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5岁的王太行没想到,老了老了,还能借上产业脱贫的光,摘掉“贫困帽”。
王太行是山东聊城阳谷县张秋镇王营村贫困户,老伴患有精神疾病,加之儿子遭遇车祸,让本就一贫如洗的家庭雪上加霜。为了帮助像王太行这样的特困户,该镇统筹扶贫资金10万元,在王营村建设了温室大棚扶贫基地,以资产收益的形式租赁给阳谷寓意家庭农场,每年承包费8000元左右,直接受益贫困户12户。“我不仅在大棚里干活拿工资,而且还能享受收益拿分红。”对于未来的日子,王太行信心满满。
贫有千种、困有百样。贫困户的致贫原因是什么?发展的路径在何方?围绕这些问题,聊城阳谷有着自己的答案:抓住了农民世代耕耘的土地,抓准了增收产业,就抓住了脱贫致富的命脉。
立足项目支撑,聊城按照“产业到人、人对产业”的要求,从贫困户实际需求出发,宜粮则粮、宜菜则菜、宜果则果、宜养则养、宜商则商,舍得投入真金白银,从而让产业链上的利益主体各有所得,实现多赢目标。去年在4个脱贫任务比较重的县建设精品农产品基地17个,在104个扶贫工作重点村建立合作社188家,总数达876家,加入合作社贫困人口2768户6355人。扎实推进养驴扶贫,肉驴存栏2.12万头,累计发放担保贷款4.7亿元,带动7313户12671名贫困人口增收。实施电商扶贫,建设县级服务中心24个、乡镇服务站141个、村级服务站点3868个、农村电商示范村50个、农村网店2279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