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等机构向浙江省莱芜市农业局颁发荣誉证书———“为中国农业行业甲基溴淘汰作出突出贡献和努力”,这标志着莱芜市土壤熏蒸消毒成为全国样板。十年磨一剑。自2008年以来,作为首批实施“甲基溴淘汰项目”地市之一,莱芜市瞄准目标、聚焦短板、创新模式,成功在甲基溴替代专业领域闯出一条特色增收的新路子,赢得广大农民的普遍称赞。
开启甲基溴替代十年新征程
莱芜市山多地少水缺,发展特色产业既是受条件制约的选择,也是发展现代农业的必由之路。近年来,莱芜葱姜蒜特色产业发展也遇到一些难题。以生姜为例,随着“三辣”为主的特色作物种植持续增加和面积不断扩大,土地复种指数越来越高,连作重茬愈加普遍,由此引起土传病害发生越来越严重,发病地块一般减产10%~20%,重者减产50%以上。土传病害成为制约莱芜生姜产业发展的重大障碍因子。
当时,土传病害的主要防治产品甲基溴虽有一定的防治效果,但同时严重威胁施药人身体健康,具有破坏臭氧层作用。
探索甲基溴替代技术新路径
秉承绿色植保、公共植保理念,把开展农业有害生物绿色防控,实施土壤消毒、改良和修复作为保障莱芜市农产品有效供给的动力和突破口。实施农业龙头企业的生姜基地、专业合作组织的蔬菜大棚基地等开展甲基溴替代品、替代技术的试验研究,先后反复试验筛选氯化苦、棉隆、氰氨化钙、威百亩等一系列甲基溴替代产品。
通过试验研究表明,使用氯化苦平均防治效果达到87.7%,平均亩产达到5509.2公斤,增产16.28%;使用棉隆平均防治效果达到85.4%,生姜平均亩产达到5534公斤,增产16.38%。
土壤消毒技术的应用,促进农业生产减肥减药、增产增效,莱芜市农业部门先后举办培训班260期,培训生姜种植户、农民技术员、农资经营户等13万人次。
土壤熏蒸消毒带动现代农业上新台阶
10年的探索实践使甲基溴替代成效显着,建立科学规范的土壤消毒技术体系,使农民认识并接受土壤消毒新技术的同时,有效地控制了农作物土传病害发生,促进生姜产业优质高产,项目区形成“一控两减三基本”既定目标新模式。
集成推广的生姜“双膜一网”、光营养综合调控、绿色控害、生态调控等绿色控害高产优质关键技术,用现代科技催生培育出“三辣一麻”绿色生长新沃土,促进了莱芜市生姜等主导产业振兴升级。莱芜生姜率先通过欧盟等系列国际质量标准认证,远销日韩、欧美等100多个国家和地区,高端市场份额由5%提高到35%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