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到王小妮家中,只见明亮宽敞的客厅近乎成了一个小“猪场”:一头头长着大耳朵、长鼻子,活灵活现的小泥猪,在“头猪”的带领下,整齐地排成队伍。大头猪足有60多厘米长、70多斤重,憨厚敦实,温顺可爱;而一头头30多厘米长的小泥猪,有的在觅食,有的在打盹,有的在嬉戏……神态不一,望而喜人。
王小妮坐在一旁的工作转台前,灵巧有力的双手不住揉捏着一块黝黑的泥巴,渐渐地,小猪显出了身形。“我母亲的手很巧,小时候每逢年节,母亲都要做十二生肖花馍馒头,并且让我跟着学,将这门手艺传给了我。
我出嫁后,因为面塑不能天天做,而我又非常喜欢,恰好我的丈夫就是泥塑艺人,在他的指导下,我反而渐渐喜欢上了泥塑。当时捏的最多的是十二生肖,最喜欢的是猪,感觉它憨态可掬、朴实温顺,并且又有‘肥猪拱门’、财富进门的美好寓意。”王小妮说。
王小妮捏制泥猪,选用当地坚实、细腻、成器硬度高、韧性好的黄土,然后经揉泥、塑形、雕刻、修整、阴干、烧制等多个步骤,甚为繁琐。而捏制泥猪过程中,王小妮在生肖猪的形态基础上,不断摸索、实践,又融合了民间剪纸、面塑、汉画像等艺术风格,最终巧妙创作出了这些不同造型、极具艺术价值的泥塑小猪。
“王小妮捏制泥塑有十几年时间,捏制泥猪也有6年了。她在传承的基础上进行创新,将猪的憨厚、温顺、朴实等特点,表现得无比传神,具有很高艺术价值。”平度市文化馆原馆长陈传瑜说。
“我捏泥塑,开始就是因为喜欢,这么多年,也没有多想,就是脚踏实地、认认真真做自己的手艺,让每一件作品都能让自己满意。”出于对泥塑艺术的热爱,王小妮一直想把这门古老的技艺好好保留、传承下去。为此她经常走进校园,走上街头,手把手免费教人们捏泥塑小猪,让越来越多的人了解泥塑这门手艺。截至目前,她接待过中国海洋大学、青岛大学等多所大学学生前来观摩学习,并走进平度多所中小学传授讲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