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轨是中运量的轨道交通,轨道可架设在绿化带上低空运行,造价仅为地铁的1/5,是比亚迪宣布进军轨道交通产业后向外界展示的得意之作,经由1000多人的研发团队5年潜心研发而成。
无论是开发新能源汽车,抑或是进军轨道交通产业,比亚迪战略选择的每一步,似乎都踩在了时代的节拍上。自1995年创办以来,比亚迪实现了企业的跨越式成长,成为了民族企业的领军者和世界新能源汽车行业的一面旗帜。
说到比亚迪,便绕不开一个核心人物——王传福。在创办比亚迪以前,王传福已经是北京有色金属研究总院最年轻的处级干部,从事电池研究工作。1995年,王传福毅然辞掉“铁饭碗”,南下深圳创业,给企业取名为“比亚迪”,寓意Buildyourdream(BYD)——成就你的梦想。“充分竞争的营商环境,是改革开放给比亚迪最好的礼物。”王传福说。
回首来路,比亚迪发展的每个阶段,都表现为紧密结合国家宏观经济形势,回应不断转型升级的消费需求。2003年,比亚迪顶住股东投资者压力踏入全新的汽车行业,随后又“押宝”新能源,布局新能源车战略。2015年-2017年,比亚迪连续3年斩获全球新能源车年度销量冠军,全球市场占有率约为10%。
得益于中央和地方的对于自主创新的支持政策,比亚迪一直以创新立命,自主创新成为企业脱颖而出的利器。创新发展的根本在于有一支高水平的创新团队。1995年,比亚迪由20个技术人员组成的创业团队起家,十年之后,企业投入巨资成立了中央研究院、汽车工程研究院以及电力科学研究院,打造了一支拥有1.5万名高精尖人才的技术队伍,并在新材料、汽车、新能源等多个领域积累了丰富的自主开发经验,这些经验让比亚迪在国内国外市场屡屡抢占产业结构升级制高点。
作为新能源汽车行业的领军企业,比亚迪选择了在国际市场站稳脚跟后,再开始大规模在国内市场推广的市场策略。为了使自己的核心竞争力更凸显,比亚迪一开始就选择门槛最高的欧美地区,率先在欧洲设立分公司,与世界最高水平的企业同台竞技。
比亚迪的战略眼光不仅体现为向外销售和输出自己的产品,更重要的是在全球范围内打造了合作、共赢的生意网络。通过贴近市场就地设厂,比亚迪在若干国家设立了自己的研发中心和生产工厂,大幅降低了生产成本,增强了产品竞争力,同时也给当地带来了税收、就业机会及环保效益。目前,摩托罗拉、三星等在内的知名品牌都成为比亚迪的长期合作伙伴,比亚迪也成为中国制造“走出去”的代表。
除了欧洲市场,巴西也是比亚迪重点布局的南美洲国家,业务范围涵盖电动大巴车厂、电池工厂、太阳能设备、轨道交通等。今年5月,比亚迪在巴西斩获了公司迄今为止最大一笔海外云轨交通系统订单,总价6.89亿美金,工程建设预计在2020年年底建成通车。“我们就希望比亚迪用技术创新、用产品创新,产业报国,走到全球的前面。”王传福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