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千条水,云贵万重山,五百年后看,云贵胜江南。”如今,贵州吹响大力发展乡村旅游业的号角,“明珠”上的尘埃拂去,贵州美丽乡村艳惊四座,“倾慕者”纷至沓来。
旅游让乡村更美好
9月初,记者驱车从盘州市城区出发,车辆行驶在深山,渐渐远离了城市的喧嚣。行车2个小时左右,山谷豁然开朗,从“天”而降的天山飞瀑、古色古香的温泉小镇、正在建设的“三变街”,让游客目不暇接,惊叹连连,争相拍照。这个热闹美丽的地方便是盘州市普古乡舍烹村。
“环境变美了,游客增多了,年底有分红,在家门口就可以开饭馆、打工挣钱,年收入超过10万元。”在景区上班、在家里开旅馆的舍烹村小伙子徐丽贵很是兴奋。
“很多人家住的都是土墙茅草房,走的是凹凸不平的泥巴路,到普古乡短短20公里,来回要走大半天。”徐丽贵对舍烹村几年前的样子记忆犹新。
舍烹村何以从贫困村变为令人惊叹的旅游村?
“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通过‘三变’改革,整合政府、村社、企业、社会资源发展旅游,实现农旅融合、一体发展,促进农民就业创业,创造更多财富。”2012年返乡创业的村党支部书记陶正学道出了破题关键。
2012年5月,盘州市普古银湖种植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成立。舍烹村共有487户1297人参与“三变”改革,农户将土地入股,成为合作社的股东。短短4年,村民人均纯收入增加到上万元,2016年整村脱贫。
普古仅仅是贵州发展乡村旅游脱贫致富的一个缩影。目前,贵州越来越多的贫困村走农旅一体化道路,步履稳健,奋力前行。
贫困村寨吃上旅游饭
自2011年以来,贵州制定印发了《贵州省编制乡村旅游扶贫规划行动计划规范(试行)》等文件,指导各地以村为基础、县为单位,编制县域旅游扶贫规划,将全省适宜发展乡村旅游的建档立卡贫困村纳入县域旅游扶贫规划。
同时,贵州省扶贫办与省旅游发展委员会共同印发了《贵州省旅游精准扶贫实施意见》,推进实施“百区千村万户”乡村旅游扶贫工程,重点打造131个省级乡村旅游示范区、1104个乡村旅游扶贫重点村,扶持1万个乡村旅游扶贫示范户发展。
走进毕节市七星关区碧海街道砂锅寨社区,错落有致的乡村民居映入眼帘。村内道路平坦整洁,两侧绿树掩映,环境优美舒适。
就在2015年之前,砂锅寨还是省级贫困村,村里荒地无数,百姓只能看天吃饭,“有女不嫁砂锅寨”是周边群众对砂锅寨最直接的看法。
如今,砂锅寨人均年收入近万元,越来越多的村民还开上了小轿车。
砂锅寨从原来的贫困村蜕变成七星关区有名的致富村,乡村旅游是其重要“法宝”。2015年,为了做活乡村旅游产业,砂锅寨成立七星芳香谷旅游发展有限公司,努力打造综合性乡村旅游文化体验区,引领全村发展。以“支部+公司+合作社+精准扶贫户”的产业模式,建起了七星关区恒丰特种种植专业合作社,修建了100亩相思草观光园和200亩玫瑰观光园。
“游客在砂锅寨可以选择尽情享受乡村美景、观赏成片的花海、品尝绝美的农家美食,也可以选择探寻‘避暑养生地·长寿七星关’的神秘奥妙。”砂锅寨社区党支部书记陈武告诉记者,最多的时候一天接待了近十批游客。
“要发展乡村旅游业,就要打响自己的名气,打出自己的品牌,形成自己的特色,如今,砂锅寨通过发展特色乡村旅游把荒地变成了致富地。”陈武说,目前,砂锅寨正将文化、生态与乡村旅游三者结合,全力建设美丽乡村,发展特色旅游,让前往砂锅寨旅游的游客看得见山水、记得住乡愁。
