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资讯 » 农业新闻 » 国内动态 » 正文

为花生产业腾飞发展插上翅膀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9-02-22  来源:农民日报  浏览次数:82120
内容摘要:世界花生看中国,中国花生看正阳。这是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产品加工研究所副所长王强调研河南省驻马店市正阳县花生产业后所说的话。
 “世界花生看中国,中国花生看正阳。”这是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产品加工研究所副所长王强调研河南省驻马店市正阳县花生产业后所说的话。

冬春交替时节,走入正阳,只见零碎的古老田块已被成片的现代科技智慧农业所替代,村民们正忙着在产业园内筛选花生种子,脸上洋溢着灿烂的笑容,一幅幅“产聚园中、村建产中、人居画中”的乡村繁荣美景图让人心旷神怡。产业园内农产品加工点星罗棋布,花生交易中心、花生研究中心、精深加工中心与商贸物流中心一应俱全。正阳县产业园管理办主任梁莹介绍:“正阳花生常年种植面积170多万亩,产量达50多万吨。产业园正在全力推广‘合作社+龙头企业+科研院所+基地+农户’一二三产融合发展的模式,把这个全国唯一以花生为主导产业的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打造成全国花生产业发展的聚集区。”

在产业园新阮店乡创业人员杨展的花生品种繁育基地,购买花生种子的车辆络绎不绝。敢闯敢干的杨展在园内建成了“豫花37”高油酸花生良种繁育中心,统一供种、统一回收,让农民种植花生良种,每公斤价格可增加2-3元。

走进建在熊寨镇王大塘村的产业园现代智慧农业管理中心,操作人员在硕大的LCD显示屏前,演示通过农业大数据实现决策、管理、预警等多个应用系统。中心打造的万亩高油酸花生种植基地,实现“田成方、林成网、渠相连、路相通、旱能灌、涝能排”,通过实施智慧农业“五大工程”项目,实现了生产、加工、销售、原产地可追溯。

园内王大塘村贫困户黄国民正在智慧农业花生分拣车间劳作,他把家里10多亩土地流转到智慧农业项目,月月有工资,年底有分红。“产业园建得好,把土地流转出去统一种植,让俺成了‘工薪’阶层,一年收入增加两万多元。”黄国民一提起花生标准化种植给自己带来的好处,就笑得合不拢嘴。

园内真阳街道庞桥村村民曹安生家,两层小楼装饰一新。曹安生有20多亩耕地,每年花生收入就有3万多元。他说,如今花生种植都是机械化,村民都到附近工厂上班了。目前落户庞桥村与花生有关的企业有10多家,到企业干活的庞桥村村民就有上千人。

据介绍,围绕花生产业,产业园还成立了“花生秸秆秧行”和中国花生秸秆电商交易平台,一年时间培育了“四个基地”——国内一流的花生标准化生产基地、高度集群的花生食品精深加工基地、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基地、花生全程机械化示范基地,建成了“六个中心”——花生良种繁育中心、花生加工研发中心、花生产品质量检验检测中心、花生产业双创孵化中心、花生产品电商物流中心、花生文化展览展示传播中心,为正阳花生高质量跨越发展插上了腾飞的翅膀。

农村网  责任编辑:农村网
 

      温馨提示:您正在浏览的文章是“为花生产业腾飞发展插上翅膀”
      原载地址:https://www.nongcun5.com/news/20190222/64332.html
      版权声明:本网站刊载的资讯由网友提供分享,资讯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表示农村网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网友转载请注明原作者姓名及出处。如有侵犯到您的版权,请与我们联系。对于农村网的原创作品,受国家知识产权保护,版权属于农村网所有。转载务必注明出处及作者。凡用于商业用途需征得书面同意,否则追究法律责任。
 
 
[ 新闻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推荐图文
推荐新闻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帮助中心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工信部信软〔2015〕440号   农市发[2016]2号   国发〔2015〕40号   农发〔2017〕1号   中央一号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