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资讯 » 农业新闻 » 国内动态 » 正文

四川“农联”:带动小农户共闯大市场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9-01-25  来源:农民日报  浏览次数:81987
内容摘要:大国小农是我国基本国情,小规模家庭经营是农业的本源性制度。四川省是人多地少的西部农业大省,据统计,家庭成员人均耕地1亩左右
 “大国小农”是我国基本国情,小规模家庭经营是农业的本源性制度。四川省是人多地少的西部农业大省,据统计,家庭成员人均耕地1亩左右的小农户数量占全省农户总数的70%,且基层农业社会化服务一直存在服务与经营体系脱钩、政府包揽过多、产权关系不清、运营绩效低下等突出问题。

农村土地“三权分置”及农村要素市场发育等改革东风,为把小农生产引入现代农业发展轨道,自2017年9月起,四川省在德阳市罗江区略坪、蟠龙两镇开展新型农民合作联合社(以下简称“农联”)试点,以“服务规模化+农民组织化,促进农业现代化”为改革方向,逐步探索建立起促进小农户和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的体制机制。

两个“农联”探索小农大发展

2019年元旦后,蟠龙“农联”理事长李景华代表理事会向入社社员公布了上一年分红方案:全年实现利润51.26万元,扣除年内垫资的经营管理费及按规定标准提取用于风险防范、扩大再生产和村集体公益事业发展的公积金、公益金后,结余可分红利总额20.4万元,社员总股本及首批受益专项基金总额为736.82万元,算下来每100元应分红利2.76元。“整个过程都由理事、监事议定并表决,最终我们按3%的股息即3元兑付。”李景华说。

据罗江区委农工办主任郑文斌介绍,“农联”定位为家庭经营基础之上的统一经营服务主体,乡镇范围内的农户及农户家庭和新型经营主体均可入股,致力于发展成为农户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经济组织。“以缴纳股本金作为入联前提,不涉及流转土地,最大程度保留一家一户耕作形态。”郑文斌指出,根据户籍、职业等因素,将入联农户分为股金会员、基础会员和荣誉会员3类,分别明确不同会员的权责,形成产权清晰的农民利益联合体。

农联集体所有,社员享有分红的权利。“注重优化股本结构,均衡各方股权,保障农户权益,如单户最高入股额不超过5万元,防止一股或几股独大。”

蟠龙镇“农联”总经理周蜀川告诉记者,正是这种“农有、农治、农享”的价值导向,使得小农户入社积极性很高。目前,两个“农联”共有社员4393户,其中小农社员3177户,占比达72.3%,建档立卡贫困户1062户全部入社;两个“农联”累计筹集资金1427.3万元,其中社员股金、政府赠股均为713.65万元。

“‘农联’既要解决种什么、怎么种的问题,也要最大程度解决卖得好的问题。”略坪镇“农联”理事长丁洪生说,以“六统一”订单农业提高全要素生产率,2018年“农联”社员企业方林羊肚菌公司在与瑞士签订500万美元供销协议的基础上,又与瑞士方面确定在“农联”区域共建中瑞农业科技园,通过超净实验室、菌种培育基地等项目,大幅提升羊肚菌产业品质,组织实施了制种、蔬菜、羊肚菌等各类生产订单。

目前两镇食用菌、水果、蔬菜、粮油等特色农产品与部分大型餐饮企业均签订产销对接合作协议,并在项目支持下,建设了以蔬菜分拣、清洗、烘干、配送为一体的略坪“农联”集配中心和以青花椒烘干、冷链为核心的蟠龙“农联”集配中心。依托罗江农产品加工园及24家农产品加工企业开展精深加工,开发冻干枣、冻干梨等12个新品种,承接13家农业深加工企业的产品加工、冷链储运等外包服务,不断延伸农产品产业链条。

全方位服务重塑基层组织力

记者调研发现,两个“农联”最突出的特点是全程服务,以“组织农户干,帮助政府办”为理念,政府通过购买服务形式承担公益性事项,既增强“农联”自身造血功能,又搭建政府为农服务的桥梁,连接起政府农业服务“最后一公里”。

“以前在推进农业项目实施过程中,缺乏一个方便有效的实施载体,比如搞统防统治,过去都找的第三方服务商,质量很难把控。”略坪镇党委副书记王琪说,像每年农作物打药都是镇干部或村干部去通知农户,干了经济组织该干的活,职能“越位”现象突出。“现在有了‘农联’这个承接主体,能将基层干部从繁琐事务中解放出来,专注于公共管理本职工作。”

