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久久为功十五年,扎实推进“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农村面貌发生天翻地覆变化,绘就万千美丽乡村。
日前,记者走访义乌、德清、淳安、浦江、安吉等地乡村,所到之处,就像一幅幅展开的生态画卷,村村是风景。公路、公交车、快递、电话、宽带、自来水……均已实现村村通。生活污水集中处理,垃圾不落地分类处理已成村民习惯。村民养老、医疗有保障,享受着与城里人一样便利的公共服务。
浙江农村今天的变化,与2003年时任省委书记习近平多次深入当地农村调研密切相关。在调研中习近平发现,城市的规划以及垃圾、污水有人管,而农村的这些方面却没人管。他认为,这是城乡工作偏差导致的问题。如何解决这些问题,改变乡村面貌?习近平思考谋划,寻找突破路径。
2003年5月27日,浙江省委决定成立由12个部门组成的“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作协调小组,一方面合力推进乡村治理新政,另一方面从城市一竿子插到底,管好农村。
2003年6月,浙江在全省4万个村庄中选择1万个村庄进行全面整治,把1000个左右的中心村建设成全面小康示范村。由此开启浙江农村人居环境建设行动序幕。
当年,德清县总结出“一把笤帚扫到底”经验,出台镇村环卫保洁和绿化养护质量体系标准,把城镇管理体系标准延伸到农村,这为城乡统筹推进提供了全新思路和视角,这一经验也迅速在浙江全省得到推广。
2008年,“千万工程”升级版启动,即建设美丽乡村,打造万村景区化,让乡村旅游成为浙江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重要渠道。
“千万工程”历经十五年至今,一张蓝图绘到底。浙江省每一届党委政府都是一任接着一任干,使这项工作不断深化,形成整体推进美丽乡村建设格局,全省农民不断得到实惠,城乡差距不断缩小。从美丽生态到美丽经济,再到美丽生活,“三美融合”下的浙江乡村,生机勃勃,吸引着越来越多的城里人前来寻觅美丽乡愁,全省真正做到了城乡一体化发展。
如今,浙江农村居民可支配收入连续三十三年居全国各省第一,城乡居民可支配收入比是2.054∶1,是全国城乡人均收入差距最小的省,初步实现城乡均等化。千万工程绘就了万千美丽乡村新画卷,是新时代生态发展理念的成功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