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资讯 » 农业新闻 » 国内动态 » 正文

古村复兴见“南山”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9-02-28  来源:农民日报  浏览次数:81484
内容摘要:为欢庭下南山生态度假村一角。为村庄改造时的施工现场。均为资料图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优美的田园
 

 

为欢庭·下南山生态度假村一角。

 

 

为村庄改造时的施工现场。均为资料图

“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优美的田园村落环境是人们向往的“桃花源”。

走进浙南边陲的丽水市莲都区碧湖镇南山村,仿佛误入桃花深处,民居依山而建,坐东向西,面向瓯江,屋舍呈阶梯状分布,泥墙青瓦的建筑外貌风格统一、错落有致、古朴自然,代表着典型的瓯越风情。

2018年,全村经济总收入突破50万元,村民人均纯收入2.2万余元,村集体固定资产达270万元。面对这样的成绩,谁又能想到,这个始建于明朝万历年间的古村落,由于产业结构单一,人口大量流失,而曾一度走向衰落。如何在保护传统古村落的同时,实现古村复兴?带着这个疑问,我们一起走进南山村。

支部引领,保住“梧桐树”

南山村由原上南山和下南山两个自然村合并而成,是市级文化保护单位,历史上也是一个有名的杨梅村。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上世纪80年代初,《女大当婚》等多部电影就在下南山村取景,古民居以夯土墙、木构架、小青瓦的三开间和五开间形式为主,少数廊前配以“美人靠”,整体布局简朴合理,精致实用,与四周环境融为一体,是浙西南山地古民居的代表。

2012年,当时的村党支部意识到,这是南山村的一大宝藏。若能跟上“民宿旅行”的热潮,不管是自己经营还是外租给企业,都将给集体经济和村民增收带来翻天覆地的变化!

然而,老村90%的村民已经下山脱贫,搬迁到了山下的新村。许多老房子由于无人看管维护导致荒废,有些民居已经出现了房顶漏雨、梁架倾斜、墙体开裂等情况。这可怎么办,如此荒废的建筑怎么吸引投资者的眼球?

眼看振兴下南山的机遇就要溜走,当时的村党支部牵头村“两委”和村里的党员、村民代表,经过反复会议讨论,咬咬牙决定,不管如何,先保护起来,荒废的就先修起来!

说干就干,保护行动就先从党员干部开始。经党员大会决定,把老房子、古道都实行网格化管理,党员2-3人一组在古村落设立党员责任岗,并通过村民代表大会制定村规民约,不允许村民私自搭建。同时,积极向碧湖镇党委反映古村落情况。

经几方努力,下南山古村落被纳入省级历史文化保护利用重点村,古村落保护终于步入正轨。在村“两委”的努力下,通过整合美丽乡村建设、历史文化村落保护工程、民宿特色村建设等各类涉农项目载体,扎实推进下南山村古建筑修缮、污水管网、游步道、停车场等基础设施项目建设,为“村企合作”打下基础。

“梧桐树”已经栽下,就等机遇来临。

引来“凤凰”,共建共融共享

近年来,随着民宿行业蓬勃发展,南山也迎来了一批又一批客人。村“两委”和上级党委政府也在积极招商引资。

终于,在2016年通过招商引资,成功牵手联众集团,引进精品民宿产业,对古村进行整村开发。通过保护性开发与市场运作,建设欢庭·下南山生态度假村项目,占地面积1.33万平方米,总投资6000余万元。

“当时村里大部分村民很支持,但还是有少部分村民不愿意。对他们来说,这里就是他们的根,几代人在这边生活,见证着南山村的历史变迁,被开发利用内心还是多少有些不舍。”时任下南山村党支部书记郑秀旺回忆。

不仅如此,时任上南山村党支部书记林伟芬回忆,政策处理期间,情况错综复杂,部分户主已经将早些年坍塌房子修缮或者拆除重建,有些则没有;有些地方根据设计图纸需要整体拆除做绿化;部分户里还有兄弟姐妹多人持有房屋的权属等等情况。

“这些都需要我们全体村干部去挨家挨户做思想工作。一次不行就两次,本人说不通,找亲朋好友一起帮忙做工作。”林伟芬说。

吴菊成作为党员,带头签订了租赁协议。每天农忙后,他都会转到山里看看自己的老房的变化,通过工程师们的手,老房子大变样了,早年和父母居住的老房子,变成了欢庭·下南山项目的咖啡吧。后来,他自己也成了欢庭项目建设的一份子,负责度假村内绿化建设与维护。

但最终让村民们吃上“定心丸”的,还是经过集体商议,并与开发商多次谈判后,最终确定的“共建共融共享”合作理念,实现“村企共赢”。

在具体合作运营模式上,南山村以现有土地、房屋及设施的使用权作为出资,由联众集团开发建设和运营。南山村以每年固定回报的方式收取项目利润。项目利润分成按照村集体30%、村民70%的比例分成。

在这种模式下,单从项目利润收入一项,就可为南山村集体经济收入累计增加274.5万元,为古民居农户带来640.5万元收入,初步建立起了政府、企业、村集体和农户多方共赢的乡村复兴发展模式。

除了利润“分红”外,项目还通过吸纳本地原住村民就业,有效促进了村民从一产向三产服务业的转型,改变了原住村民的生产生活理念,增强了抱团发展意识,形成景村融合发展的良好态势。

