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山东青岛平度新河镇后炉村,王智平可以说是家喻户晓。他在食用菌基地里辛勤耕耘结出了丰硕果实:现拥有蘑菇种植大棚13个,占地25亩,年投放青岛市区、莱西市、城阳区蔬菜批发市场蘑菇30万公斤,发展蘑菇种植户3000户,年创社会效益2亿元,被当地群众亲切地称为“咱农民的活财神。”
现年50岁的王智平与食用菌结缘是在30年前。当时年仅20岁的王智平初中毕业后在家务农,看到了报纸上刊登了一则食用菌招生广告,一向好学的王智平,根据当地气候特点和地理位置,觉得做食用菌种植是一条发家致富的好门路。于是,他向父母要了300元钱做学费,只身一人来到济南的食用菌学校,从事食用菌学习,经过一个月的学习,王智平学成回到家乡。
食用菌制种是一项复杂而庞大的系统工程,面对只有初中文化的王智平来说,困难可想而知。然而,凭借对事业的追求以及对制种技术的浓厚兴趣,他坚定了战胜困难的信心。为了仔细观察每一个食用菌种的组合,王智平常常不分白天夜晚靠在地里,每天行走在基地和育种场之间。上个世纪九十年代以来,王智平每年从杂交培出的食用菌种优中选优,筛选出最佳、最具有代表性的品种进行反复比较,选出适应当地气候、抗杂菌程度、叶片厚度、颜色适应当地市场需求的产品,向农民朋友进行推广。因此,王智平的食用菌种一直供不应求,受到蘑菇种植户的青睐。
自1990年以来,王智平先后用玉米秸秆、花生皮、玉米蕊等原料制作食用菌种,经过20多年潜心研究,进行大面积推广。经过专家验收,他的蘑菇成团在500克,成簇在250克左右,蘑菇叶片厚度、颜色均达到市场消费者需求。目前,王智平研究实验成功30个食用菌新品种,在我国10多个省市年创社会效益2亿元,王智平成为名副其实闻名遐迩的“食用菌制种大王”。
王智平靠食用菌制种致富以后,心里时刻惦记着那些还没有脱贫的群众。他常对爱人孙庆玲说:“以前咱们的日子过得并不宽裕,现在好了,咱们找到了一条食用菌制种致富的路子,有党的好政策,咱就来个谁穷就和谁结亲,不信他们富不起来。”
说到做到,这20多年里,王智平究竟扶持了多少贫困户,已经记不清了。古岘镇农民郭先集一家日子过得比较拮据,2012年,王智平主动与郭先集结成帮扶,赊销给郭先集1万公斤食用菌种,帮助郭先集建起了5个食用菌蘑菇大棚。一年下来,郭先集成了响当当的村里有名的富裕户。王智平经常说:“对那些贫困户一定要帮到底,一定要让他们富起来。”
近年来,王智平坚持毫不动摇的信念:“宁可亏待自己1天,决不坑亏客户1时。”2011年,黑龙江、吉林、沈阳、内蒙古的客户来购买王智平的菌种,王智平没有马上发货,他通过综合考察了解到,当地农民没有种植蘑菇的习惯,且气候寒冷,于是他把研究成功的零下40度照样出蘑菇的菌种推荐给东北三省和内蒙古的客户,这一品种具有抗病、早产、叶片厚、色泽好等特点,受到客户的信赖。
在激烈的市场竞争面前,王智平实施“走出去”的战略,每年都及时参加寿光蔬菜博览会,了解客户对食用菌种的需求,做到信息反馈,及时研究开发适应市场需求的食用菌新品种,走“食用菌制种+基地+农户”的发展路子。同时,王智平对客户无偿提供技术服务,免费赠送种植资料,并开通24小时服务热线电话,解决蘑菇种植户遇到的疑难问题,做到有求必应、有问必答的服务承诺。
经过多年的拼搏和追求,如今,青岛一品鲜食用菌基地,从一个“袖珍式”种植基地,发展成为集蘑菇种植、制种及灵芝栽培为一体的产业链。小小的食用菌种,搭载着王智平对种植户的希冀,播撒在我国10多个省市,2万多亩的土地上,使数以万计的农民靠种植蘑菇走上了致富路。
有许多人不理解,当面问王智平,你免费赠送种植技术给家庭困难的农户,还赊销菌种,你这是图的啥?王智平回答说:“我也是农民,是党的好政策让我走上致富路。我图的是让农民兄弟快致富,过上小康生活,这是我义不容辞的责任和担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