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农行工作人员下乡为金融自治村村民讲解惠农政策。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必须解决钱从哪里来的问题。早在两年前,中央一号文件就提出,着重支持互联网金融发展,加快推动金融资源更多向农村倾斜。去年的目标的则是:“加快农村金融创新,确保‘三农’贷款投放持续增长”,今年的一号文件再次重申:普惠金融重点要放在乡村。
对此,2017年起,中国农业银行将互联网金融服务“三农”作为全行的“一号工程”。记者采访了解到,在信用村、信用户的基础上,农行浙江分行创新建设以“惠农e贷”为核心的农村金融互联网平台,打通了最为关键的信用环节,让许多农民贷款不再依赖抵押担保,降低了融资成本,还实现了贷款的实时化、便捷化和智能化。
截至今年11月末,浙江农行农户贷款达到326亿元,居全国农行之首,其中通过农村金融互联网平台发放的“惠农e贷”余额超过了200亿元,惠及11多万农户,余额和增量均居系统首位。
农村金融自治:
贷款不找行长找村长
众所周知,浙江民营经济发达,连续三十多年以来,农民收入一直领跑全国,老百姓造房装修、扩大经营,融资需求颇为旺盛。按理说,浙江的农村是块新蓝海,可不少金融机构却望而生畏。
虽有市场需求,可站在银行立场,放贷却不是件容易事。贷给谁比较靠谱,贷多少合适,怎么管理资金用途,成本高怎么解决,风险又如何控制?这“五难”犹如五座大山,横亘在农村金融的康庄大道上。
怎么破解?浙江农行的办法是:农村金融自治。简单说就是,贷款不找行长找村长,农行将信贷推荐权限放到村两委,贷款由村里自己做主、审核与管理,最后只需提交银行审核、放款。其核心可以总结为“六自治”:农户自荐、担保自组、借款自助、用款自律、还款自由、守信自励。
把金融权利交给村级组织,风险如何控制?对此,浙江农行从授信额度、试点村选择、服务农户等方面都制定了详细标准,确保农户具备偿还能力,且重点考察“村两委”的公信力,此外,村民的人品、信用等信息也都列入评估范围,以此降低担保链风险。
这项从2013年开始试点的探索,没过多久,果然奏效。目前,农行在浙江共建立金融自治村3066个,累计发放贷款258亿元,贷款余额142亿元。
浙江农行农户金融部、普惠金融部的副总经理孙烈勇说,通过农村金融自治大大缓解了农户普遍缺乏有效抵押物的瓶颈问题,但推行起来也遇到不少困难,最突出的就是,有限的物理网点和客户经理如何服务广袤的乡村。
怎样提高覆盖面,既能让农民得实惠,又让银行有利可图、确保资金安全?于是,农村金融互联网平台应运而生。按照计划,浙江农行通过抓取、分析农民和农村合作组织生产链、供销链、消费链等大数据,为其提供小额信用贷款,并实现网上全自助操作。
“说到底,就是运用互联网新思维、新理念和新技术,为农村金融自治插上翅膀,让普惠金融在农村更细化、更畅通、更全面,同时通过降低业务交易成本、打破时空限制,解决农村地域广、信息不对称、金融服务成本高等问题。”孙烈勇说。
定制金融方案:
各类主体设计不同授信模型
信用贷款在城市里早已遍地开花,市民只需动动手机,分秒必至。但对于农民来说,由于缺乏信用数据,金融机构无从下手。想要搭起农村金融的互联网平台,首先就得建好数据库这个基础工程。
在此之前,这几乎是一个空白地带。农民资产情况十分复杂,又缺乏评估标准,再加上高度碎片化,想要集中到一个数据库里,工作量难以想象,还需动员大量的行政资源。
但倘若不建数据库,农村金融等于是个花架子、伪命题。经过细致谋划,浙江农行准备先从走村入户开始,筛选了一批特色经济明显、村风文明守信的金融自治村和信用村,作为重点对象进行建档,先收集家庭基本信息、生产经营和信用情况等数据。
在农村,新型经营主体经常出现周期性的资金需求,而农业设施又无法用于抵押。浙江农行深入调研后发现,这些行业数据散落在财政、农业、林业、渔业等多个部门,“孤岛效应”长期存在。对此,行里投入了大量精力,积极与政府部门沟通合作,批量获取农民生产交易、涉农补贴等数据。如今数据源达20多个,几乎涵盖了所有涉农机构。
为了让数据更详实,浙江农行又打通了内部业务系统,自动抓取农户在该行的存款、理财、结算、代发工资、安家贷等数据。截至目前,已建立村民信贷档案239万户,占全省农户的四成之多,覆盖13400个行政村。
数据库的建立是为了更好地推出金融服务。孙烈勇告诉记者,为了满足不同人群的融资需求,他们根据资产、收入等数据,建立了35个授信模型,涵盖了普通农户、专业大户、家庭农场、个体工商户、农村电商等主要群体。
纵观这些模型,最大亮点就是量身定制,细化到啥程度?浙江有十大农业主导产业,种稻的、种茶的、种果蔬的、养生猪的,因为资产价值、资金周期各有不同,所对应的金融产品也各有侧重,另外,返乡创业的大学生、农创客、大学生村官,只要从事与农相关的产业,都能享受到农村金融的优惠政策。
手机办贷款:
微信操作随即到账
数据扎实了,模型建好了,接下来就是渠道的问题。浙江农行对此态度和方向很明确,就是要方便快捷,且符合农村实际。
“‘惠农e贷’非常方便,手机微信里操作一下,钱就到账了。以前得来回跑18公里山路去网点办理。”叮一下,果农张声岳的手机就收到信息,贷款随即到账。在革命老区温岭市坞根镇,像老张一样,手机办贷驾轻就熟的农民不在少数。
记者了解到,在浙江农行,10万元以下的贷款,从申请、审批、发放,整个过程都可互联网自助解决,随借随还;10万元以上的贷款,也从线下搬到线上操作,农民无需填写繁琐的申请资料,实现“最多跑一次”。除了快,还很便宜。浙江农村流传着一句话:“农行走到哪里,哪里的利率水平就会降下来。”
当然也有人担心,并非所有农民都对智能手机、互联网玩得溜。过去几年里,浙江农行力推“惠农通服务点”,在全省15000多个行政村都免费安装了“惠农通”机具,其中就有“惠农e贷”的申请发放。如此一来,就算是偏远海岛、深山小村,也等于在家门口有了微型银行。
与此同时,浙江各地农行还各出奇招。像台州市的椒江农行在集市日上门开办“集市银行”,结合当地农村特色和服务需求,针对性地推出金融产品服务,不少乡镇网点还为村里配备了“金融顾问”。
下一步,浙江农行将继续完善农村普惠金融服务,以满足个性化、多元化的融资需求。比如,农行正力推“自画像”平台,将根据不同农作物的种植、收获特性,提供及时的惠农贷款业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