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在“连心楼”里带孩子上学?这事儿得从横立山乡去年秋天实行的一个政策讲起。去年9月,该乡茅坪、芦塘、红旗、光辉4个教学点由于适学生源不足被合并,仅有的几个学生面临上学路途遥远、往返学校不安全等问题。在进行走访摸底后,横立山乡党委政府将闲置的卫生院重新装修,取名“连心楼”,免费提供给带孩子上学的贫困户居住,并免去水电等生活费用。想到在集镇租房每年租金上千元,是一笔不小的开销,贫困户范木花高高兴兴地搬到这里,其他人也陆续在孩子开学后入住。目前,“连心楼”共有8户贫困户31人入住,其中学生13人。
杨能乙家庭是“连心楼”的住户之一,他自己因为癫痫无法外出务工,妻子有脚疾和其他疾病无法干重体力活,生活一度陷入窘境。自从被列为市精准扶贫对象后,扶贫干部为他争取到创业资金,鼓励他饲养黑山羊。同时,安排他在村里做保洁员,每月能够领取到几百元的固定工资。经过自己的努力和帮扶干部的帮扶,他已成功脱贫,生活过得有滋有味。如今,白天,杨能乙出去工作,妻子住在楼里照顾大儿子上幼儿园,晚上一家人在一起,其乐融融。
柯大毛是一名扶贫干部,也是横立山中心学校的校长。他说,有的贫困户为了节约成本租破旧民房,或者让孩子自己往返学校,都存在较多不安全因素,自从贫困户住进“连心楼”后,他悬着的一颗心终于落了下来。学校组织教师进行家访,了解学生学习情况,对学习后进的学生给予辅导,遇上学生家长未前来接送孩子,任课教师还会护送学生回“连心楼”。他介绍,后期学校还将组织教师到“连心楼”对孩子进行专门辅导。
自从住进“连心楼”后,今年64岁的陈德钟的内心日益明朗起来。他妻子双目几近失明,儿媳妇是外地人,离家后,留下两个尚未成年的孙女,家里全靠儿子外出务工来支撑。芦塘教学点撤并后,孙女上学成了难题,一家人一筹莫展。好在政府让他搬到这里居住,他十分欣喜,赶紧把这一好消息告诉家人,外出务工的儿子听得这一消息后也安心许多。目前,他老伴在家里侍弄庄稼,“以后,我要把她接来一起住。”
针对楼里住户来自不同村庄、彼此不熟悉等情况,横立山乡党委政府专门制定了文明公约:邻里之间和睦相处、互相帮助、不搬弄是非;节约水电,外出前要检查水、电、气的安全情况。正如大家期望的那样,入住的各家庭之间和睦相处,帮忙接送孩子上学、互相照看家庭都是常有的事。有好吃的,给邻居送一点;买了新玩具,和隔壁的弟弟妹妹一起玩……团结友爱,成为大家内心默认的规范。
在“连心楼”大家庭里,他们手拉着手,心连着心,一起迈向更加幸福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