其实,在推进乡村旅游扶贫过程中,贵州许多地方都在探索形成从单一项目到多位一体融合互动的发展模式。通过资源整合、规划衔接、项目实施等形式,最大限度地把“四在农家·美丽乡村”建设、农业产业等项目配置到乡村旅游点建设中,通过基础设施改善、农业产业发展,带动贫困村寨发展乡村旅游,实现脱贫致富。
走进遵义市播州区枫香镇花茂村先才陶艺馆内,欢声笑语不断,不少游客正在制作陶艺作品。“没想到这老手艺还能再次焕发生机。”母先才是家里的第四代陶艺人,曾经因村里贫穷,他的店也面临关门歇业的局面。但如今,在村委会的支持下,母先才的陶艺馆每年卖出的陶艺制品达2000多件。
“这都得益于花茂村旅游的快速发展。”母先才说,自2014年以来,花茂村抢抓“四在农家·美丽乡村”创建的机遇,在全力改善基础设施的同时,因地制宜发展乡村旅游后,迎来了乡村巨变。
今年7月,在贵州省旅游扶贫工作推进会上,省委书记孙志刚指出,贵州要大力发展乡村旅游,强化规划衔接和实施,突出标准化引领,着力培育示范点,发挥大景区对乡村旅游的辐射带动作用,助推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
目前,全省开展乡村旅游的自然村寨突破3000个,农家乐近1万家,有2422个贫困村纳入全国《乡村旅游扶贫工程行动方案》,覆盖建档立卡贫困户32万户,贫困人口107万人。
文化是乡村旅游的魂
由于地理环境的特殊性,贵州乡村文化有着特殊的地方,地处山脉相连、万山丛中的贵州,过去文化成为一种封闭状态,只有民族间相互口头相传或者慢慢扩散,相对来说,有很多神秘和深邃的味道。村民世代过着与世隔绝的平静生活,从而形成了自己一些独特的文化习俗。
“发展乡村旅游,应更加注重保护乡村文化,文化生态才是真正的金山。”在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2015年年会上,联合国世界旅游组织执行干事兼亚太部主任徐京为贵州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建言时说。
到贵州旅游,除了感受清秀旖旎的自然山水、热情淳朴的少数民族风情,兴许还能收获一些精巧别致的手工艺品。面对苗族银饰、刺绣挑花、布依族地毯、贵州蜡染等多达上百个种类的手工艺制品,游客们总忍不住挑几样带回家。
今年全国“两会”首场“代表通道”上,全国人大代表、贵州省赤水市牵手竹艺发展有限公司负责人杨昌芹,讲述了赤水竹农通过非遗赤水竹编脱贫致富的故事:“一根成本只有10元左右的竹料,经过巧妙地设计加工,便能身价百倍。制作一个工艺品,农民能从中获得100元的收益。”
据统计,2017年贵州全省手工业产值达60多亿元,带动百万余人口就业。贵州民族传统工艺生机勃发、带动百姓增收致富的背后,是传统工艺工作站发挥了巨大实效。
贵州非遗传承人中出现了不少年轻人的身影,他们技艺精湛,了解外界的信息,擅长根据客户的需求组织生产,这加快了贵州传统工艺实施“创意+”、融入现代生活的步伐,提升了传统工艺的市场竞争力。
在黔东南州黎平县肇兴侗寨内,出生于1985年的侗族蓝靛靛染传承人陆勇妹管理着一家以蓝靛靛染和侗族服饰为主的合作社。抱着对蓝靛靛染的热爱,以及希望更多侗族姐妹回乡务工的想法,在工作站的协调下,陆勇妹和同村的妇女们开办了“传统工艺农民专业合作社”。陆勇妹还利用县政府的经费,开办了精英培训班。目前,合作社已有600多名社员,还取得了5项技术专利和9项外观专利。
贵州因生态而美丽,因文化而生动,因两者的完美结合而神奇。文化是贵州的名片,只有不断在贵州这片神奇而迷人的土地上,不断打造文化的内涵,才能让贵州不断丰富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