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资讯 » 农业新闻 » 国内动态 » 正文

从“碗挨碗”到“心贴心”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8-11-24  来源:农民日报  浏览次数:8948
内容摘要:除了种地,还有别的收入吗?种完玉米打算出去打点零工,就是没啥技术,活不好找。回头我们找就业局问一下,争取把你列入就业培训里
 “除了种地,还有别的收入吗?”“种完玉米打算出去打点零工,就是没啥技术,活不好找。”“回头我们找就业局问一下,争取把你列入就业培训里面。”

这是河北省蔚县人社局驻村干部“吃派饭”的一个场景。

“这一家人确实很苦,帮帮他们是应尽之责。”说起到杨庄窠乡西坡寨村贫困户耿恺全家“吃派饭”的经历,驻村“第一书记”王峰深有体会。17年前,小学文化的耿恺全娶了来自云南的智障女李菊,一直没有办理结婚手续,所生的两个男孩一直到了十几岁都无法落户和入学。“孩子上学是头等大事,耽误不得。”从耿恺全家里回来后,驻村工作队到县内公安户政部门咨询、联系耿恺全妻子户籍地云南警方、领着老耿一家做亲子鉴定、到乡派出所办户口、跑办入学手续、申请协调减免学杂费用……经过十几天的奔波,困扰耿恺全一家十几年的难题解决了。

“吃派饭不是简单的吃饭掏钱,而是要通过让驻村干部深入农户家里,和群众坐在一张桌子上吃饭聊天,感受农民疾苦,进行换位思考,增进同群众的感情。”蔚县县委书记梁昆道出了推行“吃派饭”的初衷。

“我在村里生活了63年,舍不得走。”柏树乡李家堡村贫困户徐宝贵放下饭碗,对前来“吃派饭”的张家口移动公司驻村干部说。“党的政策不是把你搬下去就不管了,退耕还林补贴、光伏股金一分不少,耕地承包权还在你手里,还能腾开手打零工挣点钱。”驻村干部的一席话,让徐宝贵解开了心结。

相对于其他交流方式,在自家屋子里、炕头上边吃边谈,群众没有约束感和顾虑,能敞开心扉畅所欲言,消解了思想对立和抵触情绪。一顿饭下来,心里疙瘩解开了,干群关系亲近了,信任回来了。

在选取山区、城郊、矿区等不同类型的30个贫困村开展试点、总结经验的基础上,蔚县县委提出“定饭费标准、定派饭范围、定付费程序,家庭情况问到、全年收入算到、脱贫措施议到、突出困难找到,不准指定专户、不准提过分要求、不准他人陪同、不准分桌吃饭、不准弄虚作假”的“三定四到五不准”要求,明确每名驻村干部每年吃派饭次数不少于120次、贫困村全体农户派饭“全覆盖”的任务目标,在全县各驻村工作队全面启动吃派饭工作。

在具体实践中,科学编排派饭顺序,按照“贫困户、党员代表和村民代表、一般农户、村干部”列出派饭时间表,公开公示、接受监督,避免群众有“嫌贫挑富、搞形式”的担心;合理确定饭费标准,按照“不搞特殊、不开小灶、不给群众添负担”的原则,参照全县农民收入水平、生活水平和饮食习惯,确定每人每天饭费不低于20元(中午10元、早晚各5元);严格制定管理制度,县驻村办统一制作下发《派饭单》《派饭谈心记录卡》《办实事情况纪实簿》,工作队每顿饭后足额缴清饭费,并由派饭户在《派饭单》上签字,定期查阅“一单一卡一簿”,用群众满意度检验“吃派饭”工作成效。“吃派饭”推行以来,229个驻村工作队累计吃派饭6200多次,收集各类原始意见建议8700余条,帮助群众解决生产生活困难1800多个。

农村网  责任编辑:农村网
 

      温馨提示:您正在浏览的文章是“从“碗挨碗”到“心贴心””
      原载地址:https://www.nongcun5.com/news/20181124/63145.html
      版权声明:本网站刊载的资讯由网友提供分享,资讯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表示农村网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网友转载请注明原作者姓名及出处。如有侵犯到您的版权,请与我们联系。对于农村网的原创作品,受国家知识产权保护,版权属于农村网所有。转载务必注明出处及作者。凡用于商业用途需征得书面同意,否则追究法律责任。
 
 
[ 新闻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推荐图文
推荐新闻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帮助中心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工信部信软〔2015〕440号   农市发[2016]2号   国发〔2015〕40号   农发〔2017〕1号   中央一号文件