒兼收,正成为当地畜牧业支柱产业;在藏北羌塘草原,“高原之舟”牦牛不再是“传家宝”,变成了“致富牛”,规模化养殖场、加工企业不断落地,惜宰惜售陋习扭转,牛肉自给率达到95%以上。

脱贫产业深植乡村,成脱贫攻坚主力军。“西藏扶贫产业发展迅速,大力发展了农畜产品加工业,拓展产业功能,推进乡村旅游和商贸流通等新产业、新业态,重点打造了青稞、牦牛等特色扶贫产业,初步找到了破解产业选择难、推进缓、见效慢等困局的办法。”自治区农业农村厅厅长、产业脱贫组组长杜杰表示,“至2018年底,已累计实施产业扶贫项目2100多个,实现21万余人脱贫,有望提前一年实现‘十三五’时期产业脱贫目标。”

因地制宜、依托传统、突出特色的脱贫产业,在辽阔的雪域大地落地生根、百花齐放。以青稞、牦牛、藏羊、藏猪等为主的高原特色种养业愈趋聚集,产业化、区域化、现代化发展;以藏香、藏毯、藏装等为主的民族传统手工业彰显民族特色和底蕴,将农牧民能干会干、就近就便不离家就业与旅游产业有效衔接。产业发展助推农牧民增收效果明显,近年来西藏农牧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持续保持两位数的增长,2017年首次突破万元。

交上脱贫攻坚的“雪域答卷”

“2019年西藏将基本消除绝对贫困”。这是西藏自治区党委、政府的庄严承诺,也是西藏全体人民向习近平总书记“毫不动摇的保障和改善民生”殷殷嘱咐的回应。“三区三州”深度贫困区之首、全国唯一的集中连片省级贫困区,这是国家对西藏在全国脱贫攻坚工作中的定位。“三年来,累计减少贫困人口29.7万人、贫困村退出2713个、贫困县摘帽30个。贫困发生率从2015年底的25.2%下降到目前的6%以下,贫困群众人均可支配收入保持16%的增长幅度”,这是脱贫攻坚的“西藏答卷”。

雪域儿女生产生活条件全面改善。西藏坚持把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边境小康村建设、特色小城镇建设、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结合起来,加快补齐深度贫困地区发展短板。据统计,2018年累计解决了13.93万贫困人口的饮水安全问题,新建改建农村公路1.36万公里,改造农村电网4696公里,新修农村电网2.08万公里,解决了541个行政村通电问题……

“2019年我们将确保19个贫困县区脱贫摘帽,15万贫困人口脱贫,26万多群众在6月底全部搬迁入住新居。”自治区扶贫开发办公室主任尹分水对脱贫攻坚工作底气十足、信心满满。

红旗飘飘把歌唱,雪域儿女心向党。民生的改善体现在西藏各个角落、各行各业,基本医疗保险全覆盖,十二年义务教育,硬化道路村村通,光纤入户、电商进村,环境整治全面展开,正无声的改变着、提升着雪域儿女的生活。

农村网  责任编辑:农村网
 

      温馨提示:您正在浏览的文章是“雪域儿女的振兴路”
      原载地址:https://www.nongcun5.com/news/20190228/64408.html
      版权声明:本网站刊载的资讯由网友提供分享,资讯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表示农村网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网友转载请注明原作者姓名及出处。如有侵犯到您的版权,请与我们联系。对于农村网的原创作品,受国家知识产权保护,版权属于农村网所有。转载务必注明出处及作者。凡用于商业用途需征得书面同意,否则追究法律责任。
 
 
[ 新闻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推荐图文
推荐新闻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帮助中心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工信部信软〔2015〕440号   农市发[2016]2号   国发〔2015〕40号   农发〔2017〕1号   中央一号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