以旧修旧,传承瓯越历史

在古村落的商业开发中,村“两委”和开发商达成一致,始终坚持“以旧修旧”“修旧如旧”的理念。

从建设初期,改造就突出对承载村庄历史的建筑风貌和传统文化进行保护性传承开发,并发扬瓯越吊脚传统建筑制式,将村落现状最大化的保留。在景观配套、村庄道路等方面,根据项目经营需求进行与现状风格一致的配套建设。

怎样才能把古村落的开发与保护做好?“除了投入资金以外,最重要的是保护原生态。从原生态的角度对村子的每个角落进行保护,在原生态的基础上再进行设计和改造,并植入园林的元素。”联众休闲产业集团董事长兼总裁余学兵介绍。

古建筑采用就地选材、就地取材、以旧修旧的方式,选用旧瓦、旧罐、旧砖等简单乡土材料和浙西南民居泥墙青瓦的本土材料,让其充分保留原生态村貌。村中的小石磨、原来村民农耕生活留下的坛坛罐罐、花花草草都成为造景的重要元素,成为了承载“乡愁记忆”的美妙风景。

“由于村子在山坡上,为了不影响村道的原始风貌,减少大范围的施工对村子的破坏,下南山村所有建筑材料,都采用人工肩扛、人抬、骡驮的原始方式运送。”余学兵说,在保留原生状态之外,在设计园林时,充分考虑利用院子原有的材料进行设计和建设,尽可能使每个院子里都保留乡村的痕迹。

曾经古村房屋破败,不少土墙倒了下来,成为残垣断壁。建筑团队找到了当地仍会做夯土墙的老师傅,通过各种方式把残存的墙保护了下来,让断墙成

为村子里面一道新的风景,许多游客路过都忍不住拿出手机拍照。此外,改造过程还保存了村落原有风水布局,营造水系环绕、流水曲觞,让静态的建筑与动态的流水交相呼应。

作为一个完整的高端度假村来讲,对于民宿的打造,设计团队根据历史文化及每幢房屋的现状,定义了不同的格局和风格,加入青砖、老石板、瓦块、石墨等元素。“外面五百年,里面五星级”,让每个院子都是一道风景,每幢民居成为一个故事。

目前,三期60栋房屋修复工程已竣工并投入使用,下南山村也蝶变成了一个融古村落文化传承、乡村民俗体验与休闲度假于一体的旅游度假村、重新活化的古村落。

破茧成蝶,激活农旅融合

“就做一个民宿,是不可能拉动整个乡村发展的。”余学兵认为,下南山的度假村项目更像是一个乡村众创平台,把城市的众创空间搬到了乡村,要吸引更多的乡村创业者进入这个平台,把不同的乡村资源做成不同的项目,通过对不同资源的打造,把产业引入到当地。

为进一步可持续发展,南山村还联合度假村项目,探索“酒店+众创+乡创”的发展模式,在村庄建设过程中融合乡村振兴讲习所、餐饮咖啡吧、书吧、养生、手工等多种形式,为回乡创业、返乡创业人群搭建了一个创客平台,吸引了不同业态、不同群体的创客到下南山村创业。

54岁的南山村人郑军亮,早些年到上海闯荡,经过几年的拼搏,成为了上海亚比亚木制品厂的董事长。去年节日返乡的时候,看到南山村的“华丽转变”,心中的那份乡愁让他毅然决然回乡创业。

南山村的丘陵地貌和气候环境适宜黑炭杨梅种植,这里出产的黑炭杨梅享誉丽水。欢庭·下南山度假村项目的引进,带来了丰富的客流量,能不能借助借助度假村的影响力,把下南山村黑炭杨梅这一特色产业结合进去,将下南山村打造集观光、休闲、度假三位一体的乡村特色品牌?

南山村党总支结合实际对现有杨梅山进行网格化划片,成立由80后、90后年轻党员为组长的红色先锋队,以结对帮扶的形式教会果农使用移动支付,充分利用“互联网+”、电商销售等现代销售模式。

此外,村“两委”还认真谋划杨梅节等系列农事节庆活动,促进了杨梅产业和民宿产业的融合发展。以南山村为支点,撬动了南山村到古堰画乡片区农家乐民宿、农产品采摘、休闲农业观光等农旅融合发展,带动周边农民增收致富。2018年果农年收入达到2.3万元,实现了南山杨梅销售额的新突破。

如今,欢庭·下南山原生态度假村项目已成为国内古村落保护开发和利用的典范。2017年,南山村成功创建浙江省3A级景区村,并荣获浙江旅游总评榜年度美丽景区村的称号;2018年,获评浙江省休闲旅游示范村。古老的南山村,破茧成蝶,正焕发出勃勃的生机。

农村网  责任编辑:农村网
 

      温馨提示:您正在浏览的文章是“古村复兴见“南山””
      原载地址:https://www.nongcun5.com/news/20190228/64405.html
      版权声明:本网站刊载的资讯由网友提供分享,资讯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表示农村网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网友转载请注明原作者姓名及出处。如有侵犯到您的版权,请与我们联系。对于农村网的原创作品,受国家知识产权保护,版权属于农村网所有。转载务必注明出处及作者。凡用于商业用途需征得书面同意,否则追究法律责任。
 
 
[ 新闻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推荐图文
推荐新闻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帮助中心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工信部信软〔2015〕440号   农市发[2016]2号   国发〔2015〕40号   农发〔2017〕1号   中央一号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