据了解,两个“农联”现已组织开展农业(种植业)政策保险、生猪(能繁母猪)政策保险、便民商业保险等经营性业务,实施农技推广、绿色防控、环卫保洁等公益性服务,承办节水滴灌等农田水利基础设施项目,目前正在尝试农村环境日常保洁等购买服务。“建立农资配送综合服务平台,在两镇设立服务点8个,同等质量的农药、农资价格平均低于市面价10%左右。”丁洪生告诉记者,通过“厂家直供、农联直配、网点直销”方式,实施农药、化肥、种子等农资“一站式”配送服务,两镇“农联”直销农资占市场需求30%。

在略坪镇“农联”农机服务中心,记者看到,采取上门登记方式包片服务,统一提供农资、农机、农技等服务,实现育苗、插秧、施肥、施药、收割全程机械化。2018年集中作业面积1万余亩,入社农户种植水稻机械化率达到90%,农机服务每亩收费比往年低20元,对贫困户只收取作业成本,全年收益达30余万元。

针对小农产业发展中贷款难的问题,两镇“农联”通过开展内部资金互助试点寻求破题之道。先后出台《关于加强新型农民合作联合社内部信用合作监管办法》《信用合作财务管理办法》《信用合作会计科目与报表》等规章制度,明确贷款流程,按照“小额、分散、短期”的要求,开展内部信用服务;同时成立贷审会,建立严格的贷前调查机制,完成对全部4393户入联社员信用评级工作,两个“农联”分别设置股本金400万元,目前已为48户社员提供信用借款248万元。

实现“大小对接”仍需破三题

据统计,2018年“农联”入社农户人均纯收入达1.53万元,增长12%,较罗江全区农民人均纯收入高600元。四川省农业农村厅相关人士表示,“农联”试点改革一年多来,取得的成效基本符合制度设计的初衷,但要实现小规模生产与现代大市场的有效对接,并达到规范运行、持续发展,仍需在三个方面着力:

一是巩固社员主体地位。“农联”发挥作用的前提是农民的组织化,既要防止代民作主,又要杜绝无人作主。需要进一步优化组织治理结构,培养社员的主体意识,让社员更加紧密地团结在“农联”周围,发挥主体作用和监督作用。丁洪生反映,“农联”通过股权将松散的小农联系起来,但小农的盲目性和趋利性导致契约精神不足,特别是在无法实现较大利益共享、市场议价能力也不足的运行初期,社员普遍信心不强,标准化生产、订单化收购、风险共担方面存在一定难度。

二是提高“农联”服务质效。促进“农联”立足服务站稳脚根、行稳志远,需进一步理顺农联内部经营管理的体制机制,建立单账核算的资产管理制度,提高服务的标准化、流程化、品牌化,完善“农联”在基层的统一经营体系。罗江区委书记曾长江认为,重点在于找好“领头羊”。“‘农联’是一个跨行业、多产业、承上下、全产业链的综合性经济组织,物色具备有责任、懂经营、善管理、知市场的总经理非常困难,这是制约试点改革成败的关键。”曾长江说。

三是优化“农联”支持政策。研究服务的范围、绩效、财力等,提高公共服务购买的准确性和实效性,在政策层面更加综合配套,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在公共性、公益性服务上,需要更高层面的更大授权,同时加大三产融合的支持力度,让“农联”在产品初加工、农业多功能以及市场营销中发挥更大作用。

农村网  责任编辑:农村网
 

      温馨提示:您正在浏览的文章是“四川“农联”:带动小农户共闯大市场”
      原载地址:https://www.nongcun5.com/news/20190125/64020.html
      版权声明:本网站刊载的资讯由网友提供分享,资讯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表示农村网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网友转载请注明原作者姓名及出处。如有侵犯到您的版权,请与我们联系。对于农村网的原创作品,受国家知识产权保护,版权属于农村网所有。转载务必注明出处及作者。凡用于商业用途需征得书面同意,否则追究法律责任。
 
 
[ 新闻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推荐图文
推荐新闻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帮助中心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工信部信软〔2015〕440号   农市发[2016]2号   国发〔2015〕40号   农发〔2017〕1号   中央一号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