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资讯 » 农业新闻 » 国内动态 » 正文

张利群:把农村废弃物“装进”产业园里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9-01-07  来源:农民日报  浏览次数:81972
内容摘要:高级工程师张利群在原农业部规划设计研究院长期从事循环经济、农村废弃物处理的研究工作,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他自然也是三句话不离
 高级工程师张利群在原农业部规划设计研究院长期从事循环经济、农村废弃物处理的研究工作,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他自然也是三句话不离本行。他说,农村畜禽的排泄废弃物必须要处理好,因为这是美丽乡村建设对生态环境的要求,同时,废弃物处理好了可以形成一个新兴的提高农产品品质的产业,对乡村振兴会是一个很重要的产业支持。

张利群说,农村废弃物的处理目前已开展了多项工作,如沼气工程、秸秆利用整县推进、畜禽资源化利用整县推进,这些工作单个方面看都很好,但因为都是相对独立运行的单项工程,同时大多没有综合考虑农村生活垃圾、生活污水的综合处理,运行起来成本普遍偏高、长期坚持难度很大,有些处理不当还会造成二次污染。比如沼气工程装备在恶劣环境中运行对设备的腐蚀程度高,发生故障维修难,有些沼液、沼气在无处可去时只得再次污染环境。

张利群为此提出了创建县域农村废弃物循环经济产业园、推进有机农产品产业化的建议,把全国先进成熟的技术、项目、企业和政府的政策、PPP优势、社会资金集成打造成一个平台,由第三方实施市场化运作,不但可以根治农村废弃物的污染,改善生态环境,同时可以打造一个新兴的农村废弃物资源化利用产业,建设县域经济新的增长点。

农村废弃物循环经济产业园包括两部分,核心园和资源化利用基站,全部实行规模化、专业化、标准化生产。核心园要引进一批企业:包括引进沼气工程制造企业、温室工程制造企业,负责沼气工程和温室工程制造并负责长期维修,同时创造利润;引进生物天然气加工企业,将各个资源化利用基站生产的沼气集中提纯至97%以上,压缩灌装,销售给城乡居民同时创造利润;引进秸秆地膜、秸秆基质、秸秆育苗盘(钵)生产企业,为有机水稻、有机小麦、有机蔬菜规模化栽培提供产品和服务;引进设施蔬菜栽培企业,生产销售有机蔬菜,消纳有机肥并创造利润;引进有机农作物种植加工企业,指导农民合作社或家庭农场用有机肥规模化、专业化、标准化生产有机水稻、小麦,并负责收购加工有机农产品。

在全县建设若干个3万立方米的沼气资源化利用基站。以8公里为半径,集中收集处理20万头(当量)出栏猪粪便和12万亩地秸秆。每个基站可以日产2万立方米沼气有偿供应给生物天然气厂,生产的有机肥和专用水肥可以满足2万亩有机水稻、小麦需求。基站指导2万亩合作社(家庭农场)种植有机水稻(小麦),每季农作物收获后集中投放有机底肥,作物生长期喷施专用水肥。全县偏远地区推广秸秆、粪便养蚯蚓,生产蚯蚓粪、土鸡、土蛋。秸秆粪便综合利用率95%以上。在基站附近建设防渗漏生活垃圾填埋场,集中收集附近村庄生活垃圾。填埋场产生的沼气、渗出液回收到沼气站利用,发酵后的生活垃圾分离有机肥用于农业生产,减量化的垃圾永久填埋;农村生活、厕所污水,回收到沼气站生产沼气。

目前,河南未来再生能源股份有限公司已经在河南省新蔡县建成了10个资源化利用基站,在南乐县建成7个资源化利用基站。每个基站带动2万亩有机小麦、3-4个养鸡大棚(2万只蔬菜除草捉虫工作鸡)、1000亩有机蔬菜。其中,沼渣和食用菌渣做成营养土,直接用在基站蔬菜大棚的有机蔬菜种植。

就在采访前不久,张利群刚从山东利津县调研回来,当地县委、县政府决定,集中全县50万吨秸秆和全部畜禽粪便,建设农村废弃物资源化利用产业园,打造17万亩有机农产品产业基地和400万羽蚯蚓鸡蛋养殖基地。

农村网  责任编辑:农村网
 

      温馨提示:您正在浏览的文章是“张利群:把农村废弃物“装进”产业园里”
      原载地址:https://www.nongcun5.com/news/20190107/63718.html
      版权声明:本网站刊载的资讯由网友提供分享,资讯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表示农村网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网友转载请注明原作者姓名及出处。如有侵犯到您的版权,请与我们联系。对于农村网的原创作品,受国家知识产权保护,版权属于农村网所有。转载务必注明出处及作者。凡用于商业用途需征得书面同意,否则追究法律责任。
 
 
[ 新闻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推荐图文
推荐新闻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帮助中心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工信部信软〔2015〕440号   农市发[2016]2号   国发〔2015〕40号   农发〔2017〕1号   中央一号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