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身影,促成了南菇北移,形成了东菇西进的产业大势。
一代又一代科研人员来自五湖四海,相聚在同一个地方——上海市农科院食用菌研究所,又从这里出发,践行着他们的责任担当。
近日,记者走进上海市农科院食用菌研究所,站在陈梅朋老先生的塑像前,听科研人员讲述科研人员和蘑菇的故事。
一个所“托起”一个产业
2018年11月中旬,第9届世界食用菌生物学与产品大会在上海召开,除了东道主中国,共有29个国家的科研和产业界人士共600多人参会,美国、英国、德国、荷兰等发达国家悉数在列。食用菌生物学与产品大会创始人张树庭教授和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食用菌产业“领头羊”李玉等业内权威欢聚一堂。其间,记者听到共同的心声:如果没有上海市农科院食用菌研究所,也许,中国食用菌产业40年增长700倍的奇迹就难以出现。
在题为《迎接食用菌产业4.0时代的到来》的讲座中,李玉院士从育种、栽培、深加工3个方面回顾了世界食用菌产业的发展历程。他强调,作为中国建制最早的食用菌专业研究所,上海市农科院食用菌研究所在食用菌纯菌种制备、杂交育种理论及技术开发、野生食用菌人工栽培技术开发以及代料栽培理论和技术研发、工厂化生产等方面作出了里程碑式的贡献。
谭琦现为上海市农科院副院长,曾担任上海市农科院食用菌研究所第七任所长,2014年,他被选为世界食用菌生物学与产品学会主席。在大会致辞时,谭琦首先向食用菌产业各位前辈特别是向上海市农科院食用菌研究所第一任所长陈梅朋致以特别的敬意:“陈老先生改变了我国一直依赖购买国外菌种的局面,把上海市农科院食用菌研究所从研究单一的菌菇发展到专业化科研机构,研究方向覆盖了栽培、育种等环节。”
“我们所就是这么一代带一代,抓住科研、推广应用这两大关键,不断壮大,一代又一代前赴后继推动中国食用菌产业的发展。”第八任所长张劲松说。
记者了解到,如今,上海市农科院食用菌研究所旗下有国家食用菌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农业农村部南方食用菌资源利用重点实验室等一批国家级、部级科研平台,同时还拥有上海出口食用菌优良菌种标准化繁育中心、上海市农业遗传育种重点实验室菌物分室等多个省级科研平台,所内设置有食用菌遗传工程、资源与种质创新、生理与设施栽培、加工与发酵技术、产业经济与信息等5个研究方向。
围绕科技和产业这两大关键,该所共荣获国家科技进步奖5项、国家发明奖1项、省部级奖55项。近年来,相继获得上海市科技进步一二三等奖及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坚守科技、产业双轮驱动的初心
张树庭教授被誉为中国食用菌产业的“传道者”,他指出,未来食用菌产业要适应饮食、环境等快速变化带来的压力,只有把学术和产品有机结合才能更好地适应这些变化。2005年,第5届世界食用菌生物学与产品大会和第9届世界食用菌生物学与产品大会都在上海召开,是颁发给上海市农科院食用菌研究所坚守科技和产业双轮驱动初心的最好奖牌。
记者发现,本次大会讲座内容包括资源多样性分类及野生菌、组学和生物信息学、遗传育种、产业经济与文化等9个方面,除了病虫害方面,以张劲松、鲍大鹏、黄建春等这些科研骨干为代表的上海市农科院食用菌研究所科研人员表现相当活跃,在组学及生物信息学、活性成分及营养和药用价值、产品质量和安全这3个方面,上海市农科院食用菌研究所科研人员显示出了很强的比较优势。
上海市农科院食用菌研究所党总支书记、副所长鲍大鹏告诉记者,食用菌所要实现国际著名、国内领先、综合实力最强,并在关键技术领域、自主创新核心技术上有重大突破的综合型食用菌研究机构,必须秉承小所大愿景、小蘑菇大产业、小学科大研究的志向。
那么,如何把小所大愿景、小蘑菇大产业、小学科大研究的志向体现在时代洪流和具体的工作中呢?上海市农科院食用菌研究所科研人员用时代特色的技术和产品的结合作出了回应。
在世界生态岛崇明,一种能高效消化秸秆又能产出受市场欢迎的“大球盖菇”产业模式正在推向上海其它地区。这是上海市农科院食用菌研究所经过3年多努力结出的科研成果,即解决了大球盖菇商品性难题,又把秸秆变成了有机肥,这项技术将快速在上海推广。
因为这个模式,曾经无人喝彩的上海本地大球盖菇被称为赤松茸、松茸菇,1到3月最低市场价格每公斤超过20元,无疑是科技和产业双轮驱动的生动案例。
记者了解到,不仅在上海,在中西部,甚至在边疆,特别是在脱贫攻坚的地方,上海市农科院食用菌研究所研究人员科技和产业结合正四面开花结果。
上海市农科院食用菌研究所副所长、上海市食用菌产业体系首席科学家黄建春告诉记者,只要坚守技术和产业双轮驱动的理念,食用菌产业在乡村振兴、特别是扶贫攻坚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产业和生态融合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