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公众生活水平和需求的提升,承载着传统文化内涵茶饮也在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从特色的农产品走向成熟的茶产业,中国茶亮点频出,正在焕发着新的生机。
茶业扶贫点亮新生活
近几年,茶产业通过日益成熟的规划发展,已成为助农增收的致富产业、生态产业,点亮了万千茶农的幸福生活。
例如茶园面积位居全国首位的贵州省。早在2017年,贵州省政府办公厅便印发了《贵州省发展茶产业助推脱贫攻坚三年行动方案(2017—2019年)》。2018年作为目标实现的中心环节,不仅要助力2019年实现面积600万亩、产量45万吨的宏伟目标,更要助推产值届时达到500亿元,累计带动56万农户脱贫致富。
从贵州放眼全国,安徽省石台县办起了职业农民生产经营型茶叶专业培训班,预计将于今年退出贫困县序列;作为西北最大产茶基地的陕西省西乡县,要在新一年依托千亩茶园,打造生态旅游景区,探索致富新路子;盛产中国十大名茶庐山云雾的江西省,更是力争在2018年贫困人口全部脱贫……因茶致富的产业大军已在路上。
中国茶叶流通协会副秘书长朱仲海表示,茶业扶贫不是以完成任务为导向的短期行为,而是一项具有战略意义的长期工作。只有将扶贫与产业的可持续发展紧密结合,将扶贫定位于整个产业链的重要环节,确保茶农收入的长期持续稳定增长,才能保证脱贫不返贫。
据统计,当前全国已有100多个县开展了2045个茶业扶贫项目,投入专项扶贫资金12.6亿元,脱贫人口77万人,并建立535个村级茶业扶贫示范点。
茶乡旅游迈向新征程
清新自然的空气,万亩绿涛的茶海,2018年,茶乡的生态优势与当地的风土人文融合,正在将消费者引向这片色香味俱全的“世外桃源”。
福建省宁德市福鼎市点头镇,作为住建部拟认定的第二批全国特色小镇,在2018年积极打造产业特色明显、地方文化独特、生态环境优美的白茶小镇。届时,更加完备的茶道体验旅游与更为先进的茶青交易管理示范基地交相辉映,将最具白茶韵味的特色,淋漓尽致地发挥出来。
旅游休闲度假胜地的云南省,作为全国重点产茶省,也在由政府出台的茶产业规划文件中。从2018年起,云南将加快推动茶产业与特色旅游、民族风情文化等第三产业融合发展。积极推动茶旅一体化发展的发力首年。计划用5年时间,打造5个以茶叶为主题的休闲观光园区、10条茶文化精品旅游线路,建设100个秀美茶园、美丽茶乡村。
随之带来的,将是茶旅模式的不断创新:生态茶旅、休闲茶旅、养生茶旅、修行茶旅、亲子式茶旅、游学式茶旅,日益丰富的体验,将成为满足不同层面、不同类别的新的旅游消费业态。
中国农业国际合作促进会茶产业委员会秘书长魏有说,茶乡旅游既是新型经济业态,也是传统文化业态的传承和复活。其发展有利于茶文化、茶民俗和乡土文化遗产保护传承,是展现和传播茶乡生态文明的窗口。
在消费者不断追求休闲式旅游、度假化旅游、精品化旅游的前提下,茶乡旅游将迎来快速发展。茶产区也将更加重视茶乡旅游,各部门推进茶旅工作的局面正在形成,茶旅产业发展将步入快车道。
茶乡旅游的产业模式也将发生变化,将从简单的“茶+旅游”发展到“茶乡旅游+”,将多样性、立体化的元素融合到茶乡旅游中,实现从单一到多样化的发展,构建茶乡旅游产品新的生态圈。
茶饮飘香健康新时代
泡茶先洗茶,第一泡要倒掉。在企业积极建设生态有机茶园,打造干净茶、放心茶的大环境下,这类需要“洗”的产品或将越来越少。中国茶将积极助力健康中国建设,为饮者的身心传递正能量。
质量安全是茶产业发展的底线,也是需日益提升标准的重要议题。从2018年起,云南省将开展普洱茶标准体系制(修)订工作,逐步实现全省茶叶质量安全可追溯服务体系,多措并举,为全国茶产业树立质量安全典范。
茶饮之路,始于健康,又在它的指引下锐意创新,延伸为健康用品走进百姓生活。从温暖人们味蕾的饮品,到化身面霜滋润人们的皮肤;化身复合板,节约资源、净化环境;化身茶口罩,抵御雾霾的侵袭……由健康中国茶引领的系列产品,不仅在2018年持续升级,让国内消费者倍感惊喜的同时,也会借助“一带一路”倡议,以更加优质的形象,进军国际舞台。
浙江大学茶学系教授屠幼英讲,茶作为世界上最早的药食两用植物,一直为世人所用,其饮茶文化与科学的双重性质形成了茶的特质,非一般植物可比。
喝茶、饮茶、用茶、玩茶、吃茶和事茶六茶共舞,其产品也将于2019年继续迭代升级,例如茶含片、茶树花肥皂、面膜、茶洗头液、护发素等,为提升人们美好生活发挥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