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以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河南省农业由增产导向转变为提质导向,质量兴农、绿色兴农、品牌强农正成为全省农业发展的主旋律。农民算小账,小账连大账,辛苦一年,一笔笔增收账折射出农业农村的新变化。2019年,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扎实推进,各地有啥好经验、好做法,农民朋友有啥新收获、新打算,说来听听——
池中养鱼供垂钓,塘边植树果飘香;林下植草养鸡鸭,粪便喂鱼又肥田;立体种养搞观光,洼田改造采摘园。这是近日笔者来到正阳县永兴镇吴相村林业专业户李军创建的生态梨园后最直观的感受。
“去年这黄金梨结得好,挂果都压弯了树枝,在梨子只有拇指那么大的时候,我就开始套袋,套了袋的黄金梨不沾染任何农药和灰尘,可以直接入口食用。”李军一边打理果枝一边对笔者说,“果园里散养的500多只三黄鸡,过年期间已基本出栏完毕。”说话间,县城兴隆饭庄的刘老板开着运货车驶进了梨园,他是来洽谈今年收购土鸡事宜的。
“在梨园里散养土鸡,等于免费雇了一批勤杂工,不但不用付工资,还能创造出一笔可观的收入。”提起梨园养鸡的好处,李军滔滔不绝,“鸡吃杂草、虫子,果树就少有虫害,它们将粪便拉在果园里,能促进果树的生长,肥料也没有浪费,鸡肥树壮。树上结的是‘金子’,树下生的是‘票子’。”
3年前,李军还是村里出了名的贫困户,自从2015年3月与正阳县人武部驻村扶贫工作队结成“1+1”帮扶对子后,队长安树宾帮着联系扶贫贴息贷款5万元,又捐献1000元购买鸡苗,帮助李军建起了种养结合的生态梨果园。李军善于学习,科学管理,配方施肥,生态生物用药,种出的黄金梨外形大,果肉甘甜,汁多皮薄,绿色环保,亩均纯收入8000元以上。
为增加收入,李军实行立体生态种养模式,在果园里搭建简易鸡舍散养土鸡。夏秋季节,他将频振式绿色杀虫灯高悬在树梢,一到晚上,一只只粉虱、夜蛾等害虫争先恐后扑向光亮,旋即被静电网触杀,坠入灯架下的集中收纳袋。在虫害发生高峰期,一盏杀虫灯一晚上可灭虫1公斤,基本满足果园土鸡对昆虫的需求,还能减少梨果被农药污染。
“梨果园养出的三黄鸡肉多油少,营养丰富,口感好。果园养鸡一年两茬,每茬散养500只左右,每只鸡生长10公斤以上,每公斤20~24元,除去成本获利6万元。再加上晚秋黄金梨收入10万元,梨园总收入达16万元,俺两年就摘掉了‘穷帽子’。”李军得意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