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6日,冬日的阳光温暖而明媚,在山东聊城东昌府区梁水镇镇许屯村义德鑫种植专业合作社种植基地,成排连栋的蔬菜大棚依次排开,蔚为壮观。走进村民闫长乐的大棚,鲜嫩的黄瓜挂满枝蔓,一派春意盎然。闫长乐正和父亲闫付会采摘黄瓜。“这几天,天气比较暖,黄瓜逐渐进入采摘旺季。”闫长乐说,最近黄瓜收购价每斤大约3元,两到三天摘一次,一次能摘将近2000斤。
和普通黄瓜种植户不同的是,34岁的闫长乐是“持证上岗”的新型职业农民。3年前,他一直在济南做汽车钣金工,每月有四五千元的收入。2015年,他辞职回村,帮着家里照料黄瓜大棚。2017年上半年,义德鑫种植专业合作社投入数百万元,修建了67个高标准冬暖式大棚,闫长乐承包了一个大棚。当年,他和本村其他28位村民通过了“山东省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程经营管理培训”的考试,考取了新型职业农民证书。
闫长乐说,“持证上岗”后,自己对黄瓜种植有了更系统、科学的认识。“管理起来得心应手,效益也有了很大提高。”闫长乐表示,自己的大棚使用面积接近3亩,能种9100株黄瓜,由于采用了培训时学到的“落秧”技术,每株黄瓜秧子最后都能长到三四米长。正因如此,他种的黄瓜能从12月持续到第二年6月。“去年第一茬黄瓜就卖了14万元,收入比以前至少翻了一番!”闫长乐高兴地表示。
不仅闫长乐,“持证上岗”的村民李洪旗也尝到了甜头。他的大棚能种1万株黄瓜,并且他在墙壁上种上了田七。“去年除夕那天,我一次卖了50多篓、5000多斤黄瓜,当天黄瓜6块钱一斤,一天我就卖了3万多元!上一茬,我这一棚黄瓜加上田七,挣了小二十万!”李洪旗颇为自豪地说。
许屯村党支部书记、义德鑫种植专业合作社理事长韩美军说,2013年,在村委会引导下,部分村民联合组建了义德鑫种植专业合作社,形成了“自主经营、民主管理、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合作经营共同体,走上了农业组织化、规模化、机械化的路子。现在,许屯村千亩无公害黄瓜大棚已成规模,还建成了高标准的蔬菜交易市场,注册了“鲁西小青龙”黄瓜商标。2017年,许屯村的黄瓜被“聊·胜一筹!”农产品公用品牌选中,作为聊城的农产品名片走向了大城市。
当时,在上海举行的聊城市农产品品牌发布会上,上海万达超市当场与许屯村签订购销合同,许屯村的黄瓜在上海大型超市按根卖,每根售价2.9元,成了蔬菜中的“高富帅”。“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就必须大力培育新型职业农民,提高农民的科学文化素质和生产经营能力,推动农民由身份向职业转变,实现农村产业转型升级,发挥示范带动作用。”东昌府区农业局党组成员、农广校校长王怀珍表示,东昌府区根据不同的产业要求,聘请素质高、专业理论强、实践经验丰富的专家、教授、专业技术骨干、土专家组成讲师团队伍授课。为方便农民就近参加培训,在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农业企业、农业生产现场建立了三所“田间课堂”,在全产业链上培育新型职业农民。目前,该区已举办两期培训班,208人参加培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