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后的2018年春天,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他所在的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内蒙古代表团审议时勉励草原儿女扎实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扎实推进脱贫攻坚,扎实推进民族团结和边疆稳固。
时间的指针不断向前,总书记的嘱托言犹在耳。在又一个春天到来的时候,庄严的承诺化为掷地有声的实践,在祖国北疆的草原上徐徐展开,2500万草原儿女交出了合格的答卷。
以“转”为本“扬眉吐气”
初春,内蒙古大地银装素裹。
包头,内蒙古的制造业中心,中国重要的基础工业基地和全球稀土产业中心。
在包钢稀土钢板材厂热轧车间,令人震撼的不仅是空气中不时袭来的阵阵热浪,更是工艺世界领先的高端钢板材热轧线火热的生产场景:1200多摄氏度的钢板铸坯燃着红色的火焰沿传送带到达轧钢机,与机器中降温的冷水相遇腾起一大片白色的雾气。
作为“共和国工业之子”,如何让传统钢产品提升品质,转变效益增长方式,包钢将目光瞄准了市场前景更好、应用范围更广、技术要求更高的稀土钢领域,引进德国、日本先进生产设备,在此基础上不断研发创新核心技术,提升产品竞争优势。
全国人大代表、包头市市长赵江涛表示,目前包头市正在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在稀土新材料、高端装备制造、新型冶金、新能源装备、新能源汽车等领域,取得了一批重大成果并实现转化应用,有力推动传统产业提档升级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
如今,资源链上的“羊(羊绒)煤(煤炭)土(稀土)气(天然气)”正演变为创新链上的“扬眉吐气”,旅游业、高端制造等新兴产业正焕发着蓬勃生机。
要把现代能源经济这篇文章做好,紧跟世界能源技术革命新趋势,延长产业链条,提高能源资源综合利用效率——这是习近平总书记对内蒙古的深情嘱托。依托资源优势和产业基础,支持传统产业转型升级,调优存量、做优增量、扩大总量——这是内蒙古交上的一份答卷。
据统计数据显示,在推进新旧动能转换的过程中,内蒙古能源产业升级步伐正在加快,其中,能源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7.3%,煤炭的加工转化率达到70%。
绣出精准脱贫多姿画卷
2014年春节,习近平总书记冒着零下30多摄氏度的严寒,来到地处边陲的内蒙古兴安盟阿尔山市伊尔施镇,在74岁的困难林业职工郭永财家中察地窖、摸火墙、看年货,详细了解一家人的生活,坐在他家的炕头上与他们唠家常。
在搬入楼房之前,郭永财老两口和子女挤在板夹泥房里度过了漫长岁月。随着阿尔山市强力推进棚户区改造工程,郭永财4年前如愿以偿住上了楼房。郭永财说,要是没有党的温暖和习近平总书记的关心,他们这辈子也不可能住进楼房。
近几年,是内蒙古扶贫开发历史上减少贫困人口最多、贫困人口增收最快的几年。2018年,林西县摘掉了32年的内蒙古第一个国家级贫困县的帽子。乌兰浩特市、阿巴嘎旗等13个自治区级贫困旗县也正式摘帽。
李绘新是国家文化和旅游部派驻阿尔山市西口村的“第一书记”,2017年来到村里,李绘新和村里的干部结合阿尔山市整体发展规划,从谋求长远发展出发,提出了“慢种慢养慢生活”的发展理念。“慢种慢养”主要是针对西口村气候寒凉、实际耕种土地量不足、不具备发展大规模现代农业的情况,顺应自然规律,发展适合当地的生态有机高端农业。
2017年,村民许丽华抱着试试看的心态开始了“慢种”,种起了野芹菜,头一年几分地的野芹菜给她带来了4000多块的收入,这可比之前种土豆和玉米的效益高多了。2018年,许丽华增加了种植野芹菜的面积,得到了不菲的回报。目前西口村已有189户533人实现脱贫。李绘新说:“‘扶’是一个阶段性动作,最终目的是让老百姓达到小康生活,让村里的产业发展起来。”
在通辽市扎鲁特旗巴彦塔拉苏木东萨拉嘎查,这里的牧民摇身一变,成了“股民”。
东萨拉嘎查地理位置偏僻,生态环境恶劣。为改善嘎查贫穷落后面貌,全国人大代表、嘎查党支部书记吴云波挑起大梁、扛起责任,在2013年与207户牧民成立玛拉沁艾力养牛专业合作社,牧民通过土地、牛、资金等入股发展养殖。合作社牧民吴永利告诉记者,自己入了一万块钱,每年仅分红就有1500元。
为让这种发展模式走得长远、适合市场需要,玛拉沁艾力养牛专业合作社开始打造全产业链条。从养殖到屠宰加工销售一体化全产业发展,总资产翻了将近6倍达到了3200万元。通过贷款入股、牛入股、就业入股的方式带动了本村的77户贫困户稳定脱贫。
扎扎实实的扶贫举措和有目共睹的脱贫成效背后是全区上下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的责任担当和使命情怀。2018年内蒙古增设16个扶贫专项工作推进组,分头推进落实各领域脱贫攻坚任务;57个脱贫攻坚工作总队,常驻贫困旗县实地督导落实;自治区每两个月召开一次直接到旗县的视频调度、旗县委书记述职会,脱贫攻坚责任体系日趋完善。强有力的措施和资金保障精准滴灌,让内蒙古已有142万贫困人口成功脱贫。
守望相助新时代
北疆的初春,寒风料峭,呵气成霜。然而在兴安盟科右前旗兴科社区服务中心里却是一派红火热闹的景象。50多名身穿华美民族服饰的居民唱歌跳舞,尽情抒发。68岁的胡吉雅精神抖擞地站在舞蹈队的最前方,她是这个舞蹈队的队长,8年前她从满洲屯牧区搬来兴科社区,出于对民族舞蹈的喜爱,组建了这个聚集了满族、蒙古族、汉族、朝鲜族及回族五个民族共300多人的舞蹈队。
朝夕共处已让队员们配合默契,相处融洽。胡吉雅告诉记者,这300多人大多是牧区、农区来的人,汉族舞蹈、蒙族舞蹈、朝鲜族舞蹈大家都会跳,队员们最爱跳的曲目就是《爱我中华》。
离兴科社区不远的乌兰浩特乌兰哈达镇三合村,1483名村民中,有汉、蒙、满、回、朝鲜、达斡尔6个民族,各族人民相处得如同亲兄弟一般。
在三合村,有不少家庭是异族通婚。20多年前,蒙古族的姑娘包树霞嫁给了朝鲜族的小伙儿张春吉。多年后,包树霞仍然记得刚进门时的不习惯:“朝鲜族规矩多,做吃的跟蒙古族都不一样,刚开始一句朝鲜语都听不懂,就跟着婆婆和爱人学。”
现在,两人早已在不同习俗的碰撞中找到了幸福生活的平衡点。团结、和谐、友爱,这些形容词在村民们心中转化为了更为实际的信任。三合村的朝鲜族村民中前往韩国打工的人不在少数,而把他们的土地放心地交给其他民族的兄弟耕种。
内蒙古是我国第一个少数民族自治区。70年来,各族人民心连心、手拉手、肩并肩奋斗,把内蒙古建设成了“模范自治区”。走进新时代,内蒙古各族草原儿女牢记总书记嘱托,守望相助,同心筑梦美好家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